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代数课外阅读的教学实践.docx
4页苏教版七年级代数课外阅读的教学实践 朱桂康(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洋心洼初级中学)摘 要: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对课外阅读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计算、推理、验证等数学能力关键词:数学;阅读;教学在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代数中,编者精心挑选、安排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五处,这些阅读材料,或源于日常生活,或源于基础数学建模,或源于中外数学文献史料在日常数学教学实践中,这些课本中的“边角料”,往往为多数教者所忽视或一句带过,放任学生自学如何科学地利用这些“边角料”,创造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数学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第一章《数学与我们同行》中,通过阅读商品标志上的条形码知识,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商品条形码由“条”“空”和对应数字字符“码”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查找书籍、家电、食品,甚至是身边的一小袋饼干等时发现,条形码其实是多种商品的“身份证”。
在大型超市中,学生观察到通过特定的仪器扫描,一下子就能发现某种商品的名称、产地与厂家与用文字来进行标志,显得十分简洁在第二章《有理数》的教学中,安排了两处阅读其一为人类对负数的认识我们向学生详细介绍了下列中外数学史:(1)战国时李悝的法经中用不足表示亏空(负数)2)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是至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详细论述正负术的著作3)1299年,元代数学家朱世杰①在《算术启蒙》中给出正负数的乘法法则通过上述详细的材料说明,使学生不仅认同中华古代文明的杰出贡献,而且培养了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随后,通过具体的实例,使学生知晓数学的简洁之美本章的另一处阅读是分类的数学知识,在8×8方格的棋盘中,A格中的一枚棋子,如果规定每步只能上下左右走一格,28步后,能否走到B格?在教学中,不少学生对课本的解释持怀疑态度,私下里画了好多步,都是没有成功的也有的通过试验,说不要28步就可以到达B格,教师要悉心指导,通过科学的数学分类,使复杂的问题变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简单明了,易于解决,最后使学生心服口服,只要是偶数步,都不可能到达B处第四处阅读位于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去括号》,通过观察、比较,在三角形中再取不在直线上的n个点并连接每两点间的线段,原三角形被分成多少个小三角形?教师要从增加一个点、两个点、三个点慢慢入手,引导学生归纳出增加n个点时,原三角形可以被分成2n+1个三角形。
最后一处阅读安排在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中,是古代著名趣味数学问题之一的古希腊的大数学家丢番图(Diophantus)的年龄推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兴趣高涨,列出了下列几种计算方法:2解法一:设丢番图x岁还有同学甚至给出更直接的计算方法:解法五:根据课本上丢番图的生卒年限来计算,即公元330年-公元246年=84(岁)其敏捷的数学直观,同样获得了学生和老师的认同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培养学生进一步学好初高中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朱桂康,1967年1月生,男,就职于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洋心洼初级中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育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