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模拟).doc
11页冀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医生用“叩诊”的方法,是利用人体内脏所含有物质在变化时,发出不同的声音来判断病人的病症的B.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琴键,发出声音不同之处是响度C.歌曲的声音,不会成为噪声D.超声波可以检查人的内脏器官、粉碎肾结石,探测潜艇和鱼群2 . 下列运动中,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A.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B.皮球下落又被弹起C.公共汽车到站减速停下D.降落伞匀速下降3 . 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大约50gB.一瓶矿泉水的体积大约为500mlC.一本初二物理书重大约20ND.一名普通中学生体积约为2m34 .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入纸杯,不一会儿就能发现纸杯上有一些小水珠,下列情况与此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B.盛夏,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C.深秋,淸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5 . 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5mmB.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m/sD.人洗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约为65℃6 . 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A.B.C.D.7 .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1666年观察到了光的色散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光的色散成因相同的是A.B.C.D.8 . 生活中关于热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汽化现象9 . 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现象B.红、绿、蓝叫做光的三基色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从1.2f处移动到3.9f处,移动过程中实像是逐渐变小的10 . 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B.音乐欣赏会上演奏的钢琴声C.自由市场喧闹的叫卖声D.在沉静的夜晚突然有大声谈笑声11 . 有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是5:3,密度之比是3:2,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A.2:5B.5:2C.15:6D.6:1512 . 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 ρ2为A.8:1B.2:1C.4:1D.1;213 . 关于声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B超”是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我们听不到超声是因为超声波不是由振动产生的D.能从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14 . 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翟志刚在飞船内可直接与刘伯明、景海鹏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的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15 . 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AB.BC.CD.D二、填空题16 . 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同学以___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坐在飞机上航行的乘客以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17 . 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时,反射角是________。
18 .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站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 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__,若视力表全长为,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_________.19 . 某新建住房内铺设的自来水管用镀锌钢管50kg,若保持管壁厚度、直径不变,改用密度为钢管密度的工程塑料制作,可使自来水管质量减少______kg;为了保证水管强度,在水管内径不变的条件下,应使横截面积为镀锌钢管的2倍,则需此塑料管______kg20 . 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1)悠扬的笛声是_____(填“笛膜”、“空气柱”)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刚能引起人听觉的噪声强弱等级为0_____(填物理单位符号)21 . 如图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受的时间间隔;质量为M0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电压与其所受的压力成正比.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0,输出电压为U0,某人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输出电压为U,则他的身高为_______,质量为_____.22 .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课桌的高度是80______.23 . 百米赛跑中,观众是以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而终点裁判员是以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24 . 春日的瘦西湖公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水中倒影,清晰可辨。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鸟语”声是通过_______传播到人耳的;“柳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其中“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但是“水中倒影”总比岸边对应景物暗些,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造成的25 . 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比女同学发声时__________;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区别是他的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26 .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2.7g/ cm3 =___________kg/m3 (2)54km/h=___________m/s27 . 水蒸气何以形成露水,雾和霜,阅读表,根据物态变化情况,在(1)、(2)、(3)处填上适当的内容28 . 电影《中国机长》,根据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事情真实事件改编,影片上映后,引起很多观众对飞行安全的关注飞机结冰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隐患之一,飞机的防冰与除冰是保障飞机安全的重要功能,常用于飞机防冻除冰的化学溶液除冰法,是将防冻液喷洒到飞机结冰表面进行防冻和除冰,防冻液是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________(选填“高"或 “低”)的化学液体,它能使己形成的冰层熔化,冰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实验题29 . 小乐和小霞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1)如图甲所示,小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①为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对选取的两只蜡烛的要求是___________;②实验中,小乐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2)如图乙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①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②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③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②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变”);④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小霞应从图乙中凸透镜的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3)对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从成“虚像”和“实像”的角度进行比较可知,平面镜能成___________像,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像.30 . 妈妈买回来一箱牛奶,小雯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用天平测量出烧杯质量m1=20 g;B.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如图甲所示;C.将烧杯中的牛奶倒进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如图乙所示.则:(1)牛奶样品的质量m=_______g.(2)牛奶样品的体积V=_______cm3.(3)牛奶的密度=_______ g/cm3.(4)小雯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偏_______(大/小).四、计算题31 . 某校园内立有一质量为3000kg的景观石,体积为1.2m3,则:(1)该景观石的密度为多少kg/m3?(2)该景观石重多少N?32 . 一列火车长200m,以15m/s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花了2min的时间,求:(1)大桥的长度;(2)火车全部在桥上运行的时间。
五、作图题33 . 如图所示,画出图中入射光经过两块垂直放置的平面镜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各反射面的反射角的大小34 . 如图所示,作出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球的光路图35 . 如图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的光路图,请在图中画出界面和法线的位置.36 .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请大致画出青蛙在O点看到天空的范围.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3、4、5、6、7、8、9、10、11、12、13、三、实验题1、2、四、计算题1、2、五、作图题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