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3.docx
34页初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语文九年级第一学期统编人教版第三单元单 元 组 织 方 式团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岳阳楼记部编版九年级上第 11 课2醉翁亭记部编版九年级上第 12 课3湖心亭看雪部编版九年级上第 13 课4行路难 (其一)部编版九年级上第 14 课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部编版九年级上第 14 课6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部编版九年级上第 14 课7议论要言之有据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三单 元作文二、单元分析( 一) 课标要求1.识字与写字:积累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 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 审美价值2.阅读与鉴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意启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 (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 ,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自己的思 考作出判断;诵读古诗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随文 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3.写作: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材料,构思立意,列刚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提高独立写作能力;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 活需要;作文每学期一般不少于 7 次,45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750 字的习作4.口语交际;在参与讨论时,能听出讨论的观点,并有针对性的发表意见; 在与人交流时,有较强的应对能力二)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文言诗文单元,包括《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这 三篇文言散文和《诗词三首》这四篇课文,既描绘了亭台楼阁、湖光山色等自 然美景,又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之中的 思想情感和忧乐情怀,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时需要关注到的《岳阳楼记》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 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醉翁亭记》通过对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的描写和对游宴之乐的叙述,勾 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湖心亭看雪》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湖心亭看雪的经过,表现了作者痴 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以及超然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以巧遇知己的愉悦化 解了怀恋前朝往事的淡淡愁绪。
《诗词三首》中,《行路难(其一)》描写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内心的 强烈苦闷和抑郁不平之情,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写了诗人被贬的不幸遭遇,抒发了诗人 二十多年转徙巴山楚水的悲愤心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借赏月抒发了丰富而乐观的思想情感,写 出了作者以理遣情,以超然的思想排解政治上的失意,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战胜抑 郁惆怅之情的心理过程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要求学生将议论写得言之有据,具有说服力,提 高写议论文的能力课外古诗词诵读”旨在让学生积累古代诗歌,培养鉴赏品味诗歌的能力三) 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大量古诗文,能力不断提升在平时教学中,学生 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诗文,要有意识的积累、感 悟、运用同时,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我们面对的是初三学生,通 过前两年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一定地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必要的知识积累因 此,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探究基本知识,将授课的侧重点放在鉴 赏阅读上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单元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常用实词,注意其古今意义的不同;积累常见 文言虚词,注意其在表达语气、关联文意方面的作用;查阅交流作者及背景资料,;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古代诗文语言简洁、音韵和谐、意境深远的特点,在理解内 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了解古代写景记游散文的文体特点及表现手法的使用; 培养对古文的热爱。
2.思维发展与提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以小组为单位,梳理汇报, 各组共同解决疑难句,老师引导补充;了解的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把握其精神 实质;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3.审美鉴赏与创造:在诵读中感悟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注意诵读是分 层次的;整体感悟,细心品读,体会本文的审美意境;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 点感受古诗文中蕴含着的美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古诗文,感悟古人的品格、智慧与思想,深入了解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获得积极地人生启示单元作业目标】1.解决对文言字、词、句式及常用语法的理解问题2.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学习语文,归根到底,其主要目的就是学习语言,学习文言文也是如此理 解字面意义是前提,但不是终极目标我们必须通过学习,去深入感受文言语言 的潜在魅力,去深切体悟文言语言中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质,能动地缩短现代人与古代书面语言之间的距离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就要用心体悟古仁 人志士忧国忧民却又怀才不遇的凄凉心境;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我们就要借 助语言文字感受作者醉心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从中 体会到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 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 怀。
只有增强了语感,学生才会入情入境地品读文章语言,从而对学习文言文产 生浓厚的兴趣3.学习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永不过时的聪明睿智学好 文言文,着力解决对文言字、词、句式及常用语法的理解问题第一点固然重要, 但它毕竟只是基础,是前提,第二点、第三点才是基础之上的更高的要求和能力 体现完成了第一点也仅仅是完成了“教书”,完成了第三点才算完成了“育人”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适应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从单篇选文的作业量上看,每一篇文章的作业量都控制在 10 道题目以内, 分必做的基础性作业和选做的拓展性作业两类一般一篇文言文安排两到四个教 学课时,所以我认为这个题目数量不超过初中生语文学习心理预期从第三单元 教材的作业量来看,作业数量也相对较为均衡按初中语文教学的常规进度,九 年级要完成两本教材的教学任务从教学进度来看,第一个学期安排一个单元的 文言文教学,第二学期安排二个单元的文言文教学文言文作业题量设计要均衡 平稳,符合教学循序渐进的规律从作业难易程度来看,文言文作业设计以基础理解性作业为重点,符合初中 生心理期待若以记忆性作业为主,难度太小,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而以拓展应 用性练习为主,则难度太大,可能导致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了课后练习 本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拓展性作业可以作为选做,对学习有余力的同学进行挑战由此可见,教材中文言文课后作业设计不管是题量设计还是题目难易程度设计,都要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2.题型多样,覆盖面广文言文课后作业题型较为丰富记忆性练习、理解性练习以及拓展性练习在 文言文作业中都有涉及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 的要求我且以课文习题理解性练习中的段落理解作业为例:《岳阳楼记》第四题: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醉翁亭记》第三题:“本文多处提出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 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湖心亭看雪》第二题:翻译“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 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诗词三首》第五题:“这三首诗词都表现了诗人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请 以其中一首为例,试着理解,从中体会作者情怀 ”我们可以看到上文四个例子就有四种不同的作业类型,包括文意理解、表达 方式、翻译和情感把握等四个方面可见文言文作业题型多样这样的题型设计, 丰富而灵动,知识覆盖面广,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针对教科书编写提出的“符合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的要求,同时可以满足学生对作业的心理期待, 不至于显得枯燥乏味。
3.作业考点设计与中考契合度高结合安徽省近 5 年的中考试卷统计得知,文言文模块记忆性练习、理解性练 习和拓展性练习比例分别约为 26﹪ 、53﹪ 、20﹪ 可见理解性练习是文言文作 业考点设计的重中之重,其次是名篇名段的背诵和默写,最后才是拓展性练习在理解性作业中,文意理解填空和翻译这一项作业比例比记忆性练习和拓展 性练习两个大模块的总和还要多可见,教材编者注重考查的是学生理解文言文 的能力我搜集了 2017—2021 连续五年的安徽省语文中考考卷,这五年中考卷在文 言文模块设置的分值为 15-16 分经分析可知,中考考查文言文知识的侧重点在 文意理解这与教材作业考点设计保持高度一致可见教材作业设计的知识点与 中考考纲高度契合,这符合师生教学的需求,值得推广综上所述,我认为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课后作业设计适应初中生身 心发展特点,题型多样,且与中考的要求契合度高,值得被教师和学生广泛关注, 进而高效利用若教师和学生能在日常教学中,予以合理高效利用,必定可以增 强教学效果,开创教师、学生、教材三赢的局面五、课时作业第 11 课作业设计单元 名称第三单元课题11.《岳阳楼记》作业 类型书面作业题目 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和题目 来源基础性作业(必做)岳阳楼记课前预习——文学常识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 )、( )。
谥号( ),世称范文正公作品集: 《 》传世范仲淹幼年丧父,生 活贫苦 ,却刻苦读 书,少有大志从小 就立下“ , 之 ”的誓言设计意图:查阅资 料,了解作家作品, 既有利于提升学生 阅读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也有利于加 深学生对作家深层 次的理解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 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 升□审美的鉴赏和创 造□文化的理解和传 承人物简介范仲淹个人作品人生经历我心中的范仲淹: 课前预习——疏通文本,整理知识点2.小组合作整理出你们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包括(1)最 容易写错的字、最容易读错的音 (2) 通假字 (3) 重要的 词语解释 (4) 重要的古今异义词 (5) 重要的一词多义我的整理:课堂展示——诗句理解与默写3.根据理解,默写古诗词1) 从空间上写出洞庭湖湖面气势阔大烟波浩渺的句子 是: , 2) 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象的句子是:, 3)写迁客骚人登楼观景,“ , ”,眼前的萧瑟景象令他们不禁悲从中来。
4) 写天气晴好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喝酒观景,心绪顿然欣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