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发公卫试题6.doc
5页突发公卫试题6(客观题43分)1.以下哪一个不是中国突发事件的分级?( ) A、一般突发事件B、间接突发事件C、重大突发事件D、特别重大突发事件2.以下那一项不属于应急机制?( ) A、调查与协调机制B、预警与监测机制C、救援与处置机制D、善后与恢复机制3.以下哪一类不属于抢险类应急物资储备?( ) A、基本生活用品B、通信器材C、交通工具D、个人防护装备4.以下哪一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正式启用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 ( ) A、美国B、日本C、德国D、法国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心理干预常见的类型? ( ) A、心理支援B、危机咨询C、缓和紧张D、个案6.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 )小时内 A、6B、12C、24D、487.已有的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六个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包括有:组织机构建设、物资供应保障、避险场所建设、()、处置救援工作、() A、预警形式预告;灾后恢复工作B、预警能力建设;灾后自救工作C、预警形式预告;灾后自救工作D、预警能力建设;灾后恢复工作8.目前,我国社区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大体上由若干部分组成,他们是: A、政府主体、社会主体B、政府主体、社区主体C、社会主体、社区主体D、政府主体、社区主体、社会主体9.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突发事件发生后,基层组织和单位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通报信息、组织应急队伍,开展先期处置工作。
B、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C、在危机应对中,组织建立政府主导,统一的指挥机制D、社区安全的事后恢复工作包括灾后评估工作、善后工作及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10.社区社会工作者是以社区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其主要特点是以“()”为宗旨,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A、心理干预B、助人自助C、案主优势D、以上都正确11.社区工作者的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包括: A、分析判断能力B、组织协调能力C、专项领域应急处理能力D、以上都对12.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 ) A、观察伤者有无意识B、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C、进行心脏按摩D、进行人工呼吸13.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采取下列( )方法? 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C、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D、不时用软布擦拭出血处14.发现人员触电时,应采取( ),使之脱离电源 A、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员B、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C、用铁棍拨开电源线D、大声呼救15.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在场人员要( ) A、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B、争先恐后逃跑C、围观看热闹D、聚集在一处.判断:所谓心理干预是指专业人员通过交谈、疏导、抚慰等方式,帮助心灵遭遇短期失衡的人员进行调整,帮助当事人从危机状态中走出,尽快恢复正常心理状态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
) 正确错误判断: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 正确错误判断: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群组成的,具有相关利益和内在互动关系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 ) 正确错误4.判断:代理模式是国外应急指挥普遍采用的形式,体现了城市应急联动的本质要求,是城市联动发展的方向 ( ) 正确错误.判断:因为专业限制,现场应急处置人员一般不可能对这些损失实现精确的估计,所以只需对损失进行观察和登记,为日后的专业估算提供依据 ) 正确错误名词解释: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指预先制订的行动方案,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订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具有假设性、应急性、程序性、规范性、可操作性2.名词解释:恢复重建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经过先期处置,即进入善后阶段其中恢复重建是重要部分就是尽快帮助受灾群众进行生产自救,以便尽快推进社会正常的生产和建立正常社会生活秩序,1、给予受害企业必要的经济援助,弥补其在突发事件中的损失,2、组织和调节物资供应渠道,及时提供民众生活的日常和急需物品。
3、强化相关的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力度等3.名词解释:应急通信是指在出现自然的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时,能够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保障救援、紧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是一种具有暂时性的、为应对自然或人为紧急情况而提供的特殊通信机制简答题:简述公共卫生领域应急信息的处理程序第一,信息的核实与确认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相关的专业部门对报告事件进行调查和核实,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报告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第二,信息的通报与公布卫生部或经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或公告第三,信息报告时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向属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简答题:社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社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大体由三个部分,一是政府主体、二是社区主体、三是社会主体1、政府社区应急管理中的政府主体建设,政府主体指在社区应急管理当中承担组织、协调、领导等职责的政府组织,主要包括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政府派出机构及其组成部门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是社区应急管理的主要政府组织机构。
2、社区应急管理中的社区主体建设,社区主体主要包括社区居民和社区内部成立的各种组织3、社区应急管理中的社会主体建设,主要指社区之外不承担政府职责的人和组织,包括社会志愿者和其他社会组织6.论述题:简述媒体的应急分类报道机制的基本模式1、对于重大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媒体应及时报道,全面告知,深入分析一般的自然灾害,可以只做动态的信息传递,而重大自然灾害由于破坏性大、对受众生活影响大而被普遍关注,媒体必须以战役报道的力度进行处理2、对于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媒体应该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多做理性分析和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不同的是,事故灾难一般都是人为造成的,对此类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为阻力,这就需要媒体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在采访中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深入调查,直至弄清真相3、对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应该保证信息的及时公开和准确权威,做到科学普及与信息、传递并重比如对于疫情的报告,媒体没有自行发布的权利,媒体应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合作,在准确权威的基础上公开疫情4、对于事关社会安全的突发事件,要适度报告,立足大局,维护国家利益对于刑事犯罪等公共安全事件,媒体的职责是及时披露,警醒世人,但是对报道内容要注意慎重安排,如犯罪手段的分析,犯罪现场的描摹,都宜粗不宜细,宜简不宜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