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1知识框架4.doc
4页第十课 鸦片战争一、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背景)1、鸦片战争前夕的英国和中国中 国英国经济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经济落后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政治封建社会,政治腐败建立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外交闭关锁国殖民扩张军事装备陈旧落后,军纪败坏坚船利炮思想极端的文化专制主义: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总体特征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资本主义迅速崛起,日渐强大2、鸦片走私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走私鸦片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走私鸦片的结果:改变了中英正当贸易的状况,中国由出超变为入超,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危害清朝统治3、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二、第一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加紧对外扩张以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直接原因: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的结果——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被破坏,香港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开创列强勒索赔款的先例开放广厦福宁上为通商口岸——东南沿海门户被打开,便利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最能体现侵略者企图的条款)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要同英国商定——关税主权被破坏,对中国经济掠夺提供条件3、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破坏,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A.《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进一步控制清统治核心十口通商──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便利商品在内地倾销,威胁中国安全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文化侵略,掠取情报赔偿英法600万两白银──加重中国人民负担B.《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成为侵略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威胁北京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使英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准许华工出国──掠卖中国劳动力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进一步加重中国人民负担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更加受损;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第11课 太平国运动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起义的背景 ① 根本原因: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 ② 具体原因: 鸦片走私,白银外流;洋货涌入,手工业者大量破产;巨额的战争赔款负担;自然灾害2、过程 ① 发动起义组织方式:拜上帝教 ② 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初建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 立政权3、北伐西征——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1856年 ① 北伐失败原因: ② 北伐的作用: ③ 西征主要领导者: 二、《田朝天亩制度》的颁布1、内容①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案: ②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案: ③目的: 2、评价①积极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反映了农民阶级革命性的一面。
②消极性:体现了 的思想,脱离实际三、天国的悲剧1、天京变乱——转折点(1856年)2、《资政新编》——建国新方案①突出特点: ②评价:首次提出自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形势未能实行3、失败——天京陷落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1、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2、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反映了世界发展潮流3、利用中西结合的理论—— ——发动组织起义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政策的结果2、过程: 丰岛海战——平壤战役, 牺牲——黄海海战, 牺牲——辽东战役,日 本进行野蛮的 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覆没3、《马关条约》①内容:割地 赔款 开埠 设厂 允许日本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②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表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使侵略势力渗入中国内地; 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1、义和团运动 口号:“ ”,既具有爱国性,又有浓厚的 色彩2、八国联军的侵华 借口: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转变: 3、《辛丑条约》的签订 ①内容: 赔款 “设馆” 驻兵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体现了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盖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上 ②影响:列强从经济,军事,外交控制了清政府,标志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