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小豆的成效与作用和食用方法.docx
11页赤小豆的成效与作用和食用方法赤小豆的基本介绍 赤豆又名饭赤豆,为双子叶植物豆科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一年生直立草本,全国各地普遍栽培秋季荚果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燥种子略呈圆柱形而稍扁,长5~7毫米,直径约3毫米,种皮赤褐色或紫褐色,平滑,微有光泽,种脐线形,白色,约为全长的2/3,中间凹陷成一纵沟,偏向一端,反面有一条不明显的棱脊质坚硬,不易破碎,除去种皮,可见两瓣乳白色于仁气微,嚼之有豆腥味以身干,颗粒饱满,色赤红发暗者为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赤小豆,除了赤豆、红小豆、饭豆等别名,又称为红豆在外形上,赤小豆和红豆两种色泽接近易生混淆,赤小豆呈细长形,颗粒比红豆小;红豆呈圆柱状,表面为暗棕红色在熬煮时,赤小豆比较难煮不烂,一般适合煮汤;而红豆久煮会粘稠,一般适合熬粥;在疗效上,赤小豆除湿的成效较强供药用调理,而红豆主要供食用《本草纲目》认为,赤小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色者,并不治病因此,在选择赤小豆时也要有所取舍 赤小豆的成效作用 1、赤小豆治水肿从脚起,入腹则杀人:赤小豆一升,煮令极烂,取汁四、五升,温渍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赤小豆,勿杂食。
《独行方》) 2、赤小豆配赤茯苓,清利下焦湿毒力大,可用于湿热蕴结小便不利,尿血,下肢浮肿,或泻痢 3、赤小豆煮汤饮服,可用于治疗肾脏、心脏、肝脏、营养不良、炎症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水肿 4、赤小豆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本草再新》 5、赤小豆配白茅根,在增强利水消肿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凉血通淋之功,可用于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淋闭尿血等症 6、赤小豆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通气,健脾胃《药性论》 8、赤小豆治腮颊热肿:赤小豆末和蜜涂之,或加芙蓉叶末《纲目》) 9、赤小豆配鲤鱼,治脚气及大腹水肿 10、赤小豆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而治下痢肠僻,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下胞衣产难,皆病之有形者久服则降令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其吹鼻瓜蒂散及辟瘟疫用之,亦取其通气除湿散热耳《本草纲目》 11、赤小豆配连翘,既能解心经之火,又利湿热而解毒,可用治湿热内蕴之黄疸,湿热下注之淋症,妇科盆腔炎急性发作和产后高烧。
12、赤小豆中含有多量对于治疗便秘的纤维,及促进利尿作用的钾此两种成分均可将胆固醇及盐分对身体不必要的成分排泄出体外,因此被视为具有解毒的效果 13、赤小豆治小儿重舌:赤小豆末,醋和涂舌上《千金方》) 14、赤小豆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梅师集验方》) 15、赤小豆治妇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温服,以滓敷之《妇人良方补遗》) 16、赤小豆治食六畜肉中毒:烧赤小豆一升,末,服三方寸匕《千金方》) 17、赤小豆配瓜蒂,酸苦涌泄,催吐作用甚捷,又得赤小豆护中保胃气,使快吐不伤正,可用于痰涎壅塞胸中,宿食停滞上脘而泻利不能及者 18、赤小豆坚筋骨,疗水气,解小麦热毒《食性本草》 19、赤小豆治疽初作:赤小豆末醋敷之,亦消《小品方》) 20、赤小豆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21、赤小豆治肠痔大便常血:赤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干,复纳清酒中,候酒尽止,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度《肘后方》) 22、赤小豆治病酒热,饮汁《蜀本草》 23、赤小豆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赤小豆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补缺肘后方》) 24、赤小豆治脚气:赤小豆五合,葫一头,生姜一分(并破碎),商陆根一条(切)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去葫等,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本草图经》) 25、赤小豆配鸡子白,调涂治热毒痈肿 26、赤小豆治小儿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痒或肿:赤小豆二升末之,鸡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干则易一切丹并用此方《千金方》) 27、赤小豆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本草纲目》 28、赤小豆治大小肠痈,湿热气滞瘀凝所致:赤小豆、薏苡仁、防己、甘草,煎汤服《疡科捷径》赤豆薏苡汤) 29、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神农本草经》 30、赤小豆还可用于治疗心脏性和肾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脚气病浮肿和外用于疮毒之症,都有一定效果。
31、赤小豆治水者唯知治水,而不知补胃,则失之壅滞赤小豆消水通气而健脾胃,乃其药也王好古) 32、赤小豆治热毒下血,或因食热物发动:赤小豆杵末,水调下方寸匕《梅师集验方》) 33、赤小豆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赤小豆一升,杵碎,水三升,和搅取汁饮《肘后方》) 34、赤小豆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僻,下胀满《名医别录》 35、赤小豆配商陆,逐水除胀,常用于水肿胀满等症 36、赤小豆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饮《产书方》) 37、赤小豆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绿赤者,并可食暴利后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食疗本草》 38、赤小豆治风瘙瘾疹:赤小豆、荆芥穗等分,为末,鸡子清调涂之《纲目》) 39、赤小豆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40、赤小豆配麻黄,二药均可利水,但赤小豆清热利湿而消肿,并能解毒,麻黄宣畅肺气下达膀胱而利水,相配有宣肺利湿,清热成效 41、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日华子本草》 42、赤小豆治急黄身如金色:赤小豆一两,丁香一分,黍米一分,瓜蒂半分,熏陆香一钱,青布五寸(烧灰),麝香一钱(细研)。
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一钱;若用少许吹鼻中,当下黄水《圣惠方》赤小豆散) 43、赤小豆配当归,渗湿清热,活血行瘀,使热去湿除则出血自止,可用于湿热便血,腹痛,尿血 44、赤小豆治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锉)二两,紫苏茎叶一握(锉,焙)上三味除赤小豆外,捣罗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盏煮熟,去豆,取汁二盏半,入药末四钱匕,生姜一分,拍碎,煎至一盏半,空心温服,然后择取豆任意食,日再《圣济总录》赤小豆汤) 赤小豆的食用方法 (一)、赤小豆60克,桑白皮15克,加水煎煮,去桑白皮,饮汤食豆用于脾虚水肿或脚气,小便不利 (二)、白茅根60克,赤小豆1000克,加水煮至干,除去自茅根,将赤豆分数次食下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现用于肾炎或营养不良性水肿 (三)、赤小豆120克,粳米30克,加水适量,煮稀粥,每日2次服用用于产妇气血缺陷,乳汁不下 (四)、甜八宝粥 材料:糯米150克,赤小豆100克,葡萄干50克,花生仁(生)50克,莲子50克,松子(炒)50克,枣(干)50克,桂圆50克,白砂糖200克 做法: 1、糯米洗净,用冷水浸泡3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糯米放入锅中,加适量冷水煮熟取出备用; 3、花生仁、莲子洗净,分别用冷水浸泡回软,放入锅中,加适量冷水煮至熟软; 4、参加糯米粥及桂圆、红枣、松仁煮至浓稠状; 5、粥参加葡萄干及白糖,搅拌均匀,续煮15分钟,即可盛起食用。
(五)、赤小豆煮花生仁 材料:花生仁(生)300克,赤小豆50克,料酒10克,姜5克,大葱10克,鸡精3克,鸡油25克,盐4克 做法: 1、将赤小豆去泥沙后洗净; 2、花生仁去杂质后洗净; 3、姜切成片,葱切成段; 4、将赤小豆、花生仁、姜片、葱段及料酒一同置于炖锅内,参加800毫升清水; 5、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5分钟; 6、参加盐、鸡精、鸡油调味即成 养生成效:具有养血润肺、滋补脾胃、抗骨质疏松之成效,适于脾胃虚弱、骨折、骨质疏松等症患者食用 (六)、赤小豆炖羊脊骨 材料:羊骨500克,赤小豆250克,料酒10克,姜5克,大葱10克,盐5克,鸡精2克,胡椒粉3克,鸡油30克 做法: 1、将赤小豆***泥沙后洗净; 2、羊脊骨洗净后从每节骨缝间剁开; 3、姜切成片,葱切成段; 4、将赤小豆、羊脊骨、姜片、葱段及料酒一同放入炖锅内,参加2500毫升清水; 5、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45分钟; 6、再参加盐、鸡精、鸡油及胡椒粉略煮即成。
养生成效: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抗骨折之成效,适于肝肾虚损、腿抽筋、骨折、骨质疏松等症患者食用 (七)、赤小豆白菜汤 材料:白菜200克,赤小豆30克,大葱10克,姜5克,盐2克,植物油25克 做法: 1、将赤小豆去杂质,洗净; 2、白菜洗净后切成6厘米长的段; 3、姜切成片,葱切成段; 4、将炒锅置武火上,参加素油,待油烧至六成熟; 5、参加姜片、葱段爆香,参加1000毫升清水,放入赤小豆煮40分钟; 6、再放入白菜煮至断生,加盐即成 养生成效: 1、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降压之成效,适于肝阴虚型高血压患者食用; 2、症见头晕、耳鸣、脑中空痛、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腰膝酸软、肢体麻木、两腿无力、步履不稳、心悸、小便频而量少、大便干少、舌红苔少、脉沉细数或虚大无力等 (八)、赤小豆鸡汤 材料:母鸡500克,赤小豆60克,盐1克,味精1克 做法: 1、将鸡去毛、内脏,洗净备用 2、将赤小豆放入鸡腹内,加水适量煮熟 养生成效: 1、温中益气,利水消肿。
2、适用于脚气病水肿、营养性水肿、心脏病水肿、肾脏病水肿、肝脏病水肿等 3、本方四季可用 4、鸡要用雌鸡,不要有雄鸡及阉鸡 5、肾病消肿上者要低盐 第 11 页 共 1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