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阳真美》.doc
5页夕阳真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大致了解文章结构2.借助语境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利用板画、看图、演示等方法理解“连绵起伏、下沉”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傍 芒 蓝 伏”4个生字教学过程:一、 猜谜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出示谜语)老公公,脸儿红,天一亮,就出工从东到西不休息,直到傍晚才收工2.谜底是——(太阳)能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吗?3.小朋友,太阳在不同的时候有着不同的名字早上的太阳叫——朝阳傍晚的太阳叫——夕阳每天,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用一个成语来描述,就是——红日东升;傍晚,红通通的太阳在西方落下,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夕阳西下4.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那夕阳西下的美景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夕阳怎么样?再次读好课题二、初步感知1.下面,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一边听,一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时候,谁去干什么?(播放动画)2.交流顺势学习第一小节)(1) 谁来说?(2) 课文中是这样介绍的出示第一小节)一起读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谁去干什么?(引说)※ “傍”是一个生字谁来读一读?(指名认读)。
谁有好方法记住它?(用了加一加的方法,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那“傍晚”指的是什么时候?(傍晚指的是快到晚上的时候)认读词语(傍晚)※ 那傍晚的时候,你还看到谁在干什么呢?出示句式:傍晚, 点拨:小朋友刚才说的都是身边的人,那小鸟在干什么?向日葵又怎么样了?谁来说?)3.那傍晚,太阳有什么变化呢?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读几遍就读几遍,等老师叫你们停再停下来开始读吧!4.初步交流傍晚,太阳怎么样了?(学生自由说)5.老师发现小朋友说的大多数在这三个小节中(出示2、3、4小节)1)我请3个小朋友来读一读指名分节读)2)老师发现这3个小朋友读得不是很流利,有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还没有读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一认藏在这三小节中生字组成的词语※在句子中认读词语点红词语认读:光芒、深蓝、连绵起伏、余晖、壮丽、慢慢地、下沉、涨红、灿烂)(3)看,刚才读的词语宝宝都从句子中跑出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师引说课文3——4节的内容,生齐读其中的词语※按着顺序大家都会读,如果老师把这些词语打乱顺序,你还会读吗?那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
4) 这些词语宝宝可调皮啦,一会儿又躲到句子中去了你们还能认出它们吗?好,那我再请3个小朋友读一读这三个小节,看一看,这次这3个小朋友能不能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了指名读小节)6.下面,老师再请小朋友好好地读读这三小节,一边读一边想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到以后用“ ”画出来注意先读再画1)交流板书 西斜、下沉、落山)(2)演示过程,理解“连绵起伏、下沉”※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太阳落下去的这个过程看,(出示板画)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朋友这是——山像这样,山一座连着一座,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就叫“连绵起伏”这高的地方就是“起”,低下去的地方就叫“伏”他们是一对反义词※看,一开始,太阳高高的挂在天空,到了傍晚,太阳先是往西斜,接着慢慢地往下落,这就叫“下沉”,最后走到了山的后面,这就是“落山”7.太阳在西斜、下沉、落山的过程中(指板书)有何变化,周围的景色也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三、学习生字1.出示所有的生字开火车认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中的生字)2.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这4个生字出示:傍、芒、蓝、伏)你能把他们送到相应的句子中吗?(出示文中的句子选择生字填一填)。
3.看图理解“芒”(1)(出示“麦芒”图)“芒”原来指一些农作物果实的外壳上长的像针一样的东西怪不得这个“芒”是——草字头2)(出示“光芒”图,和“麦芒”图并排)小朋友,再看看旁边的这幅图图上画的是——请你仔细地看看这两幅图,有什么新的发现?4.扩词理解“蓝”1)“蓝”是一种颜色据说蓝色是从一种草当中提炼出来的,所以,这个“蓝”是——草字头你见过哪些东西是蓝色的呢?(天空、大海……)蓝蓝的( )(天空、大海……) ( )的天空 (还可以说怎样的天空?)(2)你还能给“蓝”组些别的词吗?5.在这四个生字中,你觉得哪个生字需要老师指点一下?(1)指导书写“蓝”,写完投影评价2)其余自己练写如果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小朋友写错“伏”(少写一点),便点拨:“伏”右边是一个“犬”字,“犬”就是——小狗趴在一个人身边,就是“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