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兵团农六师机采棉技术推广综合经济效益分析.doc
4页新疆兵团农六师机采棉技术推广综合经济效益新疆兵团农六师机采棉技术推广综合经济效益分析分析农六师自 2000 年开始引进试验机采棉技术至今已有 7 个年头,先后购置迪尔-9970、迪尔-9976 采棉机 12台,凯斯采棉机 4 台,累计完成机采棉作业面积 43.87 万亩通过与人工采摘进行对比,我们认为机采棉无论在采摘投入成本方面还是在综合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较明显优势,必须加快推广步伐一、机采棉平均综合成本构成1.实际机械采摘费用:0.36 元/公斤籽棉2006 年采棉机作业每亩收费 125 元,棉花平均单产籽棉 350 公斤, 产量越高每公斤采摘费用越低2.脱叶药剂及机械作业费用:0.05 元/公斤籽棉3.机采棉清理加工增加费用:0.111 元/公斤籽棉(同机采棉加工籽棉数量有关,加工量越大每公斤加工增加费用越低,按目前最高加工 1 吨增加 300 元计算)4.机采棉销售降级降等一般较手采棉低 2 个等级,我们按平均低 3 个级差计算,皮棉销售价格减少600 元/吨,折合籽棉相当于每公斤价格减少 0.222 元/公斤以上四项合计:0.743 元/公斤籽棉 二、人工采摘棉花实际成本费用构成2006 年农六师人工实际完成采摘面积 90.71 万亩,完成采摘籽棉 33.62 万吨,实际支付人工采摘各项费用 34588.85 万元,折合每亩采摘费用平均 381.3 元,根据调查 2006 年团场兑现财务数据测算:1.赴内地联系拾花工费用:0.012 元/公斤2.拾花工短途接送运输费用:0.016 元/公斤3.采摘费:0.910 元/公斤4.籽棉转运费:0.044 元/公斤5.拾花工住房折旧、维修费:0.007 元/公斤6.拾花工炊、床、被、褥等折旧费:0.014 元/公斤7.籽棉人工装车费:0.004 元/公斤8.籽棉人工卸车费:0.005 元/公斤9.拾花工水电费:0.0050 元/公斤10.拾花工采暖费:0.004 元/公斤11.其它费用:0.008 元/公斤合计平均每公斤籽棉采摘费:1.029 元三、机采棉同手采棉经济效益对比在人工采摘 1.029 元/公斤的直接成本中,扣除:(1.籽棉转运费 0.044 元/公斤;2.籽棉人工装车费0.004 元/公斤;3.人工卸车费 0.005 元/公斤)三项机采棉也需要的费用仍然有 0.976 元/公斤,同机采棉 0.743 元/公斤相比,机械采摘综合成本比人工采摘低 0.233 元/公斤,综合经济效益优势依然十分明显。
四、目前机采棉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思想认识问题一)思想认识问题当前在实际生产当中,部分领导思想认识不统一,对机采棉推广缺乏信心,有应付现象,不做深入调查研究,导致机采棉技术推广进度缓慢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有效政策扶持购置采棉机需要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多,这对于一般性职工来说难度较大,要求团场必须提供必要的融资平台,积极把职工闲散资金作为股份集中使用;或是提供担保支持鼓励职工贷款购置采棉机,并承诺确保采棉机年作业面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样,发展机采棉的最大资金障碍才能迎刃而解二是不能正确分析认识推广机采棉技术所产生的综合效益总拿机采棉与手采棉相比,认为机采的棉花不好销售,降级降价问题严重这在目前现实生产中是确实存在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的看到进口棉全部是机采棉,而且深受国内棉纺企业的欢迎因为目前机采棉清理加工存在一些问题就否定此项技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三是个别团场对采棉机经营管理不善主要表现在产权不明晰,吃大锅饭,维护保养费用高,特别是部分采棉机搁置不用,作业面积太少,无法收回预期投资,反而成了团场的负担二)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二)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一是机采棉中有废旧地膜混入问题这是影响机采棉等级和销售价格最致命原因。
二是部分棉花清理加工工艺不完善,设备不配套,导致机采皮棉无法达到预期标准三是与机采棉相配套的棉花储运机械设备不完善,导致采棉机不能很好发挥效率,棉花转运、堆放、加工不能协调五、对推广机采棉技术综合效益评价(一)经济效益显著,有利于增加职工收入,增加团场积累农六师职工棉花定额平均 50 亩,单产350 公斤,实施机采棉每公斤可节约 0.233 元成本计算,每机采一亩可节约费用 81.55 元,50 亩可节约成本费用 4077.5 元如果农六师 2007 年实现机采 30 万亩,仅此一项可节约成本费用 2446.5 万元,可以新购置 6 行采棉机 10 台二)可以保证生产任务顺利完成、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职工劳动强度,进一步增加职工管理定额一台 5 行采棉机日工效 150 亩以上,6 行机工效 200 亩,至少相当于 750-1000 人,省去了人工吃住、运输等环节的麻烦,改善了劳动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科技含量,特别是不受劳务工人数的影响,使得生产有保证,进一步扩大管理定额成为可能三)减轻了社会负担传统人工拾花方式效率低,劳动力需求量大,阶段性用工矛盾突出,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工采摘费用还会进一步增加,劳动力组织将更加困难,间接费用也会增加。
造成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同时带来大量的劳动力组织、接送、交通运输、吃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社会性问题,社会压力巨大机采棉的推广使以上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