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读毛泽东《实践论》有感.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天****步
  • 文档编号:253530251
  • 上传时间:2022-0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4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读毛泽东《实践论》有感 毛泽东是公认的世纪伟人,是宏伟的思想家、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共和国的缔造者在没有研读毛泽东的《实践论》之前,看到这几项崇高的评价,只有顶礼膜拜的份儿 加入中青一班的第九堂课,听了陈培永老师的“毛泽东《实践论》与领导熟悉力提升”这堂课,课后自己又捧读了《实践论》,再回看这些评价,毛泽东之所以宏伟,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单纯的思想家或简朴的革命家,是由于他把毛泽东的思想体系,用于告成指导了中国革命的宏伟实践,把《实践论》从纸上落到了地上纵览其一生,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知行录,就此而言,可谓一个纯粹的伟人 《实践论》是毛泽东1937年4月至7月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哲学时所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其次章第十一节,与《冲突论》并称“两论” 任何一篇宏伟思想著述的诞生,必然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1937年前后,一方面,中国的政治局势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刻,开头由国内战役向抗日战役转变,国内外各种冲突、形势错综繁杂、变化多端另一方面,我党的革命也处在重要路口,体验了1924年和1934年两次惨痛失败后,左右倾的错误路线还没有实时地批判,其不良影响还严重存在。

      中国革命形势的巨大变化需要全党在观念上举行一次大的转变,从熟悉根源上清算“右倾”机遇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面对这种处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不能不着手批判过去的错误路线,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来教导全党、统一全党的熟悉,迎接新的革命形势《实践论》和《冲突论》的诞生,正是在此紧要关头 在我的理解,《实践论》通篇表达了八个字:体用结合,知行合一既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体”,又引领着中国革命“用”的实践; 既廓清统一当时历史时期思想熟悉这个“知”,又从根本路线上解决了“行”的问题对此,毛泽东有精辟阐述,“假设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熟悉从实践开头,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熟悉,还务必回到实践去他又指出,“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理应是熟悉论底首先的和根本的观点’” 撇开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从思想哲学的角度而言,《实践论》表明了中国哲学史上长期讨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中国历代哲学家都使用知行范畴来议论熟悉的问题,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熟悉论体系孔子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孟子提出“人之能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朱熹提出“论先后,知为先,行为后”,王夫之认为“行可以兼知,知不成以兼行”。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他辛辣指出“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学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力而已 “通过实践察觉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表明真理和进展真理从感性熟悉而能动地进展到理性熟悉,又从理性熟悉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时间和客观世界实践、熟悉、再实践、再熟悉,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熟悉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对比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熟悉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144字是《实践论》的华彩片面,中国传统哲学中熟悉论的问题,更加是知行关系的问题,只有到了《实践论》才讲领会了一卷革命者的行动指南,同时又闪动着思辨的哲学光彩,这就是伟人超乎寻常处 《实践论》写于78年前的中国革命和抗日战役交汇时期,对今天我们“两个百年”和民族复兴的宏伟实践仍有着猛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尤其在当下这个变革的时代,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人们的世界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领略,也没有像今天这么迷茫当年的阅历主义、教条主义,依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不时展现的“绊脚石”、“迷魂阵”。

      在包括新自由主义、新左派、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新权威主义甚至殖民文化主义、保守主义、经济私有化等等众声喧哗中,什么才是适合中国国情、党情、民情的中国道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依旧发聩震耳 宏伟的领导者之间,可能所处时代不同,但总有好像之处毛泽东对知行统一的阐述,有一句生活化的形容:“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习近平总书记所勾画的“两个百年”和民族宏伟复兴的“中国梦”,“四个全面”是战略布局,“三个自信”那么是兴旺根本,对这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也有一段很接地气的概括:“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进展道路合不适合,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梨子的味道,亲口吃过才知道; 鞋子的适合,自己穿过才知道翻开近代以来中国200多年的历史,清末民初100多年,数度濒临亡国亡种关头;唯有1949年建国至今,改革开放前30年解决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问题,改革开放后30年解决了中国人民进展起来的问题哪一种主义更适合中国,我们吃过的“梨子”和穿过的“鞋子”,这些亲身实践已经给出了“三个自信”最现实也最管用的答案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和自由,这其中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制无美恶,期于适时; 变无迟速,要在当可严复1906年写于《宪法大义》的一句话,今天读来仍饶有意味、发人深思 — 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