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 附解析.doc
5页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力十分自信,认加自已能教好学生,这主要反映了他的哪种心理特征( )A.教学责任感 B.教学幸福感C.教学理智感 D.教学效能感2、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
A.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C.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3、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会了端坐在座位上认真做作业,在英语课上学生也做出类似行为这表明学习行为存在( )A.刺激分化B.刺激泛化C.刺激类化D.刺激消退4、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格言、箴言作为座右铭以自励、自律,使其获得教益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个人修养法C.环境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5、班杜拉总结的学习过程的四个环节是( )A.注意——再现——模仿——练习B.注意——保持——再现——动机C.观察一一模仿——练习——巩固D.观察——练习——保持——动机6、孙老师在自己的班里设置了这样一种制度,每天哪位同学能够帮助其他同学的话就可以领取一张卡片.卡片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找老师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孙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消退法D.系统脱敏法7、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的理论是( )A.联结主义学习理论B.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8、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相比,学校体育的突出特点是( )。
A、娱乐与竞技性B、普及性与文化性C、教育性与基础性D、全体性与全面性9、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10、董老师总是希望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爱与被爱的需要董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种课堂管理取向?( )A.建构取向B.行为取向C.认知取向 D.人本取向 11、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提出的A、德鲁克B、马卡连柯C、杜威D、布鲁纳12、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13、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这表明了教育具有( )A.依附性B.永恒性C.继承性D.时代性14、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学期伊始化学课李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这种考试属于(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15、上学路上,徐燕看到一个同学正艰难的推着一位生轮相的老人上斜坡路,地非常激动。
这种道德情感属于( )A.动作性道德情体猃B.形象性道德情感C.想象性道德情感D.沦落性道德情感16、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17、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提出限制孩子看电视的禁令,这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18、高中生趋鸣喜欢写诗,前几天他的诗言次在报纸上发表,并得到了平生第一次稿费,因 此近期他做什么事都很愉決曲呜表现出绪状态属于(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19、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 )A、确定方法B、确定内容C、确定目标D、确定标准20、现代社会出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这说明制约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是( )A、社会意识形态B、社会政治制度C、本国文化历史传统D、生产力发展水平21、中学生小博得知自己物理竞赛成绩名列年级第一,在家里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在学校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小博的情绪具有( )A.矛盾性B.激动性C.掩饰性D.短暂性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
2、总的来说,学校课程内容主要是由间接经验构成3、根据过度学习的规则,学习时复习的次数越多越好4、实施计划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2、何谓德育目标,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3、简述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4、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冯亮和丁明是初二的学生,最近两人都有些心事于是凑在一起聊天……冯亮:你说咱们已经快要和爸爸一样高了,可父母还老把我们当小孩看,什么都管丁明:可不是吗,吃饭要管,穿衣服要管,去哪玩也要管,放学回家稍晚就唠叨个不停……真烦!有时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听他们的话丁明:最近一段时间,我情绪似乎失控了今天的课堂演讲,我紧张得要命,生怕在老师同学面前出丑冯亮:我发现了,你脸都红到脖子根儿了丁明:不光这个,有时高兴起来,我就跟飞上天似的,觉得无所不能,可是难过起来,又像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冯亮:我也一样,就比如每次跟女同学打招呼,我常莫名地心跳加速,感觉既紧张又害羞,以前不是这样丁明:有时候也会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形象不好,譬如不够帅之类的。
冯亮:还有不够优秀,能力不够强等我特别希望在别人眼中是一个聪明、有实力的人丁明:我特理解你,这种感觉我也有,而且特想跟人倾诉,但就是不知道该跟谁说问题:(1)上面两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哪些特点?(2)作为老师,你会对他们提出哪些建议2、一位高中女生接受心理时的自述:进入高三以来,我就觉得自己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迎接高考的氛围中,时常感觉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为此整天惴惴不安我常常想到高考问题,感觉也与以前有所不同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身体有种不舒服的躁热,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集中我怕老师提问,老师一叫我回答问题不论是能答上来还是答不上来,回答时总是语无论次而且声音发颤虽然经常被老师提问,却还是消除不了这种胆怯心理考试之前,我会非常紧张,几天前就会睡不着觉连续失眠,考试时常因为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感到心跳加速,头脑发胀,昏昏沉沉结果考试成绩越来越差老师,你说我能改变这种情况吗?问题: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和调方法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D2、【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的理论主张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3、【答案】B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题中关键词“自励”指自己勉励或激励自己;“自律”指自己约束自己二者均属个人修养法5、B6、B7、B8、C9、【答案】D10、D11、A12、C13、【答案】C14、B15、B16、A17、C18、A19、答案:C20、答案:D21、【参考答案】C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参考答案】错误我国普通高中属于基础教育并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重在“基础”,重在学习基础知识(这里指广义的知识,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领域),“基础知识”的本质在于“一是它的普遍性,二是它的实用性”基础教育阶段不是培养人才的,而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的,要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总之,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2、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学校教育中教给学生的经验是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所以学校课程内容主要由间接经验构成3、【参考答案】错误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熟以后的附加学习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
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l50%时,记忆效果越好;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而且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而成为无效劳动4、此说法是正确的学校管理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环节计划是起始环节,实施是中心环节,检查是中继环节,总结是终结环节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1)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全面性和概括性;(2)自我体验的敏感性、丰富性和矛盾性;(3)自我调控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薄弱性2、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3、(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4、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其中,教学科目的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内容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1)反映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①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增强,表现在有主见、注重同学和老师的评价;从关注生理的自我(关注身高、外貌)向心理的自我转变(关注自己的感受),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体验深刻,自认成熟,感到自己已长大成人,希望独立并产生反抗心理;在心理上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