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云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docx
52页2024年云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针对生态敏感目标(水生、陆生)的生态保护措施是( )A.设置野生动物通道B.低温水缓解工程措施C.固体废物防渗措施D.生态用水泄水建筑物及运行方案【答案】 C2、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别时,对于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划分水域规模A.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B.近三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C.多年平均流量或枯水期最大流量D.丰水期最小流量或枯水期最大流量【答案】 A3、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排放速率标准分级,错误的是( )A.一类区禁止新建、扩建污染源B.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一级标准C.二类区新污染源执行新污染源二级标准D.二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二级标准【答案】 D4、(2017年)下列炉窑中,污染物排放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A.电石炉B.炼钢电炉C.生活垃圾焚烧炉D.铅冶炼焙烧炉【答案】 A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点污染源调查的内容是( )。
A.排污单位用排水状况B.受纳水体的水环境功能C.排放口在断面上的位置D.排污单位的废、污水处理状况【答案】 B6、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分别识别其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下的环境影响A.施工和运营期两个阶段B.规模及类型C.投资及生产工艺D.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答案】 D7、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管理,跟踪监测点数量要求( ) A.工程调查B.三级评价的建设项目C.工程环境分析方法D.环境特征分析【答案】 B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某北方大型河流上的水力发电项目,库区涉及珍稀鱼类产卵场,繁殖期在3~4月份,地面水评价等级为一级,评价时期至少包括()A.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B.平水期和枯水期C.丰水期和枯水期D.枯水期【答案】 A9、某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GB 3096规定的1类地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则该项目的噪声评价等级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低于三级【答案】 B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列表清单法进行物种重要性比选B.采用香农—威纳指数表征生物量损失C.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预测项目对动植物种的影响D.采用类比分析法预测生态问题的发展趋势【答案】 B11、(2019年)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下面每个选项中的水域全部属于一类水域功能的是()A.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B.仔稚幼鱼的索饵场、鱼虾类产卵场、鱼虾类越冬场、鱼虾类洄游通道C.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一般景观要求水域D.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答案】 D12、—级评价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规定的( )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 A.0B.IC.IID.IV【答案】 A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不包括( )A.总银B.总镉C.总锌D.总铅【答案】 C14、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A.30B.40C.50D.60【答案】 C15、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工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 )。
A.工程总投资B.工程环境保护投资C.水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D.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时间【答案】 C16、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主要区别是: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的影响A.内环境B.外环境C.外经济D.内经济【答案】 B1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第一类污染物六价铬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mg/LA.1.5B.0.5C.0.05D.0.1【答案】 B18、下列污染物中,不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是( )A.氨B.苯乙稀C.氯乙烯D.二硫化碳【答案】 C19、GB3095-1996中的氟化物(F)指标则授权给()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定A.省市级B.地方C.直辖市D.国家【答案】 B20、(2013年)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关于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标准仅适用于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B.该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C.该标准适用于机场周围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D.该标准适用于建筑室内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答案】 B21、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高度在15m以上)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A.低于B.低于或等于C.等于D.高于【答案】 B22、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的内容不包括( )A.地质公园的地理位置B.项目的职工生活区位置C.鱼虾产卵场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D.基本农田保护区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答案】 B23、(2016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按评价对象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可分为()A.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B.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C.建设项目声源对户外环境和室内环境的声环境影响评价D.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和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的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答案】 D24、(2015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内容中,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的是()A.评价范围内地形地貌特征B.评价范围内经济发展程度C.评价范围内人口流动情况D.评价范围内产业结构特征【答案】 A25、(2013年)某铁路扩建项目通过2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前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5dB(A)以上,扩建后噪声级增量在3dB(A)以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 B2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确定河流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范围可不考虑( )。
A.河流规模B.污染物类别C.污水排放量D.河流水质要求【答案】 B27、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时,对于Ⅱ类建设项目应监测地下水水位,涉及可能造成()的Ⅱ类建设项目,也应监测相应的地下水() A.土壤盐渍化,水质指标B.土壤盐渍化,水污染半径C.土壤沙化,污染源种类D.土壤沙化,水质指标【答案】 A2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对位于城市建成区的某工业企业,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测量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B.该企业改扩建新增加的噪声源和噪声级C.该企业位于的噪声功能区D.评价范围内的噪声敏感目标【答案】 B29、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邻近货场货物装卸区一侧厂界处夜间噪声评价量应包括( )A.频发声级和偶发声级B.脉冲声级和最大声级C.等效声级和最大声级D.稳态声级和非稳态声级【答案】 C30、感潮河段、入海河口的下游水位边界的确定,应选择对应时段潮周期作为基本水文条件计算,可取保证率()潮差A.5%、35%和75%B.10%、45%和85%C.10%、50%和90%D.15%、55%和90%【答案】 C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某采掘项目占地范围60km2,二级评价,现状监测布点类型与数量说法正确的是()A.占地范围内3个表层样点,占地范围外4个表层样点B.占地范围内2个表层样点,占地范围外4个表层样点C.占地范围内4个表层样点,占地范围外3个表层样点D.占地范围内4个表层样点,占地范围外4个表层样点【答案】 D32、()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A.冰封期较长的水域B.平水期的水域C.丰水期的水域D.枯水期水域【答案】 A3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对于一般的公路建设项目,其两侧( )m满足噪声环境影响一级评价的范围要求A.100B.200C.300D.400【答案】 B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主要内容的是( )A.声环境敏感目标B.拟建项目声源C.声环境功能区划D.主要现状声源【答案】 B35、复杂污水水质中的污染物类型数是大于等于( ),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大于等于( ) A.2,8B.2,10C.3,8D.3,10【答案】 D3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大气环境风险预测模型筛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区分重质气体与轻质气体排放选择合适的大气风险预测模型B.重质气体和轻质气体的判断可采用导则附录推荐的理查德森数进行判定C.采用导则附录推荐模型进行气体扩散后果预测,模型选择应结合模型的适用范围、参数。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