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引入乡土文化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3052607
  • 上传时间:2022-05-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2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引入乡土文化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王进兴 [摘   要]课堂教学要贴近社会生活,重视情境体验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入乡土文化资源,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和互动合作学习活动,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Key]思想政治教学;乡土文化;主动学习[]    G633.2        []    A        []    1674-6058(2019)28-0071-02乡土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土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平凉市乡土文化资源引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模块,营造本土文化氛围,创新教学方式,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充满乡土文化氛围的教学活动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下面笔者根据自己近几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就如何引入乡土文化资源,促进高中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课谈几点有效做法一、巧用乡土文化资源,创新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基于学生的社会实践认识水平,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教育资源,调动一切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每个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和参与探究的机会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巧妙构思,精心设计,自然贴切地引入乡土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学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途径》,课前要求学生分组调查本市传统文艺的继承与发展状况在新课导入环节,PPT展示本市的地方戏曲、剪纸艺术、书法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小组代表简要介绍本市乡土文化中传统文艺的发展状况,教师适时设疑:“进入新时代,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发扬本市独特的传统文艺?”在讨论总结环节,教师可以拓展陕甘秦腔的发展情况,引入甘肃省秦腔艺术家第26届梅花奖获得者苏凤丽的成功事迹她从小学习秦腔,在唱腔、表演、念白等方面既继承传统又锐意创新这些学生家乡的文化素材,激发了学生对家乡名人的敬仰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仍有创新的活力可见,巧用乡土文化资源,有利于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贴近社会生活,正视家乡文化发展的差距,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长期以来,政治教学过分注重教材内容的讲授,教学活动基本局限于课堂之内,导致政治课学习与现实生活分离,学生普遍感到政治课枯燥乏味,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不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因此课堂教学要注意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把课本抽象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事例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和现状,引导他们分析社会生活现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为此,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多联系他们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实例,让他们感知生活、体验生活、反思生活在洞悉家乡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在正视家乡文化发展差距的过程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使课堂教学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如教学文化生活第七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可以先组织学生开展本市营商环境调查活动,注意列举本市存在的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然后参观本市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让学生通过瞻仰纪念馆,缅怀长征胜利的历史,了解革命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付出的努力,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民族精神。

      三、重视情境体验,创设乡土文化氛围,深化对政治知识和观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与科学精神真实的生活情境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建构主义认为,尽量创设与学习有关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尽可能将学习者嵌入到和现实相关的情境中,作为学习整体的一部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关于知识的、社会的、自然的意义把知识符号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感知和分析生活情境,感受当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并进行理性思考,是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创设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生活情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与科学精神如在教学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这一框时,教师在重点知识探讨环节可先以PPT展示本市庄浪人民顶风冒雪、披星戴月、吃糠菜、忍饥饿,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壮举大修梯田的动人情景,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庄浪精神“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产生原因由于教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乡土文化情境,变抽象为具体,课堂上推动了合作探究、互动交流,学生很容易得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这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四、尝试把传承乡土文化引入教学评价环节,增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任何学科的设定都包含着两种使命,即知识的传播和情感的培养乡土文化资源和思想政治课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关注家乡文化发展现状,增强对乡土文化的兴趣,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做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在以往的思想政治课堂中,乡土文化资源较少被运用,导致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认知较少学生文化认知的缺失必将造成学生整体文化素养发展的不平衡曾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思想政治课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就一刻也不能忽视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教学评价中引入、应用、考核乡土文化资源,能够扩展课堂的外延,增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例如在文化生活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可在周末组织学生针对本市乡土文化的发展历史进行一次小型的实践调研活动,可就如何传承和保护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一篇小论文,还可围绕本市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组织文综知识竞赛等上述成果均计入学生综合发展评价学分通过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不仅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能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总之,思想政治教学贴近社会生活,重视情境体验,适时引入乡土文化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深化学生对知识和观点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  郝森林.教学过程本质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1988(9):43-44.(責任编辑    袁    妮)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