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海藻产业情况汇报.doc
15页中国海藻产业发展状况汇报一、基本情况1. 海藻对地球生态安全的作用藻类在海洋生物资源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是维系整个海洋生命系统的基础,它吸收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无机元素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有机物质,为海洋动物提供初始的食物同时,它的光合作用还释放大量的氧气,科学家预计年产量可达360亿吨,是地球的主要氧气来源藻类主要包括在水中随波逐流的浮游藻类和海底、滩涂生长的大型藻类,估计种类有10万种之多前者如硅藻、扁藻、小球藻、螺旋藻等,它们个体微小、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三角形、针形等等;大型藻类有人们熟知的海带、裙带菜、紫菜、龙须菜(江蓠)等,它们在海底构成了水下“森林和草原”海藻善于吸附、浓缩大海中的营养物质,据专家估计,全球每年约有2000多万吨氮和200多万吨钾从陆地通过雨水流入海洋,是海藻利用了这些营养要素并转化成有机营养物如果没有海藻,海水将富营养化,海洋生态、地球生态将严重恶化因此,海藻在保护海洋和地球生态安全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 海藻的营养价值中国藻类资源丰富,大型经济藻类大约有100多种,主要分红藻、绿藻和褐藻等三类,主要品种有海带、裙带菜、马尾藻、羊栖菜、海蒿子、石花菜、蜈蚣藻、石莼、海萝、鹿角菜、鸡毛菜、紫菜、江蓠、海黍子、萱藻、浒苔、鹧鸪菜、海人草等。
还有陆生藻类,主要有念珠藻(葛仙米)和发状念珠藻(发菜)等藻类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特别牛磺酸、精氨酸、黏多糖、水溶性纤维素,以及钙、钾、镁、铁、锌、硒、碘等多种微量元素等如硅藻,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其营养价值比酵母、大豆粉、小麦粉都要高出许多;麒麟藻属、叉枝藻属、江蓠属等的红藻藻体中,含有20~40%的蛋白质,还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钙、铁、锌、硒等多种矿物质;小球藻中蛋白质占40%~50%,脂肪占10%~30%,碳水化合物占10%~25%,矿物灰分为6%~10%,具备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比蔬菜更高含量的维生素,其中VA高50倍,VB1高8倍,VB2和VB6高4倍,VC高800倍可见,藻类对人类来说,有着很高的食用价值藻类除食用外还有多种生理功能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对它的保健及药用功能研究表明,海藻对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抗肿瘤和心脑血管系统的保健作用,昆布和马尾藻、铜藻提取褐藻淀粉,经磺化研制的褐藻淀粉脂钠,经研究表明确有一定的降血脂、抗血凝、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海藻含有类似肝素的作用,防止动脉硬化和高血脂的活性物质;众多学者研究发现,褐藻的黏多糖提取物(岩藻多糖等)显示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海藻清除体内重金属和抗放射线的作用;此外,海藻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藻类植物中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海带中的钙含量是海水的数百倍,海带富集碘是海水中的数千倍,海藻中钾、镁、铁、锌、硒等元素的含量也非常高,这些都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物质藻类植物不仅具有药用功能,还具有美容减肥、抗衰老等保健功能海带中的维生素A的含量为440 IU/100克,能维持皮肤正常功能,防止皮肤病,使皮肤光滑、具有弹性海带中维生素B2的含量为0.2 μg/g,维生素B12为3.0 ng/g,紫菜中维生素B2为 23.08 μg/g,B12为290.8 ng/g维生素B12、维生素B2都能防止脂肪、过氧化物的积蓄作用,防止机体老化,是有效的抗衰老、减少皱纹产生的物质3. 海藻的利用状况我国利用海藻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五世纪,南齐陶弘景所著的《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吴其睿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等书中都先后详细记载了海带、昆布、石莼、紫菜、纶布和球枝等藻类的药用疗效在唐代,发菜就被广泛采集并远销国外,宋代,人们已开始食用海藻中的海萝,并能利用从海萝中提取的海萝胶来浆丝近代,我国藻类开发利用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世界上海藻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科学家积极研究海藻优良品种,推广海带和江蓠南移、紫菜北移养殖技术,政府鼓励渔民积极发展裙带菜、江蓠、麒麟菜、石花菜、羊栖菜、浒苔等新品种的养殖,使海藻产量得到快速增长,以海藻为原料的食品加工、海藻化工、保健品、海藻肥产业得到长足进步。
据FAO统计,2007年全球海藻鲜重总产量为1245万吨,其中中国为741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近60%近些年,我国海藻产量(按产品重量计)高峰时超过150万吨,主要品种有海带、裙带菜、紫菜、江蓠、羊栖菜等,海藻占我国主要海水养殖物种总产量的10%左右2011年我国出口各类海藻产品12.3万吨,创汇5.83亿美元其中海藻食品类产品出口8.3万吨,创汇3.2亿美元,占全球海藻食品贸易市场的30%左右;出口海藻化工产品4万吨,换汇2.63亿美元,占全球海藻化工贸易市场的70%左右海藻保健品产业崭露头角,海藻肥产业已蜚声中外中国海藻产业不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出口贸易方面,在世界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4. 海藻养殖业中国海藻养殖业发展比较早,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1927年我国初次发现海带配子体,到了50年代,在曾呈奎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努力下,突破了海带人工育苗技术和养殖技术海带养殖在山东、辽宁等沿海地区迅速发展起来,五十年代后期又南移到福建省试养成功,并解决了南方保种育苗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生产性育苗和大面积养殖此后,裙带菜、紫菜、江蓠、羊栖菜等育苗和养殖先后取得成功,使中国海藻养殖在沿海各地遍地开花,逐渐成为沿海地区的重要产业,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011年,我国海藻养殖总面积10多万公顷,总产量150万吨左右,其中海带占一半左右,年产值估计300亿元海藻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省海藻养殖主产区渔民的重要民生产业,山东把海带养殖作为重点产业来抓,江苏十分重视紫菜产业,福建提出以藻补渔,可见海藻产业的重要性据估计,从事海藻养殖渔民约30万人,海藻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海藻产业的发展,为保障渔民生活、促进渔民脱贫致富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海藻养殖业的发展,也为净化海洋环境,保持海洋生态平衡,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障海洋生态安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海藻的苗种培育与海上养殖技术日臻成熟,相关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海带与紫菜苗种培育与海上养殖技术的相关研究分别获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掀起了我国海水养殖的第一次浪潮随后,我国在海带、裙带菜配子体克隆技术,纯系雌性孢子体的培育,种内和种间的杂交,单细胞克隆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一系列的进展,海带、裙带菜、紫菜、江蓠、羊栖菜等各种海藻的育苗以及海上养殖技术进一步完善;海带、紫菜通过育种工作已经培育出了一系列的抗高温、生长快、产量高、品质优良的食用新品种(品系),如荣成培育的“荣福”海带、烟台培育的“901”和“东方2号”海带,中国海洋大学培育的龙须菜新品种等。
我国主要藻类品种在保种、育种、育苗、养殖技术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成果先进,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培育的新品种、优良品种,基本能够满足海藻养殖生产、加工和消费的需要5. 海藻化工业碘是重要战略物资,国外生产碘较多的国家是智利、美国、日本,他们分别从硝矿、油田废水、地下卤水中提取碘我国却尚未发现类似可开采的碘资源建国初期,我国用碘全部依赖进口六十年代,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中断了我国碘的来源为了打破封锁,中央领导指示国家计委召集有关部门研究我国自己生产碘的问题经研究论证后认为,我国海带资源丰富,发展海带提碘在我国是最现实和可行的途径为此,在国家计委主持下,财政部和原石化部、农林部等中央10个部委共同研究制定了海带养殖和制碘发展规划制碘工业由原石化部归口管理,从1969年到1979年的10年间,在沿海先后建设了64家制碘厂,年产碘的生产能力达到300吨同时,水产部门也按照既定方针积极发展海带养殖,到1980年海带产量达到25万吨,2000年海带产量达到83万吨,满足了制碘业的需要海带制碘工业的发展,粉碎了西方的封锁和控制,缓和了国内碘的供需矛盾同时,制碘工业带动了海带养殖业的发展,也解决了沿海数十万渔民的生活出路问题。
海带中只含少量的碘,制碘工业联产大量的褐藻胶、甘露醇产品发展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联产品的出路成为问题,制碘工业落入低谷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务院又召集有关部委共同研究解决办法,最后决定从1982年起将制碘工业归口农业部门管理,并从中央财政中拨付2亿元,支持海藻制碘工业技术改造,并限定5年内实现扭亏为盈通过水产部门组织科研攻关,实施技术改造,改革工艺路线,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大力开展产品推广应用,拓宽了褐藻胶等产品的销路,产品从单一印染浆纱助剂发展成为食品添加剂、医药助剂、保健品等多个系列产品,只花了4年时间,就使海藻制碘工业起死回生,保障了国家碘的供应,并实现了全行业扭亏为盈而且,现在海藻制碘工业每年为国家增加税收不少于5000万元不仅如此,中国的海藻工业逐还渐取代美国、日本、挪威等发达国家,成为褐藻胶生产大国,每年出口1.5~2.0万吨,创汇1亿美元左右,占70%左右国际市场份额琼胶工业是一个传统海藻工业,它以江蓠、石花菜等为原料,生产琼脂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也带动了石花菜、江蓠的养殖我国琼脂产品在食品工业、医药、生化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广泛,每年出口4000吨左右,换汇3500万美元左右,成为海藻工业产品出口创汇主力之一。
卡拉胶工业是新兴的海藻工业,随着食品工业和美容业的快速发展,卡拉胶产品在食品、化妆品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为我国卡拉胶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几年卡拉胶出口8000吨左右,创汇7000万美元左右,是我国三大海藻胶之一2011年,我国褐藻胶生产企业30多家,产量约40000吨,产值约20亿元;琼胶生产企业数十家,产量8000吨,产值约8亿元;卡拉胶生产企业也是几十家,产量约10000吨,产值约8亿元2011年出口褐藻胶20458吨,创汇1.16亿美元;出口琼胶3714吨,创汇5383万美元;出口卡拉胶约8636吨,创汇约7637万美元;甘露糖醇出口量为7111吨,创汇1520万美元我国海藻化工产品出口总额2.63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70%以上6. 海藻食品、保健品工业海藻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保健作用,已渐渐成为世界人民食谱中的海洋健康食品食用海藻具有防止肥胖、胆结石、便秘、肠胃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功能,对于降血脂、降胆固醇也有一定的功效海藻食品,例如紫菜、海带、裙带菜、麒麟菜、江蓠等海藻类,经过净化、软化、熟化、杀菌、脱水、制型、干燥等一定的工艺加工而成的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海藻富含多糖类、纤维质、脂肪酸、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可制出了海藻茶、海藻片、海藻糖、海藻冲剂等保健食品。
海带食品加工企业有上百家,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福建等省,加工淡干海带、盐渍海带、干熟海带等约十个品种的中低档海带食品,年产量大约70万吨,年产值约70亿元,2011年出口约2万吨,创汇6000多万美元裙带菜食品加工企业有几十家,主要集中在辽宁省,主要产品有盐渍裙带菜、干熟裙带菜、冷冻调味裙带菜等数个产品,年产量大约10万吨,年产值约20亿元,2011年出口4.67万吨,创汇1.31亿美元紫菜食品加工企业上百家,分坛紫菜和条斑紫菜两个系列,以福建为主的坛紫菜主要加工产品是小饼紫菜;以江苏为主的条斑紫菜加工企业引进日本一次加工、二次加工生产线,生产方型紫菜片和烤紫菜坛紫菜产量约6万吨,产值约 12 亿元;条斑紫菜产量约30亿张,产值约10 亿元2011年出口紫菜3881吨,创汇4674万美元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海藻食品加工企业,如羊栖菜、龙须菜、浒苔等,规模相对较小,产量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