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案例[精选].doc
11页u《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案例库[案例一] 案例名称:福建福日电子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福日”牌彩电,于1999年4月向社会公开发行7000万股普通股,募集资金2.54亿元,主要投向数字化大屏幕彩电、超大屏幕背投彩电等项目该公司所用的主要原材料有显像管、机心散件、外壳等《招股说明书》披露存货政策为:“”项目1998年1997年度1996年度主营业务收入676 216413 083875 399减:主营业务成本620 844367 512792 298毛利润55 37245 57183 101毛利率8%11.03%9.49%要求:分析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改变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案例二] 案例名称:存货计价方法改变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 明达公司设有二个部门,一个是汽车零件制造部,一个是销售部二部门均采用后进先出法现因业务衰退,考虑改为先进先出法(经批准后),使营业绩有所改善 汽车零件制造部所面临的问题,是原材料成本高涨及人工短缺,现已停工3个月幸运的是库存零件比较充足,足够销售之需 汽车零件制造部所面临的问题则是销售量的剧烈下降,年底存货若按后进先出法计价,其余额为40000000.00元,若按先进先出法计价则为56000000.00元。
请分析思考以下问题: (1)汽车零件制造部已停工3个月,存货余额越来越小虽对其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但销售成本是否仍然偏低?为什么?对今后存货的重置能力有何影响? (2)设所得税率为25%,若将汽车销售部的存货计价改为先进先出法,对其纳税有何影响(假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采用财务上的存货计价方法)?对税后纯收益有何影响? (3)该公司改变存货计价方法的利弊如何? [案例三] 案例名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选择与公司盈余管理2009年4月21日,福建水泥(股票代码:600802)披露2009年第一季度报告,称预计公司2009年上半年将亏损400万—600万元但一个月后的2009年5月20日,公司披露了2009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修正公告,将2009年半年度业绩修正为预计净利润100万元以上,称主要原因是公司于5月14、15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出售其持有的兴业银行股票423万股,累积交易金额为11692.47万元,平均交易价格27.642元/股,实现投资收益约11181.01万元同时,福建水泥还披露:公司于5月19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买入兴业银行股票423万股,累计使用资金12227.93万元,平均买入价格为28.907元/股。
2009年8月18日,福建水泥发布2009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之第二次修正公告,说明由于上述出售兴业银行股票的行为实现未取得股东大会授权,根据有关规定,尚不能确认投资收益鉴于此,公司董事会同意暂不确认上述投资收益,并调整相关账务处理,但公司于5月19日购回的423万股兴业银行股票仍继续放在原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我不明白公司为何要采取低卖高买的奇怪方式来扭亏这一进一出,福建水泥实际上多掏出了500多万一位券商研究员在看过福建水泥的公告后表示而通过此次低卖高买后,福建水泥持有的兴业银行股份数量虽然未发生变化,但其对兴业银行的投资成本却从原来的3715.94万元上升到1.55亿元这实际上是损害了股东的利益该研究员认为如此行为也令投资者不满记者在部分财经网站上看到,不少投资者纷纷质疑福建水泥扮靓业绩的行为一位投资者在网上留言表示,在业绩修正公告中,福建水泥宣称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授权公司经营层酌情运作公司所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但不明白这样的好事为什么要等到预亏公告发布了一个月后才实施呢?资料显示,4月21日,福建水泥公布2009年一季报,其在今年1~3月份亏损4100万元;同时,公司还预计上半年将累计亏损4500万~6000万元。
但在发布预亏公告后,福建水泥却并未出现意料中的下跌,反而在略微下跌后便开始一路走强,其股价从6元出头一跃冲至目前的8元左右福建水泥如此蹊跷的举动,难免有操纵股价之嫌面对市场的种种质疑和猜测,福建水泥董秘林成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买卖股票在企业经营中很正常而对低卖高买做高业绩并操纵股价的指责,林成潮更是反问记者:“我们这样做就违规了吗?”而当记者问及运作金融资产的目的时,林成潮却拒绝回答对于兴业银行股权的整体规划,林成潮宣称,上市公司能买回兴业银行的股份,就证明了是看好兴业银行未来长期的发展不过,这样的说法却没有得到券商研究员人员的认同,“既然看好兴业银行的长期发展,那为什么要低卖高买来增加投资成本呢?”福建水泥的上述行为,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反应,成为业内人员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主要有两个方面:(1)相关的投资收益能否确认?(2)买卖交易后,持有的兴业银行股票在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时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继续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要求:请对上述两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案例四] 案例名称:资产减值与利润关系ST江纸(600053),2004年中期一举扭亏为盈恢复上市,而ST江纸2004年中期报告显示,该公司实现净利润2 070万元,其中转回的减值准备高达8 847万元,显然,如果没有巨额的减值准备转回,该公司2004年中期将巨额亏损。
该公司年报显示,ST江纸2004年度、2003年度、2002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4.58亿元、-3.32亿元;2004年度转回减值准备3.24亿元,2003年度、2002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分别为:3.51亿元、2.26亿元从中可以看出,ST江纸2003年度、2002年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大额计提减值准备,而2004年度能够扭亏为盈的原因是转回了巨额的减值准备如果不让减值准备转回,该公司会因2004年度巨额亏损退市2005年年报中,由于2005年没有巨额的减值准备转回,该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中,2005年中期业绩同比将下降50%以上要求:分析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对上市公司的年报的影响说明上市公司为什么会选择通过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案例五] 案例名称:增值税转型、非货币性福利、加速折旧法(1)增值税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购入固定资产所涉及的进项税额;收入型增值税允许将固定资产已提折旧予以扣除;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将购入固定资产所涉及的进项税额在购置当期一次扣除我国自2009年1月1日起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自此以后购入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所涉及到的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
增值税转型后,其抵扣范围的扩大必然影响到会计核算中对于固定资产的计价、企业应纳增值税额的确定等一系列问题,这就使得转型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更为明显 光华公司(假设为一般纳税人)购入一台生产用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100000元,发生的运输费用5000元,款项全部付清(假定不考虑其它税费)2)光华公司共有员工600名,2011年11月,公司以其生产的成本为6000元的某型号彩电作为福利发放给公司每名员工该型号彩电的售价为每台8000元,光华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设600名员工中500名为直接参加生产的员工,100名为总部管理人员公司会计处理如下:2011年11月光华公司将彩电发放给员工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600000贷:库存商品 360000020011年11月光华公司分配应付职工薪酬时:借:生产成本 3000000管理费用 60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600000(3)光华公司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要求:请分别根据三个小案例分析(1)按照目前的消费型增值税进行核算,与过去的生产型增值税相比,将对光华公司固定资产核算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光华公司的费用、利润、所得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判断光华公司非货币性福利的处理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请说明理由。
3)公司如果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对该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与年限平均法相比,将会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以及公司费用、利润、所得税产生怎样的影响?[案例六] 案例名称:西水股份:以哪项“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是西水股份召开2007年年度股东大会之日本次会议将审议56位中小股东提交的“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等临时提案在当前股市震荡明显加剧的情况下,西水股份将以资本公积中的哪一项转增股本显得尤为引人关注 西水股份2007年末的资本公积为356248.91万元,较年初的34201.86万元增长了941.61%;其每股资本公积高达22.27元,在已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中位居榜首西水股份的资本公积共由两部分组成:“股本溢价”项目为30313.43万元、“其他资本公积”项目为325935.48万元;由于其股本总额仅为1.6亿股,因此两者均可作为“10转增10”的来源 西水股份共持有兴业银行7620.67万股,初始投资金额为16329.08万元,每股成本为2.14元兴业银行去年年末的收盘价为51.86元,西水股份据此确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按照15%的所得税税率确认56831.83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后,调增“其他资本公积”322047.05万元,相当于每股资本公积增加20.13元。
近一段时间以来,证券市场波动性明显增大虽然3月13日并非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日,但若以兴业银行当日收盘价34.08元计算,不考虑其他因素,西水股份的每股资本公积已较去年年末减少了7.20元 原《企业会计制度》曾规定:资本公积中的“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与“股权投资准备”等项目作为股东权益的一种准备,不得用于转增股本只有在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和股权投资处置时,才可按规定程序转增股本因此在股市震荡明显加剧的今天,我们也应当思考: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这类“未实现利得”是否适合转增股本?(资料来源:朱德峰. 上海证券报,2008-03-14)要求:结合我国证券市场2007-2010年的巨大波动,分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这类“未实现利得”是否适合转增资本[案例七]案例名称:利润分析2010年年报编制完成后,光华公司总经理发现企业利润为2000万元,比2009年的2800万元少了800万元进一步分析发现,所得税比上年少交15万元,增值税比上年多交600万元,期间费用与上年度基本持平该公司近两年没有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也很少于是总经理叫来财务经理,请他解释导致今年公司利润减少的原因。
要求:如果你是财务经理,你认为有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光华公司利润的减少?[案例八] 案例名称:收入确认 2009年6月1日,在光华公司帮助下,A公司与Ⅹ公司签订了一项软件开发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Ⅹ公司委托A公司开发甲、乙、丙三套系统软件,合同总价款为20000万元 在项目开发 过程中,A公司应严格按照Ⅹ公司所提出的技术要求进行项目开发如A公司不能按 照X公司的规定或要求开发软件,由此造成的损失和责任均由A公司承担 项目应于2010年2月1日前开发完成项目开发过程中,如果Ⅹ公司临时提出新的要求可能导致项目开发期延长,应经过双方协商确定延期事项A公司如不能按期完成开发任务,应每日按合同总价款的0.4%向X公司支付违约金软件开发完成后,由X公司派专人及时进行测试和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