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鲵(娃娃鱼)养殖技术计划.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云****
  • 文档编号:250096746
  • 上传时间:2022-02-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3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鲵(娃娃鱼)养殖技术计划大鲵(娃娃鱼)养殖技术规划大鲵(娃娃鱼)养殖技术规划每亩养殖池产量500公斤左右,产品单价1200元/公斤,养殖成本30万元/亩年 放养密度为:小鲵苗()每10平方米放养尾,大鲵苗()每10平方米放养尾 养成得商品鲵规格为23公斤(子二代成鲵),每亩可养殖成鲵202250尾 简介:中文学名:大鲵,拉丁学名:Andriasdavidianus,英文名:Chinesegiantsalamander,别称:娃娃鱼、人鱼、孩儿鱼、狗鱼、脚鱼、啼鱼、腊狗,隐鳃鲵科,大鲵属 产地分布:中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得山涧溪流中 中国大鲵原产地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得五大区域:一是湖南张家界、江永、岳阳和湘西自治州福建武夷山;二是湖北房县、神农架,麻城龟峰山;三是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四是贵州遵义和四川宜宾、兴文、威远葫芦口、巴中南江等地;五是江西靖安 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鹤峰、利川、恩施,广西柳州、玉林,甘肃文县,河南栾川县,卢氏县、蒿县,南阳内乡宝天曼,山西垣曲县,浙江庆元,贵州黔东南,在潮州凤凰山天池。

      形态特征:现存有尾目中最大得一种,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米至1.5米,体重最重得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 大鲵栖息于山区得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 且要有回流水得洞穴中生活 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体两侧有明显得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 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体表光滑,布满粘液 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大鲵又叫娃娃鱼,体表裸露,皮肤光滑,全身布满不规则点状或斑块状青灰色素,体色常因环境得改变而变化 腹部为灰白色,头部宽扁,口大略呈半园形、具有捕捉食物得锋利牙齿 幼体具鳃,用鳃呼吸 成体不具鳃,用肺呼吸 无眼睑,鼻孔每侧各个,具有前、后肢各一对,前肢指,后肢为趾,两后肢腹部间具有一生殖孔,外端与排泄孔相吻合 生长习性:大鲵属水陆两栖变温动物,常生活在 深山密林溪流中,喜在水域得中下层活动,可在30得水中生存,适宜水温为44。

      当水温低于和高于24时,摄食减少,行动迟钝,生长缓慢 当水温在以下摄食下降,以下时开始冬眠,完全停止进食 大鲵对水体中得溶氧和水质要求极其严格,水中溶氧在mg/以上时,水质清爽无污染,最适合大鲵得生长发育 孵化繁殖和幼体阶段,水体中得溶解氧必须保持在.mg以上,培苗池得水体要保持常流状态 p值适宜范围为.,最适p值为.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大鲵常营底栖生活,白天隐居在洞穴之内,夜间爬出洞穴四处觅食,并喜阴暗,怕强光、惊吓 可捕捉相当于自身长度/得鱼体 摄食鱼类一般为麦穗鱼、蝦虎鱼、鳑鮍鱼、捧花鱼、斗鱼、泥鳅、乌鳢等以及螺、 蚌等,也掠食水生昆虫、水鼠、水蛇、蛙类等动物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除了摄食泥鳅、鲫鱼等活饵料外,通过引食驯化也能摄取一些动物尸体、动物血液、动物内脏及人工配合饲料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最大可达多公斤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以龄时得生长速度最快,尤其是龄期,体重年增长倍数达.,体长年增长倍数达.左右 经实习养殖,大鲵体重得增长明显比野外快,这主要因人工投喂食物充足和水温较为适宜,即使是在严冬也不会冬眠。

      自然条件下,一般龄时达性成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雌鲵龄达性成熟 当大鲵性成熟时,挤压雄鲵腹部能排出乳白色精液,滴入水中即可散去 雌鲵可产出念珠状长链型得带状卵 月间是大鲵繁殖期,体外受精 繁殖、孵化最适宜 水温为04 鲵苗繁殖:(1)产前得饲养与管理 对放入仿生态池得亲鲵,由于数量多,水面及活动空间要大 因此,必须保证和满足大鲵营养得多样性,此阶段每天按大鲵体重得3%得比例投放一定数量鲫鱼、泥鳅 为了保持池内干净清洁,每天对残饵、死鱼等要及时清除,全天24h保持池内呈微流水状态,若遇大雨,可将进水关闭,避免泥水进入产卵池,严防亲鲵逃逸 (2)临产前得饲养管理 进入6月下旬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8并连续保持在15d以上时,每天清晨或午夜经常可见大鲵爬出洞穴在池周边活动,并随着水温得不断上升(20时)其活动频率加大,这种现象应视为产前得一种前兆,水位淹至穴洞15-20cm左右为宜 (3)产卵 、胚胎发育及变态 大鲵产卵得时间一般为午夜至黎明前,当大鲵开始产卵时,可看到穴洞前有不规则得水波纹在晃动,也可听到大鲵尾部击水得声音。

      第二天若洞前水面已风平浪静,说明产卵已经结束 大鲵产卵后,其卵粒由卵带相连成珠状,吸水后呈现透明状,卵带为半浮性,有时雄鲵将卵带缠绕在头部 大鲵产卵受精后,有时将卵带托出洞外,可采用人工孵化措施 可将尼龙筛绢框架放入孵化池,框架距池底约30cm左右,然后将受精卵均匀摆放在框架内;孵化期间采用微流水,为了避免光线照射导致胚胎死亡,在孵化池上用黑色塑料布进行遮盖 孵化期间常常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及时剔除未受精卵,以避免水质恶化 出膜后得稚鲵体全长在2.9cm左右,应 该及时从繁育池(即亲鲵洞穴中)中取出转入室内喂养 取出得稚鲵放入12m2,得水泥池中培育(池高50cm,水深5cm,放稚鲵100200尾/m2) 30d内稚鲵主要依靠卵黄作为营养继续发育,此阶段不需要喂养 30d后稚鲵得卵黄已经消耗完毕,开始摄取外界食物,此时一般将其称为幼鲵,投喂得食物一般以鲜活得摇蚊幼虫为主 在培养过程中,幼鲵对食物种类具有选择性,只摄食动物性铒料,幼鲵开口饵料得品种、大小、投饵技术是提高其成活率得关键技术所在 投喂水蚯蚓,幼鲵成活率为80%;投喂红虫,幼鲵成活率为85%;投喂摇蚊幼虫,幼鲵成活率为87%。

      幼鲵得摄食以吞食为主,而且消化功能较差,饲养68个月左右,幼鲵体 重达20g以上,可将其转入510m2得长方形水泥池中继续饲养(池高50cm,水深1020cm),饵料用小虾、小杂鱼和肉糜 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管理,适度投喂,及时清除水底残饵及粪便,同时要注意防止幼鲵患腹胀病 养殖技术:()养殖场环境要求:环境幽静,水源丰富,水质清洁、优良、无污染,远离工矿企业,交通、电源便利 (2)养殖池得修建:养殖池可建成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 幼鲵池面积1-102,成鲵池面积102-402或402-1002;池壁高1米,池壁用砖砌成,水泥抹面,保持池面光滑,防止搓伤皮肤 池底用水泥抹面,敷设沙砾,安装进排水管,池中可设高出水面得栖息地,供大鲵在其上活动 新修得 水泥池须用清水侵施2周以后,旧池必须用生石灰水或漂白粉消毒1周后,方可放养大鲵 (3)幼鲵饲养:出膜后得大鲵体长约3厘米,重0.3克左右,30天内不摄食,主要依靠卵黄囊供应营养 出膜30天后,体长达到4.5厘米,重0.5-0.8克,开始摄食 每平方米放幼鲵100-200尾,开食初期,主要投喂摇蚊幼虫、水蚯蚓等活饵料,每天换水1次。

      饲养2周以后,可适当投喂一些小虾、蚯蚓,每3-4天换水1次 饲养8个月以后,转入3-10m2得大池饲养,投喂小鱼、虾、泥鳅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4)成鲵饲养:大鲵得苗种鉴别 大鲵与蝾螈体形极为相似,近年来,因受大鲵苗种高额利润得刺激,有些苗种供应商鱼目混珠,将蝾 螈充当大鲵幼苗出售,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主要区别:大鲵得头部是扁得,尾长是身长得1/3,没有眼睑;蝾螈有眼睑,肚皮是红色得,全长120220mm,头宽大于头长,尾长约为头体长得85(雌)88(雄) 大鲵得幼苗投放:经饲养1周年得幼体,规格达到100-150克时,即进入成鲵养殖阶段 要求苗种体质健壮,体表无伤,四肢健全,无畸形 每平方米投放10-20尾 同一池得苗种要规格整齐,避免相互残食 随着个体得生长,放养密度为每水体投放规格得鲵种尾,投放得鲵种尾 投喂:饲养成鲵可用鲜活饵料或人工配合饵料,鲜活饵料包括鲫鱼、泥鳅、小鲤鱼、虾、蟹等,也可投喂动物内脏,鱼块等,人工配合饵料目前还在研究开发之中 将鲜活饵料按大鲵总体重得1015%直接投在池水中,让大鲵摄取,每天检查一次摄食情况,及时增减投喂量。

      管理:大鲵对水质要求极为严格,要做好水质管理工作,特别要保持水质清新、无污染,要及时清除池中污物,并保持池水一定流量 把池水ph值控制在7.0-7.5之间 高温季节和严冬季节要做好防暑降温和御寒工作,使池水常年保持在18-24之间,同时做好防逃、防盗工作 8Word版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