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江苏省淮阴师院附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8页淮阴师院附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70分)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 60分)1、2012年10月4日台湾民进党领导人谢长廷的大陆行,首日到福建漳州东山岛祭祖按照中国的传统,到先祖的墓前烧些纸钱,以表达对已离世先人的怀念之情这一习俗源于于中国古代的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2、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3、如右图“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 中央集权 B.皇权至上 C.为政以德 D.以法治国4、赢政统一天下后,采用了比西周更有效的地方制度,这一制度更有效的理由是( )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5. 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但是在制度建设上多有开拓创新,下列制度中由隋朝创立并为唐朝继承的是( ) A.郡县制 B. 宰相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6. 唐朝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
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参知政事7、中国古代有一机构的官员的这样工作的:阅读奏折——请皇帝旨—— 皇帝过目确定 —— 下发旨意 ……”,该皇帝最有可能是 (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雍正帝8. 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这些日记涉及了许多重大事件,其中可能包括( )A西安事变 B淞沪会战 C 北伐战争 D辽沈战役9、右图为某班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一份报纸的一部分,它主要反映了( )20081014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D.对学生运动的声援10、钱乘旦、陈晓律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
相比之下他们代表不足,而和国家的累赘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每一项利益,却被代表得足而又足由这种状况引发的运动的最终结果是( )A.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C. 无 产阶级赢得被选举权 D.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政权11、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交流频繁 B.法律体系完备 C.民主政治发展 D.人文思想想盛行12、“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13、如果你作为公元3世纪的罗马的一名法官,审理一位罗马公民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的案子,你将用那一部法律作为你量刑的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习惯法 C.《万民法》 D.公民法14、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其主要原因是(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15、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关系下列具有此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6. 参观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馆时,四名高一的学生在讨论英国与上海世博会,你觉得他们的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 A.“《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 B.“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客观上加快了上海的发展” C.“英国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统而不治’” D.“在英国,首相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17、1997年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国王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说明( ) A、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C、英国国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D、英国王室外可以取代内阁和首相 查尔斯王储参加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8、《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④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A.①③ B.②③ C. ②④ D. ①④19、美国总统曾自嘲地说“全国人民实现了将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愿望。
这些措施和制度包括( )①三权分立原则 ②总统只掌握行政权和军权,且受到国会和法院的制约 ③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总统有任期限制,且一般不得超过两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20、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 )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宰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皇帝决定宰相的人选和任期21、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这两种政治体制的相同点不包括 ( ) A.部门之间都相互制约 B.都实行分权 C.都体现了集权原则 D.都有效的防治独裁22、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23、美国公使田贝曾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一表述说明( )A.清朝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的工具B.帝国主义国家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C.美国从此成为侵略中国的主导国家D.帝国主义国家完全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国家24、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A美英法 B英法德 C美法德 D英法俄25、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B.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D.革命都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26、下列关于《资政新篇》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反映 B.是洪仁玕借鉴资本主文明的产物C.没有真正实行 D.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27、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的“国际环境”:( )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C.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28.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太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 )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29.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A.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证B.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C.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30.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奇佩服。
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二、 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每小题2分,共5题, 10分)31.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是在伯利克里执政时 )32.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说这句话的皇帝应该是明成祖 )33.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兴中会 ) 34.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论及某封建王朝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行省制.( ) 35. 柳亚子先生在《题太平天国战史》中写道:“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