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5页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两种气体B.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C.加热可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D.向某溶液中先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变红,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参考答案: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二氧化硫可使品红褪色;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的性质;C.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可分解;D.加入试剂顺序错误.【解答】解: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褪色,可用于鉴别,故A正确;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的性质,可鉴别胶体和溶液,故B正确;C.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可分解生成碳酸钠,可用加热的方法除杂,故C正确;D.先加氯水,不能排除铁离子的影响,故D错误.故选D.2. 关于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E1是该反应的活化能B.△E2是破坏2mol HCl(g)所需的能量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Cl2=2 HCl △H=-183KJ/molD.该反应是一个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参考答案:D略3. 下列对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硬度:Li>Na>KB. 熔点:金刚石>晶体硅>金刚砂C. 电负性:Na<Al<MgD. 空间利用率:体心立方堆积<六方堆积<面心立方堆积参考答案:AA.碱金属元素中,其硬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硬度Li>Na>K,故A正确;B.原子晶体中,键长越长其键能越小,则晶体的熔点越低,键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C键、C-Si键、Si-Si键,所以熔点高低顺序是:金刚石>金刚砂>晶体硅,故B错误;C.同一周期,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所以电负性:Na<Mg <Al,故C错误;D. 空间利用率:六方密堆积52%、面心立方堆积74%、体心立方堆积68%,所以空间利用率:面心立方堆积>体心立方堆积>六方密堆积,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负性、熔点、空间利用率等知识点,把握元素周期律、熔点高低的影响因素、空间利用率大小等为解答的关键。
4. R为1~18号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它可能形成的含氧酸根离子有:①R2O,②RO,③R2O,④RO,下列叙述判断正确的是( )A.当它可以形成①时,不可能形成④B.当它可以形成②时,只能形成④C.当它可以形成①时,不可能形成②和③D.当它形成②时,也可以形成①参考答案:B略5. CH3COOH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一元弱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分别将pH=2的盐酸和醋酸稀释100倍,则稀释后溶液的pH:盐酸 ▲ 醋酸(填“>”、“=”或“<”)2)将100mL 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与50mL 0.2mol·L-1的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呈 ▲ 性,原因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已知某混合溶液中只含有CH3COO-、H+、Na+、OH-四种离子,且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H3COO-)> c(H+)> c(Na+)> c(OH-),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 4)已知Ka(CH3COOH)= 1.76×10-5 ,Ka(HNO2)= 4.6×10-4,若用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且pH相等的CH3COOH和HNO2,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为:前者 ▲ 后者(填“>,<或=”)(5)已知25℃时,0.1mol·L-1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发现溶液的pH增大。
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呈碱性,所以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给出另外一种不同于甲同学的解释,请你写出乙同学可能的理由 ▲ 参考答案:(1)>(1分) (2)碱(1分) CH3COO-+H2OCH3COOH+OH-(2分) (3)CH3COOH和CH3COONa(2分) (4) > (2分) (5)CH3COOH CH3COO-+H+,因醋酸钠电离,使CH3COO-浓度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H+浓度下降,pH增大2分) 6.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H++CO== CO2↑+H2O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CH3COOH+Cu(OH)2 —→ Cu2++2CH3COO-+2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H2O 2C6H5OH+CO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4[Ag(NH3)2]++4OH-CO+4Ag↓+8NH3+2H2O参考答案:B略7. 在同温同压下,一定量的某有机物和过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aL氢气,另取等量的该有机物与足量的小苏打溶液反应,可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bL,若a=b,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HOOC-COOH B.HOOC-CHCH2OH C.HOCH2-CH2OH D.CH3COOH参考答案:B8. CH3CH(C2H5)CH(CH3)2的名称是( ) A.1,3-二甲基戊烷 B.2-甲基-3-乙基丁烷 C.3,4-二甲基戊烷 D.2,3-二甲基戊烷参考答案:D略9. 浓硫酸能跟炭反应,说明浓硫酸具有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氧化性参考答案:D10. 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海水提溴 B. 石油裂化 C. 煤的气化 D. 碘的升华参考答案:DA. 海水提溴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 石油裂化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C. 煤的气化中产生CO和氢气,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 碘的升华是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正确,答案选D。
11. 已知S(s)===S(g) ΔH1,S(g)+O2(g)===SO2(g) ΔH2,则S(s)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S(s)+O2(g)===SO2(g) ΔH=ΔH2-ΔH1B.S(s)+O2(g)===SO2(g) ΔH=ΔH1-ΔH2C.S(s)+O2(g)===SO2(g) ΔH=ΔH1+ΔH2D.1 mol S(s)燃烧生成1 mol SO2(g)放出的热量大于1 mol S(g)燃烧生成1 mol SO2(g)放出的热量参考答案:C将S(s)===S(g) ΔH1与S(g)+O2(g)===SO2(g) ΔH2等号两侧直接相加得:S(s)+O2(g)===SO2(g) ΔH=ΔH1+ΔH2;又因为ΔH1>0,ΔH2<0,所以|ΔH|<|ΔH2|,即1 mol S(s)燃烧生成1 mol SO2(g)放出的热量小于1 mol S(g)燃烧生成1 mol SO2(g)放出的热量,D项错误12. 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铜制环形搅拌器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所测中和热的数值B.用托盘天平称10.5g某物质,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所称药品的质量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读数,所配溶液的浓度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浓度参考答案:D略13. 下列图象中所发生的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无关的是( )A. B.燃放烟花 霓虹灯广告C. D.燃烧蜡烛 平面镜成像参考答案:D解:平面镜成像则是光线反射的结果,与电子跃迁无关,霓虹灯广告、燃烧蜡烛、节日里燃放的焰火是原子的发射光谱,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故选D.14. “暖宝宝”的主要原料有铁粉、活性炭、水、食盐等,其中活性炭是原电池的电极之一,食盐的作用是溶于水形成电解质溶液.下列有关“暖宝宝”的说法错误的是( )A.“暖宝宝”使用前要密封保存,使之与空气隔绝B.“暖宝宝”放出的热量是铁发生氧化反应时产生的C.活性炭作用是作原电池正极,加速铁粉的氧化D.活性炭最终将转化为二氧化碳参考答案:D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该原电池中,铁粉易失电子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活性炭为原电池中的正极,不发生变化,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暖宝宝”使用前要密封保存,使之与空气隔绝,防止铁粉被氧化,不能形成原电池,故A正确;B.“暖宝宝”放出的热量是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时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B正确;C.活性炭作用是作原电池正极,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则加速铁粉的氧化,故C正确;D.活性炭为原电池中的正极,不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注意“暖宝宝”的主要原料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即可解答,选项B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15. 实验室欲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考虑来源于水电离的离子)的溶液,且溶液中四种离子的浓度均为1mol/L,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 ) A.Na+、K+、Br-、NO3- B.Ba2+、Mg2+、SO42-、Cl-C.ClO-、I-、K+、Na+ D.H+、 K+、 Cl-、 CO32-参考答案:A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请填写下列空白:(1)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轻轻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止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____mL,终点读数为________mL;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参考答案:(1)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2)D (3)0.00 26.10 26.10解析:分析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时,可把一切影响因素归结到标准液用量的大小上来判断。
若标准液用量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标准液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低;若不影响标准液用量,则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滴定管读数时,以凹液面的最低点为基准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6分)(1)298K时,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l mol水蒸气放热241.8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