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气象学早期历史人物.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5134081
  • 上传时间:2017-11-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89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气象学近代历史摘要:人们很早就对大气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观测、分析和研究,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气象学19 世纪以前,气象学只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描述地方的气候状态20 世纪初,随着气象要素观测仪器的发展,以及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需要,气象学从地理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20 世纪中叶随着新的观测技术的形成,现代数学、物理学的引入,气象学的研究领域得到不断的开拓,于是气象学发展成为大气科学大气科学研究大气圈内所有发生的一切物理和化学过程,并研究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也研究人类活动对大气气候及大气环境的影响引言 17 世纪中叶起,西方发明的近代温度表、气压表等气象学书籍以传教的途径传入中国1743 年法国天主教在北京设立测候所,此后,俄、英、德、日等国教会相继在中国建立气象机构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开展了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方面的业务,创办了群众性的气象事业,这是我国气象事中有意义的一页18~19 世纪,随着西方科学技术不断引入、传播和迅速发展,拉开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序幕1912 年国民政府在北京设立我国自办的第一个气象台,这是中国近代气象史的起点一批有志之士为发展中国自己的气象事业,不辞劳苦从事早期的气象活动,不仅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地面观测与高空观测网,而且在天气学、动力气象学和气候等方面均取得了许多开拓性的成果,为我国近代气象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早期学者介绍张骞(1853~1926)是我国近代农业气象的推行者,他一贯倡导新农业,并认识到要发展新农业,必须考虑气象要素因此,他对气象观测和预报工作十分重视,促进了我国气象观测和农业气象的早期发展1906 年张骞创建南通博物苑时,就在院内设立测候所,自当年 9 月 1 日开始正式观测,这是中国人设立的最早的近代气象观测站1909 年开始作天气预报,并在《南通新报》上逐日登刊,这也是中国人利用气象观测记录做地方性天气预报的首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13 年张骞为了发展农垦,积累气候统计资料,在南通军山规划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气象台,1915 年开始动工兴建,1916 年 10 月军山气象台建成,次年 1 月 1 日正式开始每日 8 次观测和逐日天气预报,一直持续到 1925 年在这 9 年中,张骞还积极开展农业气象的研究,将历年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计有《记南通近九年农作物之水旱风虫灾概说》 、 《预防水旱灾害意见书》 、 《气象与棉作之关系》等,先后发表在《中国气象学会会刊》上并以中英文对照形式刊印出版气象月报、季报和年报当时这些刊物曾与 40 多个国家的气象台进行交换军山气象台是我国最早的民办气象台,当时在国外也享有一定声誉,曾被列入英国出版的国际气象台名册。

      高鲁(1883~1947)是我国卓越的近代天文事业的奠基人,也是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倡导者和开创者早在 1911 年他受当时教育总长蔡元培的委托,筹建中央观象台,1913 年开始实行气象观测,并试作天气预报1915 年成立气象科,担负起我国气象总机关的各项任务高鲁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诞生和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蒋丙然(1883~1996)是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他于 1912 年获比利时双普罗农业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后回国,1913 年任中央观象台气象科科长,1915 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初具规模的近代气象观测场同年他亲手绘制了第一张中国人发布的天气图,试作天气预报,次年公开对社会发布天气预报1918 年,蒋丙然首次提出全国气象分区的设想,1920 年发表《扩充全国测候所计划书》 ,并制成全国气象测站网一图,呈教育部批准蒋丙然在组织领导气象事业的同时,积极开展气象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20 年代,他利用有限的资料写成论文《近十年来中国之气候》 、 《青岛温度之研究》 ,分析研究了中国大范围和青岛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天气演变规律蒋丙然晚年的主要贡献在于全面系统的研究台湾气候和农业气象竺可桢(1890~1974)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奠基人。

      早期他在天气学领域就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16 年竺可桢在《科学》杂志发表的《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 ,给出了影响中国的气旋和台风路径及其与雨量的关系1918 年在《台风中心的若干新事实》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台风眼区的高温是由于下沉气流引起的,这在当时是创新性的新概念1924 年在《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和 1925 年在《台风的原地和转向》两文中,又给出了台风的分类法1922 年开创了我国区域气候的研究,同年积极倡导与发展农业科学研究这些研究工作是竺可桢早期为创建我国气象学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参考文献:20 世纪科学技术简史,李佩珊,许良英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0 世纪科学家的探索与成就/(美) 杰拉德·皮尔著 潘笃武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