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教学的医务监督课件.ppt
44页第八章 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目的要求]1、熟悉医务监督的目的、意义2、掌握体育课健康分组的方法3、掌握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和课外活动医务监督的内容和要求•医务监督是指用医学的知识和方法对体育运动参加者的健康和机能状况进行监护,预防体育运动中各种有害因素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指导人们科学地参与体育锻炼和训练,使之符合人体生理机能发展规律以促进健康,提高机能水平和竞技水平 医务监督的意义•医务监督工作是促使体育运动健康发展的保证性措施对提高体质与健康水平、 提高运动成绩、 防治伤病、 促进康复有重要意义医务监督的内容•(一) 体格检查 (了解身体状况,制定训练和比赛计划;运动方式、时间、强度;运动处方)•(二) 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医学观察•(三) 比赛期间的医务监督 •(四) 运动性伤病的防治•(五) 营养状况的监测 (检查营养状况,制定合理食谱)•(六) 运动环境和场地的监督•(七) 自我监督 (建立自我监督的制度)•(八) 体育卫生的日常宣传、咨询工作 第一节 体育课的医务监督一、体育课的健康分组 为了使体育锻炼更有效地促进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增进健康,避免不合理的体育活动给身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在体育教学时都必须进行健康分组。
(一)健康分组的依据•1.健康状况 对既往病史和体检材料进行分析并做出诊断和评价,有利于确定体育活动的项目和掌握适宜的运动量•2.身体发育状况根据体格检查的结果,把几项指标结合在一起综合评定身体发育程度•3.生理功能状况 主要是心脏血管系统功能检查,并对其功能水平做出正确评价, 一般常用定量负荷试验 •4.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 掌握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发展情况,以及了解跑、跳、投、悬垂、支撑、负重等运动能力,并得出相应结论.(二)健康分组的组别基本组准备组准备组医疗医疗体育组体育组(二)健康分组的组别•1. 基本组 基本组由身体健康、发育良好、功能正常或发育与健康状况有轻微异常、但功能检查结果良好、且有一定锻炼基础的人组成 按规定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在一定的时间内,要求他们通过体育锻炼标准,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参加学校体育代表队和参加比赛•2.准备组 准备组由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有轻微异常,但功能检查结果无明显改变,平时又较少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组成。
按规定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但进度要放慢些,活动强度也要小一些,不能参加专项训练和剧烈比赛,通过体育锻炼标准的期限也要适当延长•3.医疗体育组 医疗体育组由发育或健康状况有明显异常(如脊柱畸形、小儿麻痹后遗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和伤病初愈后体质较弱的学生组成 按特殊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教学或学习大纲中的个别项目或进行医疗体育 (三)健康分组的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由校医和体育老师共同协商确定组别,经过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的健康和功能水平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组别(四)几种常见疾病患者的健康分组1.心脏异常者病理性杂音:•功能试验正常、经常参加运动者,准备组;极少运动者,医疗体育组•功能试验异常,可暂不参加体育课学习生理性杂音:•运动后杂音消失、增强或无变化,功能试验正常,经常参加运动者,基本组;平时运动少者,准备组•功能试验异常,平时少运动者,医疗体育组2.血压增高继发性高血压:一般编入医疗体育组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无病理变化,自我感觉正常,功能试验正常,常运动者,编入基本组;少运动者,准备组•血压明显增高(160/95),其他正常,医疗体育组。
•血压增高,心脏有病理变化,功能异常,少运动者,医疗体育组•血压增高,心脏有病理变化,常运动者,准备组3.肺结核•局灶性肺结核:病变硬化,无自觉症状,功能试验正常,常运动者,列入基本组;不常运动者,列入准备组•浸润性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病变范围大或局灶性不久,少运动者,列入医疗体育组;•结核性胸膜炎,列入医疗体育组;•胸膜增厚者,若不影响气体交换,可列入基本组4.风湿性关节炎•运动后关节疼痛或肿胀,阴雨天疼痛者,列入医疗体育组;•关节轻度疼痛,但与天气无关,经常运动者,列入基本组;不经常运动者,列入准备组;体育活动的禁忌症•(1)体温升高的急性疾病如感冒、咽喉炎等•(2)各种内脏疾病(如心、肺、肾、肝、胃、肠等)的急性期•(3)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结核屡次咯血,伤后不久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不久等•(4)化脓性疾病如脓肿、甲沟炎等•(5)月经血量过多或严重痛经的发作时期•(6)患恶性肿瘤时(防止转移)二、体育课的医学观察(一)观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机体反应 (1)课前询问学生的自我感觉,测定脉搏、血压、肺活量和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 (2)在课的各个部分结束后,或某个练习开始前或结束后,测量脉搏等指标,并观察某些外部表现(如面色、神情、动作和出汗量等),以确定疲劳程度。
(3)课结束后立即进行检查各项相关指标,同时询问学生在运动过程和运动后的自我感觉4)课后10-15分钟,可进行补充负荷试验5)观察学生课前和课后的自我感觉、脉搏、血压、肺活量和呼吸频率等(二)观察课的组织和教法 (1)了解课的任务、内容和组织教法,记录课的时间、学生人数、纪律情况和运动成绩等2)观察是否遵循体育锻炼卫生原则3)是否进行健康分组教学4)是否注意安全教育5)是否测量课的生理负担量(三)观察和检查运动环境、场地设备的卫生条件主要内容有:•运动环境是否卫生•运动场地和器械是否合理和安全•学生着装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室内场馆的通风、照明、温度和湿度等情况三、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的评定(一)指数法体育课的医务监督试验 【目的】 使学生通过实践,熟悉体育课医务监督的方法、手段及评价标准,以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为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原理】• 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教师组织教学的情况及测定学生对所承受的运动负荷的反应,判断体育课教学是否符合体育保健学的有关原理• 【器材】• 遥测心率仪、秒表、计算器、直尺、血压计、坐标纸。
•【方法与步骤】• 一、现场部分• (一)对教师在体育课中的工作,用表21-1进行医务监督一般内容的评价,综合评分后得出总分根据得分情况将结果分为良好(13分以上)、较好(10~13分)、较差(10分以下)3个档次同时作出文字描述,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的方向• (二)对体育课使用的运动场馆及设施,用表21-2进行评价,并作出文字性描述 •(三)现场测试运动过程中的心率• 1.从本课学生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测试对象,人数依据仪器设备的情况而定• 2.将心率发射器安装在受试学生身上,打开接受器并调整好频率•3.在测定受试者安静时心率后,开始按教师的教案上课•4.通常每3 min测定一次心率并作好记录,课后10 min测最后一次心率 •(四)现场测定运动过程中的血压• 1.从上课学生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测试对象,人数根据现场拥有的血压计数量及测试人员的人数而定注意避免与测定心率选取同一个对象• 2.在测定受试者安静时血压后,开始按教师的教案上课• 3.将整个课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及结束部分,分别在每个部分结束后,即刻测定受试者的血压并作好记录• 4.课后10min测试最后一次血压。
•(一)计算生理负担量的有关参数• 1.将各个时刻测得的脉率数据绘制在坐标纸上(以时间为横坐标,对应的心率为纵坐标),如图21-1所示• 2.将曲线上的各点与横坐标做一垂直线,将整个曲线划分为15个部分(以一节课45 min,每3 min测一次心率计)• 3.用下列公式计算各个部分的生理负担量:• ΣXn=N×t+1/2d×t;• ΣXn表示该部分生理负担量,N为该部分的最低脉率,d为该部分的最高脉率与最低脉率之差,t为该部分持续时间(min) •4.计算整个课的平均生理负担量(M):•5.计算体育课生理负担量指数:•(二)绘制运动过程中血压变化曲线图• 将现场测试到的血压变化数据,以时间为横坐标,相对应的收缩压为纵坐标,绘制在坐标纸上并联成曲线 •三、评价• (一)主要根据有关医务监督的知识及表21-1进行要求计算出总分,并根据总分、备分项得分做出文字描述,评价上课教师在医务监督方面的工作状况• (二)场馆设施方面,主要依据表21-2进行,以文字描述为主 •(三)生理负担量指数依据表21-3进行评价 •(四)对脉率曲线进行评价• 若曲线从开始部分逐渐升高并在基本部分达到高峰,然后再逐渐下降,课后10 min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则说明课的总负荷量及各个部分的负荷量较为适宜。
•(五)对血压曲线进行评价• 收缩压变化应基本与脉率改变一致,即在基本部分出现高峰`而后下降,课后10 min应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 •【注意事项】• 一、每次测脉率均以10s计,然后再折算成每分钟脉率数• 二、测量安静时的脉率要尽可能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否则将会影响到生理负担量计算的准确性•三、用遥测心率仪测定脉率时,要求测试人员要事先熟悉仪器的性能,并注意测试对象的活动范围,不要超出仪器的最大接收距离• 四、根据本实验步骤较多的特点,建议在现场测试时测试对象不必过多,1~2名即可,计算及评价时,再要求每个参加实验的学生都参与 • 五、如无遥测心率仪,也可采用手测脉率法,测试部位在手腕桡动脉处采用此方法时,最好事先计划好每个测试时刻,一般在完成一个动作或一段教学内容后进行,45 min的课至少要测定10次• 六、血压测定在有臀肱动脉处由于收缩压受心功能影响较大,在运动时变化较明显因此,绘制血压变化曲线时,宜采用收缩压• 七、对于场馆设施的医务监督,考虑到评价表中所列的内容不是每种场馆都必须具备的,因而所得出的总分只作为参考,不划分出优劣等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文字性描述。
• 八、本实验内容较多,建议考虑用两次课来完成,第一次课完成现场部分,第二次课再进行分析、评价 • 体育课的医务监督实验报告•姓名___ 年级__班 __年 月_日•一、体育课医务监督一般内容评价• 得分:• 评语:•二、体育课生理负担置评价•1.生理负担且指数为:•评语:•2.脉率及血压曲线的形态:•评语:•三、体育课场馆及设施评价• 评语:•考核成绩及评语:•教师签名 (二)百分法•K% 体育课平均心率-课前安静心率 体育课最高心率-课前安静心率 体育课平均心率-课前安静心率 180-课前安静心率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等级表K 值值生理负担量等级生理负担量等级 1%-20%最小最小20%-40%小小40%-60%中中60%-70%大大70%-80%最大最大第二节 早锻炼、课间操、下午课外活动的医务监督(一)早锻炼1、早锻炼的目的:•(1)消除大脑因睡眠而形成的抑制,活跃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迎接新一天的生活•(2)通过锻炼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2、早锻炼的内容:•广播操、慢跑、武术、健美操等3、早锻炼的时间与负荷量:•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运动负荷不宜过大130~160次/min4、动作幅度逐步加大;注意防冻保暖;雾天尘埃多,要注意呼吸卫生,讲究呼吸方法(二)课间操1、课间操的目的:•消除学习过程的疲劳,改善情绪,提高学习效率防止身体畸形2、课间操的内容:讲究动作质量•广播体操、韵律操、眼保健操、素质操、武术操、矫正操、游戏或跳集体舞,冬季可进行慢跑3、课间操的时间与负荷量:•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运动负荷以心率不高于150次/分钟三、下午课外活动的医务监督•目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或运动技术水平,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内容:可视具体情况安排•运动时间与负荷:时间为每周至少两次,每次以一小时左右为宜运动心率不高于180次/分钟• 做好准备活动;注意保护 ;场地安排要合理 作业题:•P183第1、2、3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