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项组合试验法.doc
7页ICS 59.080.30W 04a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655.1—2008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 Textiles--Evaluation of absorption and quick—drying—Part 1:Method for combination tests2008—04-29发布 2008—12—01实施宰瞀嬲鬻瓣警矬瞥星发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1655.1—2008刖舀GB/T 21655((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 ——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 本 部分是GB/T 21655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分委会(SAC/TC 209/SC 1)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 位: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泉州海天轻纺有限公司、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太仓市金辉化纤实业有限公司、北京铜牛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 分主要起草人:王宝军、任鹤宁、王启明、郭慈静、谈辉、张连京 本 部分首次发布GB/T 21655.1—2008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1范围GB/T 21655的本部分规定了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的单项试验指标组合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纺织品及其制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165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 6529纺织品的调温和试验用标准大气(neq GB 6529 1986,IS0 139:1973) 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GB/T 6682 1992,ISO 3696:1987) GB/T 8629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eqv GB/T 8629 2001,ISO 6330:2000) GB/T 1 2704织物透湿量的测定方法透湿杯法Fz/T 01071 纺织品 毛细效应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2l 655的本部分3.1吸水率water absorption rate 试样在水中完全浸润后取出至无滴水时,试样所吸取的水分对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率3 2 滴水扩散时间drip diffusion time将水滴在试样上,从水滴接触试样至其完全扩散并渗透至织物内所需要的时间。
3.3 蒸发速率evaporation rate 将一定量的水滴在试样上后悬挂在标准大气中自然蒸发,其时问一蒸发量曲线上线性区间内单位时 间的蒸发质量3.4 蒸发时间evaporation time 将一定量的水滴在试样上后悬挂在标准大气中至水分全部蒸发所需时间3.5芯吸高度wicking height 试验材料毛细效应的度量,即垂直悬挂的纺织材料一端被水浸湿时,水通过毛细管作用,在一定时 间内沿纺织材料上升的高度4原理以织物对水的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问和芯吸高度表征织物对液态汗的吸附能力;以织物在规定空气1GB/T 21655.1—2008状态下的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量表征织物在液态汗状态下的速干性5设备、材料和试剂5.1天平,称量精度0.001 g 5.2试验用平台:用不吸水材料(塑料板、玻璃板等)制成,表面平整光滑 5.3滴定管(1 mL) 5.4试样悬挂装置 5.5毛细效应试验装置5.6 GB/T 6682标准规定的三级水5.7计时器:分度0.1 S6调湿及试验用标准大气6.1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采用GB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6.2 试验前样品应在松弛状态下调湿平衡,调湿的方法和要求按GB 6529的规定。
一般调湿16 h以上,合成纤维样品至少2 h,公定回潮率为0的样品不需调湿7取样及试样准备7.1样品采集的方法和数量按产品标准或有关各方商定进行每个样品剪取0.5 m以上的全幅织 物,取样时避开匹端2 m以上;纺织制品至少1个单元7.2将每个样品剪为两块(一块用于洗前试验,一块用于洗后试验),其中一块按GB/T 8629的5A程 序洗涤5次,或者按有关各方商定的方法和次数进行洗涤,干燥程序按烘箱烘燥法 7.3裁取试样,试样的数量和尺寸应满足第8章的要求裁样时应在距布边150 mm以上区域内均匀 排布,各试样都不在相同的纵向和横向位置上;如果制品由不同面料构成,试样应从主要面料上选取,并 避开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和褶皱8试验程序8.1 吸水率 8.1.1每个样品裁取5块试样,每块试样的尺寸至少为10 cmXl0 cm,试样应平整无褶皱 8.1.2将试样放置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平衡 8.1.3称取试样的原始质量,精确至0.001 g 8.1.4将试样放入盛有三级水的容器内,试样吸水后自然下沉如试样不能自然下沉,则可将试样压 至水中后抬起,反复2次~3次 8.1.5将试样在水中完全浸润5 min后取出,自然平展地垂直悬挂,试样中水分自然下滴。
8.1.6 注意观察,当试样不再滴水时,立即用镊子取出试样称取质量,精确至0.001 g注:当两滴水之时间间隔不低于30 8,即可认为试样不再滴水 8.1.7按式(1)计算每个试样的吸水率A一7/,I--7/0×100. ..(1) D10式中: A——吸水率,%; m——试样原始质量, 单位为克(g); m——试样浸湿并滴水后的质量, 单位为克(g) 分别计算洗涤前后5块试样吸水率的平均值,结果修约至1%8.2 滴水扩散时间8.2.1 每个样品裁取5块试样,每块试样的尺寸至少为10 crux 10 cm,试样应平整无褶皱28.2.2 将试样放置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平衡8.2.3 将试样平放在试验平台上(使用时贴近人体皮肤的一面朝上),用滴定管吸人适量的三级水,将 约0.2 mL的水轻轻地滴在试样上,滴管口距试样表面应不超过1 cm8.2.4 仔细观察水滴扩散情况,记录水滴接触试样表面至完全扩散(不再呈现镜面反射)所需时间,精 确至0.1 S如果水滴扩散速度较慢,在一定时间(如300 s)后仍未完全扩散,则可停止试验,并记录扩 散时间大于设定时间(如>300 s)。
8.2.5 分别计算洗涤前后5块试样的平均扩散时间,结果修约至0.1 S8.3水分蒸发速率和蒸发时间8.3.1对8.2.1取得的样品称取其质量,记为m 8.3.2将完成8.2.4试验的试样立即称取质量后悬挂于标准大气中,试样应自然平展地垂直悬挂;每 隔(5±0.5)min称取一次质量,精确至0.001 g直至连续两次称取质量的变化率不超过1%,则可结 束试验注:如果试样水分蒸发速度较快,连续称量时间间隔可以适当缩短(如3 min或1 rain等) 如果水滴不能扩散,可以在三级水中加入1 g/g润湿剂,或以玻璃棒捣轧水滴,以使水滴渗入试样; 如果水滴仍不能扩散,则可停止试验,并报告试样不能吸水,无法测定蒸发速率/蒸发时间8.3.3 按式(2)和式(3)计算试样在每个称取时刻的水分蒸发量或水分蒸发率,然后绘制“时间一蒸发 量曲线”或“时间一蒸发率曲线”图1为时间一蒸发量曲线示例图△m.一m—m.(2)E一Am,×100(3) 研0式中:△m;水分蒸发量,单位为克(g);m 试样原始质量,单位为克(g); m试样滴水润湿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 m试样在滴水润湿后某一时刻的质量,单位为克(g) E一水分蒸发率,%。
\ 删 划 糕舯捕¨¨他旧∽∞叭们∞时间/mir,图1时间一蒸发量曲线8.3.4水分蒸发速率 正常的时间一蒸发量曲线通常在某点后蒸发量变化会明显趋缓在该点之前的 曲线上作最接近直线部分的切线,求切线的斜率即为水分蒸发速率Ev(g/h)或(%/h)注:如果实际曲线中有与所作切线吻合部分,可以用该部分曲线中不少于4个点间实测值计算水分蒸发速率(即不 少于3个计算值),再求其平均值表示该试样的结果分别计算洗涤前和洗涤后5块试样的平均蒸发速率,结果修约至0.01 g/h或0.1%/h3GB/T 21655.1—20088.3.5蒸发时间 如果需要,可以测定蒸发时间从吸水后试样(8.3.2)悬挂于标准大气中开始,至连 续两次称取质量的变化率不超过1%且称取质量与试样加水前原始质量之差不高于2%时所需时间(min) 8.4芯吸高度按FZ/T 01071的规定执行裁取6块试样,其中3块试样的长边平行于织物经向(或纵向),另3块的长边平行于织物的纬向(或横向)记录30 min时的芯吸高度的最小值,分别计算洗涤前和洗涤 后2个方向各3块试样芯吸高度最小值的平均值8.5透湿量 按GB/T 12704方法A吸湿法执行。
9 吸湿速干性能技术要求及评定 按表1或表2评定产品的吸湿速干性能,产品洗涤前和洗涤后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技术要求的,可明示为吸湿速干产品,否则不应称为吸湿速干产品 对于吸湿产品,仅考核吸湿性的三项指标;对于速干产品,仅考核速干性的两项指标表1 针织类产品技术要求项目要求 吸水率/%≥200吸湿性 滴水扩散时间/s≤3芯吸高度/mm≥100 蒸发速率/(g/h) ≥0 18速干性 透湿量/Eg/(m2·d)]≥10 000注:芯吸高度以纵向或横向中较大者考核表2机织类产品技术要求项 目要 求 吸水率/% ≥100吸湿性 滴水扩散时间/s ≤5 芯吸高度/ram ≥90蒸发速率/(g/h) ≥0.18 速干性透湿量/[g/(m2·d)]≥8 000注:芯吸高度以经向或纬向中较大者考核GB/T 21655.1—200810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说明试验是按本部分进行的; b)样品的描述(名称、编号、原料、主要规格等); c)检验项目;d)试验环境条件; e)所采用的主要的试验 参数; f)洗涤程序和次数; g)第8章的测 试结果; h)如果需要,报告吸湿速干性能评定结果;·)任何偏离本部分的细节及试验中的异常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