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现代文阅读.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32403300
  • 上传时间:2020-05-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徐百柯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天津人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31年12月3日,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他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在遍布世界的清华校友心目中,提到梅贻琦就意味着清华,提到清华也就意味着梅贻琦一位清华的老校友在纪念梅贻琦的文章中称:“母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为校训历届毕业同学,凡是请梅先生题纪念册的,梅先生辄书此两语为勉梅先生一生行谊,也正可以用这两句来说明《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一位“君子”清华早期著名的体育教员马约翰曾经这样评价梅贻琦:“他有他的人格……真君子Real Gentleman的精神梅先生不但是一个真君子,而且是一个中西合璧的真君子,他一切的举措态度,是具备中西人的优美部分。

      梅贻琦生性不爱说话,被称为“寡言君子”早在1909年考取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时,他那“从容不迫的态度”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发榜那天,考生们都很活跃,考上的喜形于色,没考上的则面色沮丧只有瘦高的梅贻琦,始终神色自若,“不慌不忙、不喜不忧地在那里看榜”,让人觉察不出他是否考取——而实际上,在630名考生当中,他名列第六一二九”运动后,清华曾经发生过数千军警闯入学校逮捕学生的事件事前得知了这个消息,学校的几位领导人在梅贻琦家里商量如何应对大家说了很多意见,惟有梅校长默然不发一言,最后大家都等他说话,足足有两三分钟,他还是抽着烟一句话不说冯友兰教授问:“校长——你看怎么样?”梅贻琦还是不说话叶公超教授忍不住了,问道:“校长,您是没有意见而不说话,还是在想着而不说话?”他隔了几秒钟回答:“我在想,现在我们要阻止他们来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可以想想如何减少他们来了之后的骚动后来,学生们怀疑军警特工手里的名单是校方提供的,所以把教务长架到大礼堂前接受质问,并有学生扬言要打此时,他们的校长身着一件深灰色长袍,从科学馆方向慢步走来,登上台阶,对着二三百学生,有半分钟未发一言,然后用平时讲话同样的声调,慢吞吞地说出了五个字:“要打,就打我!”梅贻琦嗜酒,并且在这一点上也堪称“君子”,以至于被酒友们尊为“酒圣”。

      考古学大师李济回忆:“我看见他喝醉过,但我没看见他闹过酒这一点在我所见的当代人中,只有梅月涵先生与蔡孑民(蔡元培)先生才有这种‘不及乱’的记录曾经有一篇纪念他的文章,叫作《清华和酒》在清华全校师生员工中,梅先生的酒量可称第一……大家都知道梅先生最使人敬爱的时候,是吃酒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敬酒人的好意,他干杯时那种似苦又喜的面上表情,看到过的人,终身不会忘记1947年,抗战胜利之后清华第一次校庆,在体育馆摆了酒席,由教职员开始,然后1909级,逐级向校长敬酒梅贻琦总是老老实实地干杯,足足喝了40多杯他的情趣是那种很单纯的,一种……不晓得……一种很特别的幽默感他的儿媳、北大退休教授刘自强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眼睛微微向上,显然沉浸在一种温馨的回忆中,想寻找一种确切表达来描述她的校长和公公那时候校长住在清华园甲所我有一次去他那儿,梅太太病了,我就看见他到前面的小花园里,摘了一朵他自己种的花,紫色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到梅太太的卧室去送给她1955年梅先生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直至逝世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节1.梅贻琦先生是一个真君子,他的君子风度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需综观全文,摘取关键句子作答答案】 (1)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2)沉着冷静,有主见;(3)敢于担当,爱护同事;(4)嗜酒而不闹酒;(5)志趣单纯2.本文在材料安排处理上的特点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先点出选材上的特点,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答案】 (1)以小见大文中选取的都是些轶事趣闻,如给大学“定性”的故事、喝酒的故事、妻病献花的故事等等,但点点滴滴却见一个人的精神面貌2)点面结合既有诸如“梅先生一生行谊,也正可以用这两句来说明”的总体评价,又有具体的言行展现3)正侧面结合(引叙结合)文中既有校友、教员、亲人各方面对人物的回忆评价,又有对军警闯入学校逮捕学生事件的处理的细致描述3.文章标题称梅贻琦为“永远的校长”,试根据文意谈谈你对“永远”的理解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的能力永远”内涵丰富,可从梅贻琦本身的人格风范分析,也可以从他对清华的影响分析答案】 “永远”指他树立了清华办学的价值观念,留下经典名言,延揽并造就大师,是清华“厚德载物”思想追求的代表和象征永远”包含先生开一代风气,包含对清华人文、精神、理念奠基性地位的肯定。

      永远”是说他的人格风范、默默的君子气度对清华影响深远,让人感念不已,给后世以启迪4、划线句子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在此形成了一个怎样的行文思路? [答案示例] 第一问: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梅先生灌输清华校训,引出下文先生以此为铭具体践行“厚德载物”的种种表现②这句话在全篇中又有统摄全篇的作用答出两点给4分)第二问:行文思路上由“言”过渡到“行”1分)[解析] 通过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作用来把握文章结构,首先要理解该句子的内容,然后再联系全文,分析其具体作用答题时应注意上下文的内在联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