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十四五”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专项规划.docx
58页福清市“十四五”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专项规划 (2021—2025)- 2 -目 录前 言 4第一章现状与形势 5第一节 应急物资保障现状 5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6第二章 总体要求 01第一节 指导思想 10第二节 基本原则 10第三节 发展目标 11第三章 主要任务 81第一节 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制机制 18第二节 加强生活保障类物资储备 22第三节 加强重点应急物资装备储备 24第四节 增强应急物资要素配置能力 26第五节 建设应急物资储备智慧平台 28第六节 建设精准对接的生产动员体系 29第四章 保障措施 13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31第二节 强化人才建设 31第三节 强化资金保障 31第四节 加强监督评估 32附件:名词术语 33- 3 -前 言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坚实保障,也是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基石,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 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 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加强全市应急物资储备 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牢牢守住保障生产安全和自 然灾害防御底线,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 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安全法》《福建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福清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福清 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专项规划》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编制《福 清市“十四五”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专项规划》 ( 以下 简称本规划) 。
本规划所称应急物资,是指应对严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全过程所必 需的生活保障、公共卫生、抢险救援等储备物资本规划基期为 2020 年,规划期限为 2021 年—2025 年 4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第一节 应急物资保障现状“十三五”期间,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全市应 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应急防范能力、救援能力 和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 难、社会安全事件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全力保障人 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经济社会秩序平稳有序运行应急物资保障体制机制初步建立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 全市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职责体系不断健全,机构职能优化调整, 储备管理工作深化创新进一步适应应急物资保障新形势新要 求,明确了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多部门分工负责的应急物资管 理职责分工;逐步健全应急物资采购、储备、调拨使用、轮换 等机制,持续完善政策标准制度体系构建了应急物资定期储 备、大灾后应急补充储备、救灾资金管理、应急物资调拨、部 门协同配合等工作机制应急物资储备不断丰富通过多方式优化储备结构, 以及 多渠道筹措资金,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突发事件特点以及 应对能力分别储备了符合区域特点需求的应急物资、应急救援 力量,基本满足应急处置需求。
生活保障类应急物资初步建立 了以政府实物储备为基础, 以协议代储、产能储备等形式为补 充的储备模式公共卫生类应急物资以产能储备、流通储备为- 5 -主抢险救援类应急物资主要依托应急救援队伍推进储备能力 建设应急保障能力加快提升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速成型,应 急防范能力、救援能力和保障能力持续提升跨部门协同建立 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使用管理联动机制,保障实时开展物资储备 应急调运工作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一 ) 面临的挑战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极端气候和突发自然灾害、 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威胁持续上升福清所处 的地理位置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海平面抬高、平均气温 升高,台风、暴雨、洪涝、地震、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风 险将增加, 自然灾害风险防控要求更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 爆发,突发事件复杂化、高频化形势加剧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同 样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带来的新挑战防范化解重大灾害事故风险对应急物资保障提出更大需 求十三五”期间福清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活力和 潜力,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 自然 条件、 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和以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对- 6 -处置突发事件和防灾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建立完善集 中统一、高效灵敏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确保应急物资关键时 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最大限度减少生产风险和自然灾 害造成的损失,有效防范应对重大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的灾害事 故。
加快培育数字化应急管理为应急物资保障整体智治创造新 环境我市台风、洪涝、地质和海洋灾害等威胁较大,危化品 安全事故防控压力大,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仍未 完全消除,核电建设安全防控责任日益加重全市应围绕 “十 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部署, 以数字化应 急管理建设为统领, 以补短板强弱项为导向, 以理顺体制机制 为保障, 以整合优化职能为支撑,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制 机制,加快提升应急物资保障整体智治水平,加快推进应急管 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二) 存在的问题相对突发事件和防灾减灾处置的高要求而言,我市应急物 资和应急救援装备储备体系建设还存在着较大的短板,防灾、 救灾、减灾及事故灾难救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完善应急 准备工作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全市缺乏宏观储备规划计划,现有物资种类不齐全、规模小,缺少高精尖物资,难以满足应对 较大级别突发事件的保障需求企业 (商业) 储备、产能储备 尚未形成有效体系,水文监测、地震预警、生命搜索等应急物- 7 -资缺口较大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设施较为陈旧,管理方式较为 落后,全市应急物资、装备、专业队伍等信息资源分散。
科技 信息化利用率较低,大数据、物联网、 区块链、互联网平台、 现代物流体系和电商平台等未充分利用,应急物资管理网络化、 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仍不高,应急物资管理效率比较低社会 化储备依然薄弱,部分企事业单位对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重 视不够,家庭应急物资储备短板明显,在应对突发事故和灾害 中难以发挥关键作用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有限 防汛抗旱、地震地质灾害、森林防火、生产安全事故等领域的监测预警水平参差不齐,有关水文监测、网络通信、地震监测、电网抢修作业及水 (海) 上救 捞等方面的物资储备不足现有监测仪器设备和监测手段相对 落后,配备总量、精准度和时效性有较大差距应急抢险救援能力不足现存应急救援队伍数量相对少、专业人员相对匮乏、装备配备标准偏低等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 需求有相当差距现有 “1+7+N”应急救援模式除消防救援外, 7支专职救援队伍侧重于危化品及核电站救援,其他事故灾难类 及自然灾害类尚无专业救援队伍,救援队伍专业性不足、人员 和精良装备缺乏、地域分布不均等问题已成为抢险救援能力的 重要制约因素应急物资储备结构失衡现有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小、 品种不齐全,布局不合理伴随机构改革不断深化,新的体制机制 需要进一步磨合,应急物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8 -应急物资储备专项预算的政策支持和上级资金争取力度仍需进 一步加大。
应急物资结构不合理,多为防汛抢险、消防救援等 方面物资现有储备库分布较零散、 已入库物资品类不全、数 量较少、缺乏先进物资设备以及仓储管理落后等问题和短板, 严重制约着我市应对自然灾害、防范化解重大突发事故灾难事件能力的发挥 9 -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党 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全面落实总体国 家安全观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健全机制、明确职责、优化布局、提 升能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科学调整应 急物资储备品类、规模和结构,提高快速调配和紧急运输能力, 构建供需平衡、协同高效、精密智控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全 面增强应对突发事件保障能力,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底线, 为新时代新福清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第二节 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组织保障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应急物 资保障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 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应急物资保障的高质量发 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安全底线、平急结合坚持底线思维、强化战略- 10 -意识,坚持“平灾结合、平急结合”,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 结合, 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突 发事件的不确定性,牢牢守住应急物资安全保障生命线——坚持统筹规划、多元储备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 构建整合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家庭等多元主体协同 参与、有效联动的保障机制,推动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 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提升应急物资全链条保障能力——坚持区域协同、整体智治全域统筹、上下联动,实 现应急物资保障全市 “一盘棋”“一本账”加强新一代数字技 术融合应用,提升应急物资保障精密智控水平,确保关键时刻 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有保障第三节 发展目标一、主要目标按照 “立足需求、服务应急”的要求,以补短板强弱项为 导向、以理顺体制机制为保障、以整合优化职能为支撑,到2023 年初步建成分级分类管理、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应急物资储 备体系,全市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2025年 建成分级分类储备、规模适度、 品类齐全、布局合理、管理有 序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 和统一调度,增强防范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11 -二、分项目标( 一 ) 应急物资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较大突发事件应急物资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整合优化分散在各部门的应 急物资保障管理职责,形成职责分工明晰、管理职能完备、协 作机制健全、灵敏高效、上下联动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1.专业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充分发挥市应急管理局、发改 局 (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在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等方面职 能优势,完善救灾物资计划、采购、 出入库、储存、调拨、使 用、回收和报废等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有关技术标准, 加强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精准管理,确保救灾物资储得足、管 得好2.应急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坚持把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 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按照有关工作规定要求,建立救 灾物资应急需求评估、快速调运、协议储备等机制,特别是较 大灾害发生后,协调公安、交通运输、铁路等部门保证运输线 路畅通,确保关键时刻救灾物资能调得出、用得上 二 ) 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科学完备加快构建以政府 (实物 ) 储备为基础、企业 (商业) 储备和产能储备为辅助、社会 化储备为补充的应急物资储备格局,逐步形成品类丰富、规模 适度、布局完善、共享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满足应 对较大以上突发事件需要;深化对全市自然灾害发生机理、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