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葵葵 陈曙红:探究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策略的创新.doc
15页张葵葵 陈曙红:探究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策略的创新 作者:张葵葵 陈曙红出自: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发布时间:2010 年 10 月 12日 摘 要:本文围绕教学策略创新的主题,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序化、教学场景的布置、教学任务的创设、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学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判六个方面阐述了创新的思路和做法,尤其在教学活动实施环节还以案例方式进行说明,让读者对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有了清晰的脉络本文对于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微观层面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关键词:教学策略 1;多元智能 2;教学场景 3;课程内容 4;虚拟教学 5;工作过程 6;动态教学过程本文所探讨的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教学策略实质是动态的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近些年来汽车企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技术更新加快,新车上市时间缩短,使得与汽车服务相关的教育培训项目频繁更新,加上职业教育理念的变革,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教学策略的创新。
莅临许多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体验表明在进行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室内的实践活动仅仅使学生进行了低层次的认知思维,往往像固定食谱一样没有过多的选择教学结果过分强调学生是否按步骤完成任务,而忽略探究过程根据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定范畴,人才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汽车检修方面的理论知识,能进行常规的汽车故障诊断与检修,那么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像强调操作技能重要性一样,要更加注重交流、逻辑推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知识在教学情境实施过程中感悟出来,伴随着情境进程的深入,得以完成从经验知识到策略学习的跨越[2]刨根问底,究竟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对学生最有效呢?有效的教学策略应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场景如何布置、教学任务如何创设、教学设备和材料如何准备、教学活动如何实施、学生学习效果如何评判等等,即从以书本为主的单一平面教学方式向立体空间多视觉的全方位教学方式转型1.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序化纵观国内各高职院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从汽车零部件及系统的原理、构造到检修这样一条由低到高的顺序教学的,学生很少能接触到汽车综合性拆装、检测和排故的课程。
未来汽车服务行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要面对的是汽车这个综合体,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创新思路应从汽车整体出发,可先从了解汽车总成相互之间的整体关系出发,通过完成整车总成拆装和整车维护作业,学会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达到独立进行简单汽车维护工作的水平,对汽车有了概括性的认识后,再详细学习汽车各分支系统及组成部件的结构、原理、检测和维修方法,最后提升到进行汽车整车性能检测和综合故障排故,按照从整体→分支→整体的认知思路进行课程内容排序[1],见图 1 所示图 1 专业课程内容重新选择和序化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内容重新选择和序化后,学生能先对汽车整体及其功用形成初步印象,了解汽车各总成在汽车整体布局中的相对位置,熟悉各总成之间的连接关系及拆装工艺,学会使用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具,能独立完成汽车维护工作,体验解决汽车实际维护问题,让学生从接触专业课程伊始,就贯穿安全环保、质量意识,培养沟通交流的能力若还是按照以前的课程学习,学生在学完各门专业课程之后都不能独立完成有关整车的工作任务,仿佛要学完所有专业课才能接触与工作相关的场景,才能验证解决汽车综合问题的能力2.教学场景的布置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个人都拥有包含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在内的七种智能。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场景的设计要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多元智能教学场景有普通课程教学场景、专业方向课程教学场景和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场景三种普通课程如数学、实用英语等,教学环境只需配备桌椅、黑板、讲桌、投影仪、投影屏幕专业方向课程如前面进行序化的专业课程,要设计有教师工作区,理论教学区、维修检测区、整车排故区教师工作区是教师进行课程准备的工作间理论教学区安放活动课桌、椅,课桌可分开排列,也可合并在一起,方便学生听讲或讨论维修检测区根据课程的不同,安放的汽车总成台架也不同整车排故区安装了举升机,并放置整车和检测设备,能满足整车检测的教学需要下面图 2 画面所布置的是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修复课程的教学场景图 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修复课程的教学场景布置 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场景设计有教学区、接待区、实训区、工具材料区、活动区,下面图 3 画面所布置的是汽车维护课程的教学场景,能实施情境化教学,教学内容按照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组织,让学生体验从接车→作业→自检→交车→整理的汽车保养工作流程(图4 所示)图 3 汽车维护实训课程教学场景设计图 4 汽车保养岗位工作流程3.教学任务的创设 依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汽车机电维修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与知识的需求,对汽车售后服务岗位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调研分析,划分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依此创设教学任务(见表 1),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基于案例的教学、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构建者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者。
表 1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划分及教学任务创设序号典型工作务序号教学任务1 新车交付检验2 车辆维护接待3 车辆油液维护4 车轮维护5 蓄电池维护6 电控系统维护1 汽车维护7 整车维护8 发动机工作异响检修9 发动机水温异常检修10 发动机机油压力不足检修2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11 发动机动力不足检修12 汽车底盘漏油故障分析3 汽车传动系统检修13 汽车挂档困难故障检修14 自动变速器换档冲击故障检修15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检修16 汽车传动轴的改装17 四轮驱动车的售后服务18 传动系统异响辨别和诊断19 车架与车桥检修20 车轮与轮胎检修21 悬架系统检修22 汽车转向系统检修23 常规制动系统检修4汽车转向行驶和制动系统检修24 防滑控制系统检修25 汽车小灯不亮的检测与修复26 汽车大灯不亮的检测与修复27 汽车转向信号灯不亮的检测与修复28 汽车电喇叭不响故障的检修5汽车电路和电子系统检测与修复29 汽车雨刮不工作故障的检修30 汽车交流发电机的检修31 汽车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检修32 汽车充电电路的检修33 蓄电池故障的检修6汽车电源与起动系统检测与修复34 汽车起动机故障的检修35 汽车启动控制电路的检修36汽车空调制冷不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37汽车空调暖气不足的故障诊断与排除38电动车窗工作不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39电动座椅工作不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40汽车音响系统工作不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41汽车防盗系统工作不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7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的检修42 巡航控制系统检修43 汽车电脑(电控单元)的检修44 动力 CAN 总线系统的检修45 舒适 CAN 总线系统的检修46 LIN 总线系统的检修8 车载网络系统的检修47 MOST 总线系统的检修48 发动机加速不良故障诊断与修复9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修复 49 发动机怠速不稳故障诊断与修复50 发动机无法起动故障诊断与修复51 发动机爆燃或抖动故障诊断与修复52 发动机油耗过大故障诊断与分析53发动机尾气排放超标故障诊断与修复54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55 汽车燃油经济性能检测56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57 汽车操纵稳定性能检测58 汽车平顺性能检测59 汽车通过性能检测60 汽车车速表检测61 汽车前照灯检测10 汽车整车性能与检测62 汽车噪声检测4.教学活动的实施目前,很多在职业教育一线的教师对教学改革都是支持的,但被灌输的多是会议上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理念的宣讲,并无实际案例示范和具体的指导,再加上教师本人都是在传统教育体制中成长的,他们在做学生时合作式学习、体验式学习、问题式学习的能力和技巧就没得到充分的培养,导致教师在尝试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过程中,遇到很多困惑。
因为问题也问了、小组也分了、课程载体也创建了、情境也展现了,可课堂气氛仍死气沉沉,学生还是需教师的指挥棒才能行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很难形成,教师课改积极性受挫主要问题出在教学方法操作层面还是存在“重说演”,无法引发学生由内而外展开学习活动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呢?在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等教学框架、教学场景搭建好之后,如何实施教学活动是教学策略创新的关键下面以《汽车维护》课程中“发动机泄漏检查及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更换”的教学设计为例说明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便于读者能对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技巧有清晰的脉络这次课采用行动导向六步教学法第一阶段资讯(1)布置任务引出学习任务,让任务听起来类似在 4S 店内每天要接触的实际工作任务如“一辆需要进行 80000km 保养的丰田皇冠乘用车,客户要求对所有油液、过滤器进行更换 ”2)提出目标给学生详细解释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每个教学环节的课时安排,让学生明白接下来所要采取的学习步骤,每一步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有什么资源提供给参与者,如工具设备、模拟软件、教材、学生手册、网络资源、任务工单等等3)划分小组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提出协同理念,促进合作和参与。
学生以小组为团体能相互分享知识,还能集思广益地给出任务实施方案 小组成员配比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组内异存”指小组内各成员间有性别、学习成绩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并兼顾性格差异,使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组内异存为互助合作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存”又为保证各小组间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小组的成员必须明确分工,使人人都有任务,而其岗位要定期轮换,使人人都体验不同岗位的责任和乐趣,增加互动性,提高能力4)实地考察让学生先熟悉所有工具、设备和材料,回顾与本门课程相关的先修课程知识教师描述这些工具、设备的功能,以及材料的使用安全常识和废旧材料的环保处理方法教师熟练地演示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和设备,学生模仿学习,并且能够展示给老师如何使用5)现场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发动机机油泄漏检查与机油、机油滤清器更换过程,教师提出让大家观看,结合任务工单,回答有关发动机机油牌号是什么,如何解释,为什么要定期更换机油,如何选择发动机机油等等问题,进行必备信息的搜索6)视频纠错教师播放一段视频资料,也是更换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过程观看后,教师提醒学生按任务工单要求纠正出错误视频该引导文式任务工单以与汽车维护真实环境接近的任务为线索,创设出新颖、生动、有序、有层次、开放的问题,在阶梯式的问题中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争论性的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开放性的问题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让学生能从这些问题中引出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第二阶段计划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继续回答任务工单中的各种问题,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汽车发动机机油选用原则与方法,以及进行发动机机油泄漏检查和更换机油的正确步骤接下来,学生制定发动机机油更换的工作计划,将制定的工作计划与教师讨论并定稿教师审核学生制定的工作计划,对工作计划提出修改意见,接受学生咨询,并监控学生的讨论为了降低学生操作过程中的损耗,在计划阶段可以让学生用虚拟仿真软件模拟发动机机油泄漏检查与更换机油的过程学生在虚拟仿真软件中执行该工作任务中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都会有提示,虚拟纠正后避免了在真实操作中再犯同类的错误,节约了教学成本,提高了作业安全系数第三阶段决策各小组制定人员分工,配备好工具和材料,准备实施发动机泄漏检查和机油更换任务教师帮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