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试验指导书.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土力学试验指导书 土力学测验指导书 目 录 测验一 土的含水量试验 测验二测验三测验四测验五土的密度试验 土的液、塑限试验 土的固结试验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测验一 土的含水量试验 一、试验目的 土的含水量指土在105~110°C下烘至恒量时所失去的水的质量和干土质量的百分比值土在自然状态下的含水量称为土的自然含水量试验的目的:测定土的含水量 二、试验方法 烘干法:室内试验的标准方法,一般粘性土、粉土都可以采用 三、烘干法试验 1、仪器设备 ①烘箱:采用电热烘箱;②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③称量盒、枯燥器 2、操作步骤 (1)取代表性试样,粘性土、粉土为15~30g,砂性土、有机质土为 50g,放入质量为m0的称量盒内,立刻盖上盒盖,称湿土加盒总质量m1,精确至0.01g (2)开启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在温度105~110°C的恒温下烘干。
烘干时间与土的类别及取土数量有关粘性土不得少于8小时;砂类土不得少于6小时;对含有机质超过10%的土,应将温度操纵在65~70°C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3)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盖好盒盖放入枯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干土加盒质量m2,精确至0.01g 3、计算含水量:按下式计算: w?mwm1?m2??100% msm2?m04、要求:(1)计算切实至0.1%;(2)本试验需举行2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下表规定 含水率(%) 小于10 10~40 1.0 大于40 2.0 允许平行差值(%) 0.5 5、本试验记录格式详见报告 测验二 土的密度试验 一、试验目的 测定土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二、试验方法 1 一般粘性土、粉土,宜采用环刀法 易破碎,难以切削的土,可采用蜡封法 对于砂土与砂砾土,可用现场的灌砂法或灌水法 三、环刀法试验 1、仪器设备 ①符合规定要求的环刀;②精度为0.01g的天平;③其他:切土刀,凡士林等。
2、操作步骤 (1)测出环刀的容积V(本测验室用环刀V=60cm3),在天平上称环刀质量m1 (2)取直径和高度略大于环刀的原状土样或制备土样 (3)环刀取土: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随即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将环刀两端余土削去修平(严禁在土面上反复涂抹),然后擦净环刀外壁 (4)将取好土样的环刀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环刀与湿土的总质量m2 3、计算土的密度:按下式计算: 自然密度:??mm2?m1 ?VV4、要求:①密度试验应举行2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②密度计算切实至0.01 g/cm3 5、本试验记录格式详见测验报告 测验三 土的液、塑限试验 一、试验目的 细粒土由于含水量不同,分别处于滚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液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量;塑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量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细粒土的液限、塑限,计算塑性指数、给土分类定名,供设计、施工使用。
二、试验方法 1、试验方法 土的液、塑限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土的塑限试验:采用搓条法; 土的液限试验:采用锥式液限仪法 本次测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颗粒组成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干土质量5%的土 三、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 1、仪器设备 2 ①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图3-1):圆锥仪、读数显示;②试样杯:直径40~50mm,高30~40mm;③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④其他:烘箱、枯燥器、铝盒、调土刀、孔径0.5mm的筛、凡士林等 图3-1 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示意图 1、 显示屏;2、电磁铁;3、带标尺的圆锥仪;4、试样杯;5、操纵开关;6、升降座 2、操作步骤 液限、塑限联合试验,原那么上采用自然含水量的土样制备试样,但也允许采用风干土制备试样 (1)当采用自然含水量的土样时,应剔除大于0.5mm的颗粒,然后分别按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之间状态制备不同稠度的土膏,静置润湿静置时间可视原含水量的大小而定。
当采用风干土样时,取过0.5mm筛的代表性土样约200g,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盛土皿中,参与不同数量的纯水,使分别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中间状态的含水量,调成平匀土膏,然后放入密封的保湿缸中,静置24小时 (2)将制备好的土膏用调土刀调拌平匀,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应使空气逸出高出试样杯的余土用刮土刀刮平,随即将试样杯放在仪器底座上 (3)取圆锥仪,在锥体上涂以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稳圆锥仪 (4)调理屏幕准线,使初读数为零调理升降座,使圆锥仪锥角接触试样面,指示灯亮时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内,经5秒后立刻测读圆锥下沉深度 (5)取下试样杯,然后从杯中取10g以上的试样2个,测定含水量 (6)按以上(2)~(5)的步骤,测试其余2个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和含水量 3、计算与制图 (1)计算含水量:w?mwm1?m2??100% msm2?m0 (2)绘制圆锥下沉深度h与含水量w的关系曲线 以含水量为横坐标,圆锥下沉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纸上绘制h~w的关系曲线如图3-2所示 ①三点连一条直线②当三点不在一向线上,通过高含水量的一点分别与其余两点连成两条直线,在圆锥下沉深度为2mm处查得相应的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于2%,应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高含水量的点连成一线。
③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大于或等于2%时,应补做试验 (3)确定液限、塑限 在圆锥下沉深度h与含水量w的关系曲线图上,查得下沉深度为17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wL;查得下沉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wP,以百分数表示,取整数 3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