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常见猪皮肤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课件.ppt

35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86668146
  • 上传时间:2024-09-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50M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常见猪皮肤病防治方法常见猪皮肤病防治方法 主要内容u猪皮肤病的分类u常见猪皮肤病的防治主要内容猪皮肤病的分类 皮肤病病因分类u感染性▪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寄生虫性u非感染性▪环境性▪营养性▪遗传性▪肿瘤性▪杂病类皮肤病病因分类感染性非感染性 皮肤病病因分类类类￿ ￿别别疾疾￿ ￿病病感染性细菌性渗出性皮炎、链球菌病、耳坏死、螺旋体病、面部坏死、脓肿、丹毒、巴氏杆菌病、乳腺炎、水肿病、炭疽、恶性水肿病毒性猪痘、猪水疱病、水疱性口炎、水疱疹、猪细小病毒病、自发性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真菌性小孢子菌病、毛癣菌病、皮肤念珠菌病寄生虫性疥螨病、蠕螨病、虱、蚤、蚊、蝇非感染性环境性晒斑、光敏反应、皮肤坏死、粘液囊炎、硬皮病、跛行及脚病变营养性角质化不全、脂肪酸缺乏、碘缺乏、核黄素缺乏、泛酸缺乏、生物素缺乏、维生素A、C、E缺乏遗传性玫瑰糠疹、增生性皮炎、上皮增殖不全肿瘤性黑色素瘤、横纹肌瘤、淋巴管瘤、乳头状瘤、纤维瘤、血管瘤、汗腺瘤、息肉杂病皮炎/肾病综合症皮肤病病因分类类 别疾 病感染性细菌性渗出性皮炎、链球菌病、 一、猪虱与蚤u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1、猪虱常寄生在猪的耳根部、颈部、腹下及四肢内侧。

      2、病猪瘙痒,到处磨擦,引起红疹、化脓性皮炎、脱毛脱皮等,严重感染时造成猪贫血3、猪虱还是传播猪痘的重要媒介4、寄生在猪身上的蚤是一种人蚤,常寄生于在污秽环境中饲养的猪身上一、猪虱与蚤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 一、猪虱与蚤u防治①1%高锰酸钾水冲洗,3%来苏儿喷洒猪体虱、蚤寄生部位,但要谨防感冒②取敌百虫经清油煎熬,晾凉后涂擦患部一、猪虱与蚤防治 一、猪虱与蚤一、猪虱与蚤 二、猪疥癣u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1、猪皮肤病中最普遍和最严重的一种,严重的疥癣不但影响猪体增重,还可造成猪的应激反应2、患猪剧痒,磨擦,用肢蹄搔弄患部,常致出血、脱毛、结痂,并常在猪眼周、颊部、耳根、背部、体侧和股内侧皮肤肥厚处,形成皱褶和龟裂二、猪疥癣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 二、猪疥癣二、猪疥癣 二、猪疥癣u防治:①伊维菌素按0.3mg/kg体重肌注②盐酸左咪唑片按8.0mg/kg体重内服③1%~2%敌百虫水溶液喷洒,10天后重复1次二、猪疥癣防治: 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u发病过程:1、常发于1~6周龄的幼猪2、由于仔猪间打架咬伤,粗糙地面及墙壁的磨擦,患疥癣抓伤等伤口感染而引起猪渗出性皮炎3、病初在肛门和眼睛周围、耳廓和腹部等无被毛处皮肤上出现红斑,发生3~4mm大小的微黄色水泡,迅速破裂,渗出清朗的浆液或粘液,与皮屑、皮脂和污垢混合,皮肤变得湿粘,呈油脂状,干燥后形成龟裂硬层,或呈带棕色鳞片状结痂,发痒。

      4、痂皮脱落后,露出鲜红色创面5、通常在1~2天内蔓延至全身表皮病仔猪食欲减退,饮欲增加,迅速消瘦6、一般经30~40天康复,但影响发育严重病例可在4~6天内死亡7、育成猪或母猪也可发生,但病变较轻,无全身症状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发病过程: 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 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 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 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 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u防治:1、发病早期以异恶唑类、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可收到良好效果2、感染部分可用“百毒杀”冲洗消毒药物洗澡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防治: 四、坏死杆菌病u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1、是由坏死杆菌经损伤皮肤和粘膜(口腔)侵染的人畜共患病2、坏死性皮炎多见于仔猪和架子猪,其特征为体表皮肤及皮下发生坏死和溃疡,多发于体侧、四肢和头部,看上去外部病灶虽不大,但皮下已形成很大的囊状坏死灶,灶内组织腐烂,积有大量灰棕色恶臭的液体,最后皮肤溃烂3、有的病猪发生耳和尾干性坏死,最后脱落4、内脏出现转移性坏死灶和继发感染时,病猪全身症状明显,发烧,少食或拒食,常由于高度衰竭而死亡。

      四、坏死杆菌病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 四、坏死杆菌病u防治:1、先将痂皮刮除2、用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水冲洗3、再涂上抗生素药膏四、坏死杆菌病防治: 五、猪痘u临床表现:1、由猪痘病毒引起2、由猪血虱、蚊、蝇等传播,多发于4~6周龄仔猪及断奶仔猪3、病猪体温升高,精神、食欲不振,鼻、眼有分泌物4、痘病先发于背部、腹部、腹股沟及大腿内侧5、病变开始为丘疹,继而发展成水泡,破溃后形成结痂,若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6、大多数痂皮在感染3周后脱落五、猪痘临床表现: 五、猪痘u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灭虱、蚤、蚊、蝇等2、对新购猪,要先隔离饲养1~2周,防止引入传染病3、对病猪隔离治疗,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后涂碘甘油4、对病猪污染的环境及用具要彻底消毒,垫草要焚烧五、猪痘防治: 六、锌缺乏症u原因与临床表现:1、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缺锌,缺乏必要的脂肪酸,均会干扰锌的吸收,导致皮肤角化不全2、多见于7~16周龄仔猪的四肢、脸部、颈部、臀部和尾巴,且常呈两侧对称分布,很少群发,病死率低耳经常上卷3、病变部起初为小红斑,迅速变为丘疹,随后表皮增厚到5~7mm,形成皱褶、裂隙与鳞屑,无痒感。

      六、锌缺乏症原因与临床表现: 六、锌缺乏症u防治:1、调整日粮结构2、适当补锌(硫酸锌、碳酸锌、氧化锌等),一般仔猪补锌浓度为40~45mg/kg体重,母猪可补到100mg/kg体重六、锌缺乏症防治: u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耳坏死(烂耳病)是1-10周龄仔猪发生的一种综合征▪特征是耳的任何部位出现坏死,小猪好发于耳尖和耳廓后缘周围,育肥猪则为耳基底部坏死▪许多猪只同时发病,本病通常整栏暴发,感染率高达80%￿▪皮肤损伤后,首先由葡萄球菌感染患处,然后是致病性更强的链球菌和螺旋体,导致坏死和溃疡▪混群猪相互咬伤是一个常见的诱因▪耳部疥螨感染,动物不安引起的自残性外伤,使耳出现病变￿七、耳坏死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七、耳坏死 u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耳部病变程度不一▪轻者耳尖、耳廓边缘、耳廓基底部表层皮炎(斑块)▪重者渗出性炎症、溃疡和坏死▪坏死区皮肤干燥、结痂、卷曲▪最终耳部分或全耳脱落▪患猪可能还有食欲不振、倦怠、不愿活动、发热等症状,偶见死亡七、耳坏死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七、耳坏死 u防治方法▪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注射,至少连用4-5天有效▪配合局部皮肤消毒(碘酊、碘附、洗必泰)治疗,效果更好▪控制环境卫生,消除诱因(咬耳、争斗)对本病是必须的。

      ￿七、耳坏死防治方法七、耳坏死 u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常见于培育猪舍(3—14周龄猪群)▪发生率很低▪没有其他感染,会自行消失▪病因不明,具遗传性八、玫瑰糠疹 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八、玫瑰糠疹 u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断奶后仔猪偶见皮肤上出现褐色圈状皮疹▪最初以腹部、股内侧多见,后至腹壁两侧,圈圈相连,略隆起于皮肤,圈内皮肤接近正常,偶有皮屑▪无搔痒症状,没有其他异常￿八、玫瑰糠疹 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八、玫瑰糠疹 八、玫瑰糠疹 八、玫瑰糠疹 八、玫瑰糠疹 八、玫瑰糠疹 八、玫瑰糠疹 八、玫瑰糠疹 u防治▪此病不予治疗,可自愈▪为防继发感染,可连续注射青、链霉素4—5天▪改善农场的卫生条件,杜绝饲喂霉变饲料,或在饲料中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可减少该病发生▪淘汰所产仔猪患有本病的母猪￿八、玫瑰糠疹 防治八、玫瑰糠疹 九、皮炎/肾病综合症 u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本病特征:皮肤病变,体重减轻,四肢水肿,脉管炎,肾小球肾炎▪多发于20-65千克的育肥猪群▪防制:由于本病原因不清,防制本病很困难▪(常见于圆环病毒感染或霉菌毒素中毒后,出现皮炎/肾病综合症,因此防治本病,要防治圆环病毒感染和消除霉菌毒素)九、皮炎/肾病综合症 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 九、皮炎/肾病综合症 九、皮炎/肾病综合症 u临床症状▪最显著的变化是皮肤病变,体重迅速减轻,精神沉郁。

      ▪皮肤病形式多样,从大的红斑、斑点、出血性丘疹,到深褐色至黑色坏死的厚痂▪主要见于耳、面部、肢下部、猪体后部、公猪阴囊,母猪外阴▪其它临床症状有腹部和四肢皮下水肿,腿的下部显著肿胀,关节肿胀常见九、皮炎/肾病综合症 临床症状九、皮炎/肾病综合症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