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032-塑料压制工艺守则.docx
3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L.801.051-2017塑料压制工艺守则 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塑料离心泵模压成型时的热压工艺2.材料 2.1各种装模用的紧固件 2.2细铁砂纸2.3红板巾、药棉、酒精.2.4真空硅酯2.5聚全氟乙丙烯树脂. 3.主要设备及工具3.1 50T液压机、100T液压机 3.2 151型高温烧结箱3.3 各类压塑模具3.4钳工工台3.5 各类呆板手,内六角板手,350MM活动板手,加力杆3.6平口錾子,铁锤3.7平板锉、半圆锉3.8各类垫铁、导柱3.9 0.5T电瓶叉车3.10冷却水池3.11 冷却水壶3.12 各类盛料盘3.13 石棉手套4.工艺准备4.1熟悉压机操作规程,启动液压机,观察是否正常4.2 检查烧结箱,电瓶叉车工作是否正常4.3取出压制塑料制品的模具,检查有无污物,毛刺,缺件及损坏现象,试装有无异常现象。
4.4对于衬塑件,铸件应彻底除锈,清理干净4.5根据制品用料多少,选取相应盛料盘5.工艺过程5.1装模5.1.1清除盛料盘中及模具成型腔各面的锈迹,脱模剂结垢5.1.2修整模具因脱模等因素产生的毛刺,用砂纸打磨光滑5.1.3用红板巾揩试模具成型面及配合面5.1.4用药棉吸取酒精清洗盛料盘及模具内污物5.1.5用药棉吸取真空硅脂脱模剂涂于盛料盘装料面和模具各成型面以及模具因压制可能溢料的配合面要求脱模剂应涂抹均匀,脱模剂涂层应尽量减薄5.1.6装配模具对角旋紧各固件5.1.7按用料表称好原料,放入盛料盘5.1.8用电瓶叉车将装好的模具送入烧结箱中5.2烧结5.2.1将烧结箱温控仪预置设定在330~350℃5.2.2当烧结箱电源开关打开,电热置于"2"档5.2.3当温控仪显示烧结箱温度280℃时,关闭鼓风开关,,将原料连同盛料盘放入烧结箱中,打开鼓风开关5.2.4由小窗口密切注意原料熟化状态,恒温后,将电热置于"1"挡5.2.5当盛料盘表面原料完全热化后,戴上石棉手套进行翻料,每模需翻料1~2次5.2.6每次打开炉门前,应先关闭鼓风开关,侍关闭炉门后,再打开鼓风,同时应尽量缩短炉门末开时间,防止热量散失过多,导致炉内温度陡降。
5.3压制5.3.1戴好石棉手套,将盛料盘中烧熟原料装入模具料腔,合上上压模5.3.2用电瓶车将模具送入压机工作台,用铁锤轻敲上压模,使上压模保持与压机工作台垂直(找正导向位置)5.3.3启动压机,进行压制,压力如下表所示,压制时应逐步按加压、卸压、加压的过程,循序渐进,以保证的良好的排气效果5.3.4压制时如溢边溢出较多,可用冷却水壶盛清水淋于溢边处强制冷却,以防溢料过多导致制品收缩变形 名称类型压 制 压 力(Mpa)保 压 时 间(Min)叶 轮 10 ~ 1510 ~ 15泵 盖8 ~ 12 10 ~ 15泵 壳4 ~ 715 ~ 205.3.5泵壳压塑时应将出水口对着墙或压机内侧5.4脱模5.4.1制品在经过足够的保压时间后,卸下模具,放入水池中冷却或空冷5.4.2冷却后,松开紧固螺栓,用錾子凿开模具各配合处,然后用专用脱模工具(垫铁、塞片脱模杆等)进行脱模,取出制品5.4.3清理制品的溢边、废边5.4.4及时修锉各模具损处毛刺,清除溢料及多余脱模剂,清理干净,装好放回模具架5.4.5对于长期不用的模具,应进行防锈处理6.质量检验6.1检查塑件有无裂纹、气孔、凹陷或严重变形等塑化不良现象。
6.2检查泵壳、泵盖衬塑件有无脱壳现象6.3检查有无层次、夹杂现象7.注意事项7.1在烧结箱中取放高温物体,一定要带好防护用石棉手套7.2严防身体各部直接接触烧结箱内壁及高温物体,以免烫伤7.3模具等搬运过程中应小心谨慎,以免工件砸伤 7.4压制时严禁将泵壳出水口对着人及人员活动区7.5严禁压制时将手、头等身体伸入压机工作台区域7.6脱模时,应尽量采用压机顶出上压模,严禁用铁锤直接敲击模具7.7及时收集压制时的溢料以便于回用7.8生产现场保持整齐、清洁,不合格零部件应挂牌分开堆放7.9认真填写压制记录,并提交生产科保存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公司办提出 2017年03月28日期第一次制定本标准由公司办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公司办负责起草 第二版: A本标准起草人:江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