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口语语料库的学习者动词型式及错误搭配现象研究.docx
7页基于口语语料库的学习者动词型式及错误搭配现象研究 摘 要:本文基于口语语料库对学习者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现象进行探究,以动词GO为例观察其使用型式特征及错误现象,并对错误现象进行分类,探究其错误原因研究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交际中GO的使用型式主要分为语法结构、动词短语、句子结构、动宾结构和错误使用5大类在错误使用中,又集中出现在搭配错误、语法错误和表达错误3种错误类型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二语学习者和教师树立词汇型式意识,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准确性、流利性与地道性关键词:错误分析;GO;型式研究;搭配分析;学习者语料库1.引言近年来,在我国英语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下,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及语言素养日益提高,英语教学中口语的训练与培养逐渐得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重视但我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仍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现象,口语产出时存在较多失误与错误现象,相较于笔语水平仍有较大差距Corder(1967)曾指出:“无论我们多么努力,总是会出现偏误”,同时,他认为错误对于学习者了解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进非常重要语言错误具有实质性,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习者现有的外语水平与目标语之间的差距;语言错误又具有系统性,它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相同的语言错误往往会重复出现,然而学习者在进行外语输出时却会意识不到自己所犯的错误(魏正珠,2009)。
本文基于SECCL语料库,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提取300条语料,并以动词go为例,以其型式特征为切入点,观察并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语错误现象及错误原因2.文献综述Hunston和Francis(2000)在对本族语者典型词汇搭配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型式语法(Pattern Grammar),一个词的型式是指所有经常与之同现并构成其意义的词和结构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国学习者的词汇型式行为研究成果显著,濮建忠(2003)对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类联接、搭配及词块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梁茂成(2008)系统分析了中国大学生英语笔语中的情态动词的使用特点,指出情态序列的语义类型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密切相关;赵晓临(2010)基于口语语料库对GET的V v-ed的型式行为进行对比研究,对英语口语教学与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刘国兵(2011)以虚化动词TAKE为节点词,观察并对其词汇型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学习者在写作中使用非词汇化型式较少,对固定型式依赖程度较高二语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为了分析学习者的错误,必须分清错误和失误之间的区别失误是由竞争性计划、记忆限制和句法过度概括造成的表现错误,而错误是反映学习者中介语能力的明显偏差。
Corder(1967)认为,学习者的错误是其在向目的语接近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完善之处,对学习者本人来说,犯错误是验证所学第二语言程度的方法张会平、刘永兵(2013)以词汇搭配、类联接和语义韵为切入点,探讨了学习者对动词go、like、make、use、learn和study的使用过程中的概念迁移研究发现概念迁移对学习者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王惠霞(2018)以动词GIVE为例对其词汇型式和错误搭配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过分依赖母语、词汇习得石化和词汇学习的不全面是导致错误发生的原因通过已有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外语学习者口语的研究和对于第二语言错误分析研究较多,而专门针对于外语学习者外语口语错误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同时基于口语语料库的研究多关注于动名搭配,从动词概念表征角度的错误分析较为缺乏3.研究设计本文所使用的语料库为SECCL(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语料库),其文本容量为100万词,标准化形符/类符比为30.69%,语料来源为我国大学英语专业四级(TEM-4)与八级(TEM-8)口试录音,时间跨度为1996-2007年本文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以GO为节点词(包括goes,going,gone,went),在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为0.67%,共检索出8410条索引行。
同时为了便于进一步观察研究,本文利用WST5.0软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SECCL语料庫提取动词go的300条索引行作为观察样本,将其使用情况进行分类,并从观察样本中进一步筛选出错误索引行,对其进行错误类型分类本文试图回答以下3个问题:1)中国学习者使用GO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有何型式特征?2)中国学习者使用GO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有何错误现象?3)影响学习者在口语交际中出现错误的因素有哪些?4.数据分析4.1 口语语料库中GO词汇型式特征学习者口语语料库收录的语言产出,让我们有可能探究了解学习者在口语环境中的实际产出,更好地解释学习者真正的表达方式与表述内容,让我们能发现和提出新的假设通过观察并根据GO在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语料库(SECCL)中的使用特征对其进行分类,提取出每一类中的使用型式,并统计其在语料库中的出现频数以及使用频率,如表1所示通过表1可以看出,GO在SECCL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除错误使用外大致分为5大类:(1)“语法结构”类,主要指“be going to”型式构成将来时态的句子结构,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安排、计划、决定或者打算的事情通过对索引行观察分析,中国学习者在口语使用中对该型式的习得和掌握程度较好。
2)“动词短语”类,主要包括“go+prep.”和“go+adv.”,此类搭配“移动、旅行或行走(指方向或距离)”含义动介搭配短语(go+prep.)的使用频率为10%,其中,学习者更倾向于选择使用“go away,go out,go into”三个短语动副搭配短语(go+adv.)的使用频率为25.33%(包括“go abroad”),学习者对于此类型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其中,“go abroad”的使用频率为15.33%,其搭配力远远高于其他动副搭配短语,表示“出国、到国外”含义,故在表中将其单列通过对其他搭配词分析发现,学习者更倾向于选择“go home”和“go overseas”两种搭配表示“回家”和“出国、去海外”含义,其使用频率分别为4.67%和2.6%3)“句子结构”类,在此类型中,“go to sp./sb.”表示“去某地、去找某人”含义,在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较高,中国学习者习得掌握程度较好,口语使用较为熟练go doing”表示“去做某事”含义,在语料库中常与“dancing”和“swimming”搭配构成短语,表示“去跳舞”和“去游泳”含义4)“动宾结构”类,主要指go在句中作宾语单独使用时,常出现在“与情态动词和let连用,后接动词原形”的两种型式中,表示“会去、应该去”和“一起去”的含义。
学习者在选用这两种型式时,所使用的句子结构及所表达的句子内容大多较为简单且口语化5)“其他”类,此类型中的表达并无明显型式特征,主要指学习者在口语表达时出现的自我修正及思维不清晰所产生的口语断句现象,其句子结构并不完整,有些甚至出现语义不全的情况4.2 错误类型本文以go为节点词对SECCL语料库中抽样出的300条索引行采用对逐一观察、逐一标注的方法,提取出相关型式特征,并进行错误型式标注,一共标识了80处错误,错误使用频率为26.67%根据其不同错误分为四种错误类型,又根据具体使用错误的不同分为了12小类,如表2所示从错误频率上看,中国学习者在对go的口语使用中,搭配错误占错误使用的50%,其中结构搭配的使用错误最为明显,其次是在搭配中选词不当的问题;在出现频率35%的语法错误中,时态错误最为显著,其次是非谓语使用及短语使用错误;在表达错误中,学习者存在口语表达混乱、语言反复及意义表述不清等问题,同时也存在句子结构紊乱等问题从高频错误使用上看,中国学习者在口语使用go时,更容易出现结构搭配错误及时态使用错误5.研究结果与讨论5.1 搭配错误由于汉英语言特征的差异,汉语多用动词,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英语多用名词、介词,具有明显的静态特征。
而英语的静态优势主要表现在名词、介词的大量使用中国学习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受母语语言思维及语言习惯的影响,有时在二语表达过程中难以找到相对应的词汇或表达,为了满足口语实际交际需求,学习者就会使用英语表达中与汉语相近的表达形式进行直译,产生搭配错误现象1)搭配结构错误中国学习者在使用go的口语表达时的搭配结构错误主要分为三种:型式结构使用错误、介词选择不当和习语使用错误型式结构使用错误在学习者使用时出错频率最高,占总出错的23.75%,主要指的是学习者在使用go进行口语表达的过程中出现的结构错误此类错误在语料库中共出现以下6种错误型式,如表3所示相较而言“go to ADV”与“go N”两种型式的错误频率较高,错误频率分别为12.5%和6.25%通过错误型式提取统计及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学习者在口语中使用go时,存在过度使用“go to…”的型式,错误集中在go与副词的搭配型式上,如:go to abroad,go to home等,其中“go to abroad”的出错频率最高,占此型式错误的60%此外,中国学生在使用“go to+N”型式时,存在缺少介词to的情况,如:go(to)library等。
通过观察以上高频出错搭配发现,中国学生在对go的固定搭配及型式用法掌握还不够熟练介词选择不当的错误主要源于学习者对与go相关的动介搭配短语掌握不牢固,此类错误主要集中在介词搭配“go to the society()– go into the society(√)”中介词搭配错误在学习者口语表达时的错误率较低,出错较为集中在“go to”与“go into”的混用上结果表明,学习者在使用go的动介搭配短语时存在相近短语搭配词义用法辨析不清,缺乏相关词汇及语境共现知识习语使用错误主要源自于学习者使用英语口语中一些较为口语化表达时所出现的错误通过对错误索引行的观察发现,学习者在习语使用的错误主要出现在2处:通过观察错误索引行,学习者的习语使用错误相似度较高,主要源自于日常问候语的混用与误用情况反映出中国学生口语交际表达及问候能力仍有待提高,同时也存在缺乏二语交流所必备的社会语境2)搭配选词不当学习者在此类错误的出错频率为8.75%,主要出现在go或go组成的动词短语后的搭配选词不当,现将错误索引行举例如下:[1] I can go to...go into the air every day...um...I think as a pilot...[2] This party went on until night.Everybody think it is a successful party.学习者在[1]中想表达“到天空上”,却错误使用了“air”一词,而“go into the air”并不能传达其欲言之意。
go on”短语常作为指示类用语,以祈使句形式出现,起指示、命令作用,句[2]中将其与“until”共同使用不符合英文用于习惯通过观察分析如上索引行发现,学习者的使用错误并不在动词go及其所构成的短语本身,而是与句子的其他成分的搭配不当,这表明学习者在使用动词短语时只注意到了动词短语在句中的意义,并未注意其在句中的搭配及用法规则,忽视了句子的整体性5.2 语法错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词汇习得掌握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同时知识点掌握较为零碎,习惯于孤立的对单词进行记忆,过分依赖词汇的意义,而忽略了句子和語境的作用,在实际交流中无法熟练运用并掌握,故而造成语法和搭配使用错误中国学习者在口语中使用go的语法错误主要出现在时态或第三人称单数、非谓语和句子语法或结构的使用错误上,其中时态或第三人称单数使用错误最为明显,其中时态使用错误更为明显由于汉语作为一种非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