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堡垒 聚民心 兴产业 促发展.doc
9页1强堡垒,聚民心;兴产业,促发展强堡垒,聚民心;兴产业,促发展────洛党镇桃花村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材料洛党镇桃花村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材料桃花村位于凤庆县洛党镇西部,村委会离镇政府驻地 10 公里国土面积为 11.4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1900 米,年平均气温19 度,经济作物以茶叶、泡核桃、蚕桑为主2009 年底,全村共有村民小组 17 个,农户 502 户,人口2167 人,现有耕地 1708 亩,其中:水田 876 亩,旱地 832 亩,人均耕地面积 0.79 亩茶叶 3197 亩,核桃 6029 亩,蚕桑 1641 亩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核桃、茶业、蚕桑和劳务输出为主2009 年末,全村经济总收入 584 万元,人均纯收入 2762 元,粮食总产量54.1 万公斤,人均产粮 253 公斤村党支部现有党员 86 人(其中男 77 人、女 9 人),党员人数占全村人口的 4%近年来,桃花村党支部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坚持以发展与创新并举,在党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走出了一条“强堡垒、兴产业、聚民心、促发展,党群共建新农村”的新路子。
村党支部先后荣获“云岭先峰‘五好党支部’”、 “科普文明村”、 “无毒村”、 “先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强保垒,聚民心强保垒,聚民心村党支部按照选人、强村、富民的思路,不断加强班子建设2和队伍建设利用换届选举,推行“两推一选”,将一些年轻有为、文化程度较高、致富能力强的群众推选到村班子,使村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在党员队伍建设上,一方面加强村干部和党员的经常学习教育机制,不断提升干部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实施分层管理,明确培带内容,使广大无职党员“无位有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较好体现民主决策,管理模式人性化民主决策,管理模式人性化党员干部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不但取决于个人素养,还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管理桃花村党员管理遵循服务奉献的原则,追求决策民主、要求严格、教育形式多样化多年来,一直严格落实村务公开制度,现按上级要求,现在村里执行村级财务委托管理制度,不仅保障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同时也保护了干部去年以来,村又被市里定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后,新农村建设驶入了快车道为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村“两委”在确定的发展思路基础上,召开了党员会和村民代表会征求意见,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要求,其中合理化建议都被采纳。
在实施建设过程中,负责对新农村建设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情况的监督党员活动,形式多样,灵活实用党员大会,除了议事,还要为党员充电,解读时事、探讨热门话题组织生活,定期举行,学习文件,讨论心得,党员积极参与,效果良好村政事务的公开透明化,管理模式的人性化使大家心明眼亮,氛围融洽,加强了党群、干群的凝聚力3支部团结,村民利益最大化支部团结,村民利益最大化桃花村领导班子团结,内部无矛盾,遇事步调一致,全心全意为民谋福利村领导班子一直认为,村级发展重点还是发展经济,因为群众没有稳定的收入就会人心不稳,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资金保障将是寸步难行针对此情况,桃花村认真实施蚕桑养殖、核桃“三率”建设、低产茶园改造等维护主要产业发展的同时,主动争取项目和资金,增强村集体的实力,促进群众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干部带头,无职党员模范化干部带头,无职党员模范化村党支部意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工程,光靠村干部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好的,必须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从一开始,村党支部班子就注重抓党员、村民代表队伍建设,使他们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村干部在工作、生活上,克己奉公、率先垂范,如在中寨道路建设征地不仅党支部书记带头,还积极做好自己的亲属工作。
同时,凡是群众合理的要求和实际困难,村干部都尽力为群众服务,将大家的心拧到本村发展这一股绳上另一方面,把新农村建设与落实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将村里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兴产业,促发展兴产业,促发展4村党支部在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党建和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确定了“兴产业,促发展”的战略狠抓核桃狠抓核桃““三率三率””建设去年和今年,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部署,对村内的核桃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了现场抚育管护示范,调动村民积极、主动的投入核桃管护的大会战中,尤其对杂草铲除、松土、施肥、侧枝修剪等抚育的重点环节作了反复强调村上成立了检查组,对核桃抚育进行监督和技术指导,顺利完成了全村的核桃管护,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核桃电子档案有效实施低产茶园改造有效实施低产茶园改造茶叶市场现状虽较为低迷,群众的茶叶收入也比前二年有所降低,但为打牢产业基础,提升“三个核心指标”,杜绝历史上出现过的放老青叶不采摘的状况,去年六月,对涉及中寨、田心等六个自然村的 149 户农户、150 名群众进行了现场培训,实施了 450 亩的低产茶园改造;并完成了涉及梅家窝、平路等 11 个村组、309 户农户、1100 亩的生态茶园修剪。
积极巩固蚕桑养殖积极巩固蚕桑养殖桃花村去年共计养蚕 264 张,全村收入三十余万元去年十一月,针对群众的新植桑树要求和建议,经多方争取,完成了涉及 14 个自然村、43 户、110 亩、2 万多株的桑树新植今年在春蚕喜获丰收的基础上,为做强蚕桑产业,请县蚕桑公司于 6 月 7 日对桃花村 100 户蚕农进行了夏蚕养殖技术培训;每张蚕种补助 30 公斤的化肥业已于 6 中旬发放完毕并5已督促桑农使用因政策把握得当和宣传到位,今年群众养蚕的积极性大大提升,收入比起去年也大幅增加今年全村共养春蚕52 张,夏蚕 93 张,夏蚕收入比春蚕多增 5 万元大力实施种草养畜大力实施种草养畜为发展畜牧业,增加群众收入,桃花村先期争取实施的种草养畜,扶持村内养畜户为 16 户、新建和改建棚厩共计 711 立方米、新建青贮窖 15 个共计 120 立方米,选用的优质草籽品种为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伟状、白三叶、安巴和黑麦草此次种草养畜涉及的棚厩和青贮窖建设的 8.03 万元补助款和 256 亩饲草料地所需的草籽和化肥,已于今年五月全额兑现和免费发放种草养畜的实施,不仅为桃花村群众脱贫致富走出一条发展草食、节粮型的草地农业新路,且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单位经济效益和解决人畜争粮的矛盾发挥出一定的积极作用。
探索种植烤烟探索种植烤烟 130130 亩为提高群众收入,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种植致富路,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产业基础,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采取多种有效方式,积极推广油菜、烤烟轮作增产增效的种植模式,通过现场培训、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指导等多种培训形式,最大限度的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全村共种植 130 亩的烤烟,现已烘烤完毕通过完成这些产业建设,不仅夯实了桃花村的产业基础,打牢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最重要的是让群众普遍认识到:促进持续增收,不仅需要科学的兼顾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更需要改6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用科技管理方式来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的提质增效办实事,谋民利办实事,谋民利桃花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为民办实事列入村党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政府项目支持,组织广大村民积极实施村级道路建设、特色民居房、生态建设等工程注重村组道路建设,逐步改善村民出行注重村组道路建设,逐步改善村民出行去年二月,在临沧市审计局的援助下,修建了桃花村第一条村组硬板路—白沙沟自然自然村,解决了 140 户、500 多人的出行难;去年四月,新房子自然村硬板路修建完成,解决了 32 户 120 人的出行难。
今年一月,总投资十六万元的林家山、山背后两个自然村全长 1500 米的村组硬板路和防洪沟建设完工,改善了 101 户、500 人的出行难;今年三月,完成了总投资八万元的中寨和梅家窝两个自然村全长 600 米的村组硬板路,改善了 74 户、370 人的出行新农村特色民居房建设顺利实施新农村特色民居房建设顺利实施去年村内有五户农户建设特色民居房并顺利通过了县新农办的验收,领取到 7.5 万元的补助资金今年,村内又有四户农户建设特色民居房,现二户已全面完工,二户已封顶特色民居房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桃花村的人居环境,尤其新民居房设计的室内卫生间和室内楼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桃花村传统固有的生活习俗和理念喜迎村办公楼乔迁喜迎村办公楼乔迁桃花村老办公楼为两层砖柱瓦房,始建7于 1968 年由于老办公楼建盖时间过长,年久失修,部份椽梁早已变形,楼板多已枯朽,已成危房,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多方相关人士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努力,去年五月,桃花村委会新办公楼圆满乔迁,改善了村“两委”办公环境,增强了村基础设施,美化了村村容村貌农村运动场所建成并投入使用农村运动场所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扩大桃花村文化体育锻炼空间,不断满足群众娱乐多样化和体育健身的需要,在有关各方支持下,去年六月,投资 3.1 万元的桃花村农村运动场严格按建设标准建设完工并投入了使用,600 平方米的运动场包括一个标准篮球场和两张室外乒乓球桌,该运动场的建成,把体育健身场地建到农民身边,繁荣和发展了农村体育事业,为桃花村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奠定了良好场所,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卫生室建成新卫生室建成去年九月,新村卫生室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卫生室医疗卫生器械和常用药基本齐备,工作开展正常,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和方便群众就医,卫生室管理制度业已制定一池三改一池三改””顺利实施顺利实施去年八月,259 户农户的“一池三改”项目顺利通过了县级验收这一把沼气池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有机相结合的新农村建设新模式,不仅节约了能源资源,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垃圾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等群众身边日渐突出的环境问题,改善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且美化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农村卫生,保护了生态环境,卓有成效的体现了建设新农8村所要求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道路绿化紧密实施道路绿化紧密实施村里以前没有统一的行道树,去年底,村里决定将桃花村的行道树决定为桃树,主要是考虑到桃树一是成本低,二是取材便利,三是打造名符其实的“桃花村”,四是让部份村民有所收入,五是村民把桃树从地里移出后,桑树与核桃得到更好的发展今年一月,村完小和进村两条主干道的 200 多棵桃树已移载完成人畜饮水工程稳步推进人畜饮水工程稳步推进针对涉及博爱新村自然村 40 户农户、160 多人因该村搬迁后的附属工程尚未实施,以至群众的饮水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妥善解决、生产和生活受严重制约的实况,去年十一月,实施完成了该自然村四万元的国债人畜饮水工程,并制定出了相应的用水管理制度,实行装表到户、计量收费,强化了群众的节水意识,确保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今年二月,在市审计局的大力支持下,又实施完成了总投资二万元的梅家窝两个村的饮水工程,规范解决了 24 户、128 人的饮水困难经积极争取,能全面规范解决桃花村剩余的桃花山、杨家窝等七个自然村、1200 人饮水困难所需三十万元人畜饮水工程项目业已争取到位,现前期的管线开挖工作已实施,计划今年十月完工保春耕、促生产、保民生、促和谐保春耕、促生产、保民生、促和谐杨家窝自然村灌溉沟年久失修、前二年连续塌方,不仅致使两户农户的农田因沟道受阻遭受水淹损失,且还严重制约着杨家窝、新房子、虎山头三个自然村、六十户农的春耕生产今年一月,在驻村指导员的协助9下,实施了杨家窝自然村灌溉沟除险加固工程,确保了三个自然村、六十户农户的春耕生产,保证了村内灌溉水网的安全;年初以来,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广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