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芦溪2016届高三第一次周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试卷 含答案.doc
11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用打孔器取同一萝卜 5cm 长的直根条,分成 4 组,其中 3 组分别置于20g/L、60g/L、80g/L 的 KNO3溶液中,测量结果如右图预计在 40g/L KNO3溶液中的测量结果最可能是2、下图为两种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细胞、乙细胞均为真核细胞B.甲细胞中 a 为肽链,三个核糖体同时参与 a 的合成C.乙细胞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 M→ND.乙细胞中①、②过程所用原料分别为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3、下列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植物→种子→鹰→麻雀→蛇→细菌B.种子→细菌→真菌→噬菌体→麻雀→鹰C.食草昆虫→鼠→野兔→猫头鹰→狐D.草→食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4、自然界中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是具有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特征的嵌合体下图是其成因遗传解释示意图,则阴阳蝶的出现是早期胚胎细胞发生了(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5、人体内发生在内环境中的过程是( )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B.抗体和抗原的结合C.食物中蛋白质的分解 D.胰岛素的合成6、初春受到寒流侵袭的梨树花瓣大部分凋萎,有的甚至脱落,影响受粉,有无适宜的补救办法( )A.没有适宜的补救办法 B.适当地整修枝条C.喷施一定浓度的营养液 D.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 小题,共 54 分)7、甲图是生物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图解,乙图表示小麦在适宜温度、不同光照强度下净光合作用速率(用 CO2吸收量表示)的变化,净光合作用速率是指总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之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的 A 物质产生的场所是 .反应 ①~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植物长期遭遇水淹会造成烂根现象,其原因是 .(2)当小麦处于乙图中 B 点光照强度时,小麦的总光合作用速率 呼吸作用速率(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 .C 点时,小麦的总光合速率为 mg/100cm2叶?小时(用 CO2吸收量表示) .C 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8、已知一氧化氮和乙酰胆碱是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学习记忆等生理活动.一氧化氮合酶(NOS)能促进细胞内一氧化氮的合成,AChE(乙酰胆碱酯酶)其活性改变能反映有关神经元活性变化.海马组织是大脑内与学习记忆最密切相关的结构,海马组织中的 NRl 基因、CREB 基因、c﹣fos 基因均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现为探究 DHA(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俗称“脑黄金” )增加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某科研团队设计如下实验:材料与试剂:DHA 油脂、棕榈油(不含 DHA) 、普通饲料、初断乳大鼠.实验步骤:第一步:将初断乳大鼠随机分成 4 组,编号为 A、B、C、D.第二步:每日经口灌喂食物,组成见表.组别 A 组 B 组 C 组 D 组食物 普通饲料 ? 普通饲料+小剂量 DHA 油脂普通饲料+大剂量 DHA油脂第三步:饲养 8 天后,测定脑组织中 AChE、NOS 活性,结果如表.组别 A 组 B 组 C 组 D 组AChE 活性/U?mg ﹣1 0.4 0.5 0.7 0.8NOS 活性/U?mg ﹣1 1.4 1.2 1.8 2.0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乙酰胆碱通过 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2)第二步的实验步骤中 B 组应添加 .(3)实验中选用初断乳大鼠而不选用成熟大鼠的原因是 .(4)实验还表明:C 组 NRl 基因、CREB 基因、c﹣fos 基因的 mRNA 表达情况分别提高了 283.7%、490.7%、293.3%.通过分析整个实验可以推知:小剂量 DHA提高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途径是① ;② .9、下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环境容纳量是指 .(2)图中曲线 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形成曲线Ⅱ后,该种群数量 (填“ 增加”或“减少” ) ,若建立保护区可以 (填“增加”或“减少” )该种群数量当曲线Ⅲ趋近于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 (填 “就地” 或“易地” )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 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物种形成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4)若该动物种群中 AA、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20%、60%和 20%,该种群中 A 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____________、不发生____________、不发生____________、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10、正常的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n=24。
现有一种三体水稻,细胞中 7 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即染色体数为 2n+1=25如图为该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示意图(6、7 为染色体标号;A 为抗病基因,a 为非抗病基因;①—④为四种配子类型)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请回答:(1)若减数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交叉互换,且产生的配子均有正常活性,配子④的 7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________,四种类型配子的比例为①:②:③:④=________2)某同学取该三体的幼嫩花药观察减数分裂过程,若某次级精母细胞形成配子①,该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3)现用非抗病水稻(aa)和该三体抗病水稻(AAa)杂交,已测得正交实验的 F1抗病水稻︰非抗病=2︰1请预测反交实验的 F1中,非抗病水稻所占比例为________,抗病水稻中三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11、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 常品茶、善品茶者能在杯水之中品出生活的真谛茶的种类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不同品种请回答:(1)绿茶是不经发酵制成的茶在制作绿茶的工艺中.有一道工序是迅速将温度提高到 70℃左右,目的是 ,从而保证茶叶鲜绿的颜色。
2)红茶菌液是一种传统的活菌饮料,制作流程是制作红茶糖液一接种红茶菌种一发酵一红茶菌液红茶菌种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同体,可以用 法分离纯化并计数在接种活菌之前,红茶糖液要先煮沸后冷却,这是为了 3)茶农在种植过程中喷施农药以预防害虫,但降低了茶叶的品质又污染了环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具有抗虫基因的茶树体细胞,其间用到的工具是 然后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优良茶种的繁殖从而得到大量无病毒植株,其原理是 在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要经过 过程获得试管苗4)某研究小组完成对新鲜绿色茶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两种不同的层析结果出现如右图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室分离色素的方法为 法茶叶中可能含α-淀粉酶,用 分离 α-淀粉酶,α-淀粉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答案】C【解析】由柱状图可知,萝卜直根条在浓度为 20 g/l 的硝酸钾溶液中,3h 后变长,说明细胞吸水,则细胞液浓度略大于 20 g/l;萝卜直根条在浓度为60g/l 的硝酸钾溶液中,0.5h 后发生质壁分离,3h 后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但是没有复原到原来 5cm 的状态,说明细胞液浓度小于 60 g/l;由此可推测萝卜直根条在 40g/ml 的硝酸钾溶液中会先会发生质壁分离后会发生复原,因此在40 g/L 时 3h 后的长度应在 20-60g/L 之间,即 4.5~5.5cm 之间. .2.【答案】C【解析】甲为原核细胞,A 错;a 为 mRNA,B 错;由肽链的长短可以判定,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 M→N,C 正确;①为转录,原料为核糖核苷酸,②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D 错。
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终止于最高营养级,相邻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食物链中不包含分解者.解:A、植物和种子都属于生产者,不是捕食关系;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的组成不包括分解者,A 错误;B、细菌、真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的组成不包括分解者,B 错误;C、缺少生产者,且食草昆虫、鼠和野兔都是植食性动物,不是捕食关系,C 错误;D、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食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就是沿食物链进行的,D 正确.故选:D.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阴阳蝶的出现是由于部分细胞丢失了 W 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D 正确5.【答案】B【解析】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A 错误;B、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B 正确;C、食物中蛋白质的分解发生在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 错误;D、胰岛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D 错误.故选:B.6.【答案】D【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梨树花瓣大部分凋萎,有的甚至脱落,而生长素具有防止落花落果的功能,为了防止继续落花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故选:D.7.【答案】 (1)细胞质基质 ①②④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2)等于 20 CO 2浓度【解析】试题分析:(1)甲图中的 A 物质为丙酮酸,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物,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反应①~④中,人体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乳酸发酵,即①②④.植物长期遭遇水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大量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造成烂根现象.(2)B 点为光的补偿点,此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 点时,小麦的总光合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15+5=20mg/100cm 2叶?小时(用 CO2吸收量表示) .C 点以光照强度不会影响光合作用速率,而且此图是小麦在适宜温度下净光合作用速率(用 CO2吸收量表示)的变化,因此 C 后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CO2浓度.8.【答案】(1)胞吐 一定的流动性(2)普通饲料+棕榈油(3)成熟大鼠发育完全,学习记忆能力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4)提高大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与一氧化氮合酶的活力 促进海马组织中的 NRl 基因、CREB 基因、c﹣fos 基因的表达【解析】试题分析:(1)神经递质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设计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原则,根据题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DHA 的含量,因此 B 组的操作是普通饲料+棕榈油.(3)由于成熟大鼠发育完全,学习记忆能力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所以实验中选用初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