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96968779
  • 上传时间:2023-07-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小玲 发表于 2022-2-13 22:33:002022-2-1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通过审议!全日制普通高中技术领域〔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内容共有:一、课程的根本理念;二、课程设计思路;三、课程目标;四、内容标准〔信息技术根底、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五、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六、案例一、课程的根本理念1、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3、照顾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4、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二、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思路与模块结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设计坚持以下三点:第一、有利于学生个性开展的课程结构形式;第二、切实针对学生身心开展特点的课程内容;第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局部,共包括六个模块必修局部只有一个模块“信息技术根底〞〔2学分〕,建议在高中第一、二学期开设。

      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的根底,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选修局部包括“信息技术根底〞、“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每个模块2学分在必修模块的根底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建构,是信息素养根底的继续模块内容设计既注意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前沿进展的适度反映,同时关注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述建议在高中二年级第一、二学期或以后开设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2、标准条例说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内容的撰写,采用“内容标准〞、“活动建议〞相结合并附以例子的形式内容标准是主体,首先坚持灵活性,既给出每一局部的根本要求,又给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和工具的选用等留有多样化的发挥空间;其次注重时效性,以保证在本标准实施期间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指导例子是对内容的具体诠释活动建议是对教学活动的引导3、学习目标要求与行为动词使用三、课程目标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根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发表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具体表达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全面开展:〔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常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根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开展趋势2、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开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5、能选择适宜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6、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方案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7、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8、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根本思想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开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负责任地、平安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四、根本框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必修2学分:信息技术根底选修2+(x)学分: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五、模块简介必修模块:信息技术根底包括2个主题:信息处理与交流〔信息的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2〕符合标准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根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根本特征选修模块1:算法与程序设计由3个主题组成: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根本过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算法例举选修模块2:多媒体技术应用由3个主题组成: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多媒体信息表达选修模块3:网络技术应用由3个主题组成:因特网应用、网络技术根底、网站设计与评价选修模块4:数据管理技术由3个主题组成:数据管理根本知识、数据库建立使用与维护、数据库应用系统选修模块5:人工智能初步由3个主题组成:知识及其表达、推理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说明:普通高中课标还没有最后定稿并公布,以上只是根据课标组的介绍材料整理,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并参与讨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