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博客网:选对了跑道,选错了运动员.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40902358
  • 上传时间:2018-05-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博客网:选对了跑道博客网:选对了跑道, ,选错了运动员选错了运动员书生造反,十年不成方兴东本质上是书生而不是创业者,是梦想家而不是实干家 “为用户创造价值” 、 “新生活方式”……一大堆很美丽的完美理想,却被商业世界无情的战车碾压得粉碎■投资方:软银赛富、GGV 等 ■项目方:博客网■投资金额:1000 万美元 ■投资时间:2005 年 9 月在互联网行业,风险投资、上市、回报,皆大欢喜的结局屡见不鲜软银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投资盛大、阿里巴巴等网站,收获颇丰,但在被光环和绚烂包裹的成功之外,也有诸多的失意软银对博客中国的两次投资,在新经济的浪潮中,是对互联网行业一个新兴门类的押宝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博客网似乎没有任何挑剔之处但现实结果却让软银感到深深的失意或许,软银投资博客中国的失败,是选对了跑道没选对运动员流量效应之误BOKEE,其前身是更为人所熟悉的博客中国,由 IT 分析家方兴东于 2002 年 8 月推出博客对书写者没有身份和专业领域等要求,因此成为了草根、自由文化的一种代表形态另一方面,博客中国最初主要是请 IT 业界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专栏写作,隐含了一种精英化倾向这种倾向吸引了一个人,就是软银亚洲投资基金合伙人羊东。

      2004 年 7 月,经常去博客中国浏览的羊东给博客中国的创始人方兴东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两人开始见面一个月后,软银亚洲注入 50 万美元这笔小投资拉开了博客中国融资的序幕,一年后,2005 年 9 月 8 日,博客网宣布获得包括软银赛富、GGV 在内的四家 VC 的 1000 万美元投资此次融资成功后,方兴东把刚刚商业化一年的“博客中国”更名为“博客网” 作为博客网投资人,软银亚洲赛富基金中国区负责人阎焱表示,希望博客网能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为我没有看到有其它哪一个行业,每月用户数量连续增长超过 10%” 但那时的博客网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软银等投行大把的资金砸向博客,是因为他们相信,互联网行业未知的金矿太多了,并且这样的希望在互联网行业几年前早有印证早在 2000 年,腾讯马化腾拿着改了 6 个版本、20 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凭着“用户数量”从 IDG 和盈科数码那里拿到了 220 万美元,他们分别占腾讯 20%的股份4 年后,腾讯上市,虽然 IDG 退出,但盈科数码却收获颇丰有了腾讯这一成功先例博客网迅速飙升的用户数字,在投行看来定然充满诱惑2002~2005 年,博客中国的用户数量始终保持每月 30%以上的持续增长,从来没有停顿过。

      2005 年,博客中国全球排名曾一度达到60 多位在仅有人气没有盈利模式的情况下,VC 就投下巨资实在有些冒进退一步讲,即使要“摸着石头过河” ,也得找到陈天桥之类的善变强人,方兴东一介书生,身边也没有强大的核心团队软银们的双重失手为今天的局面埋下祸根内忧就在融资 1000 万美元后,博客中国大肆招兵买马,员工从 40 人快速扩张到 300 人学者出身的方兴东没有任何大型网站的运营经验,于是聘用了十多位副总裁以上的高管虽然博客网持续急剧膨胀, “但后期管理没有跟上,内部架构显得凌乱无序 ”一位博客网的员工一语中的事实上,就连博客网 CEO方兴东、前总裁王俊秀也都表示:“在管理节奏控制上不够 ”快速膨胀导致失控,方兴东无力维持,管理团队纷纷离职2005 年,一则题为《博客网内斗升级,高管接连出走,销售部集体辞职》的八卦帖在网上流传了起来帖子以内部人的口气称:4月,产品部总监猛小蛇辞职;8 月,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李安科辞职;10 月初,内容部互动中心总监麦田 99 辞职;10 月底,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王吉鹏等离职……文章列出了离职人员的详细名单,应当具备相当的真实性博客网人员走马灯般来去匆匆的无序状况让投资人捏着一把汗。

      更大强度的人事地震终于在 2006 年 10 月发生:长假刚过,沈枫就被任命为博客网总裁,替掉曾经跟方兴东一起携手创办博客网的王俊秀之后,博客中国又经历了大幅裁员,连方兴东本人也被投资方架空(尽管没有被公开确认) 2007 年初,之前被排挤出局的方兴东重掌博客网大权,而 COO 谭涌泉已确认离职,CTO 卢亮对外称正在休假中没有核心团队是博客网最大的软肋连航道、航向都需要探索,船长和船员变动纷繁,博客网根本就是盲目漂流的孤舟这样的企业怎么能给风投带来丰厚的回报呢?外患2005 年,拿到融资后的方兴东,一反两年前的专注与低调他在北京世纪坛广邀嘉宾和媒体,隆重宣布“博客时代的来临” ,放出“一年超新浪,两年上市”的目标,这不仅把资讯业最强的新浪直接当成对手,更让所有人知道:博客就是下一个金矿!当博客中国导航条上的子频道不断增多,方兴东把自己的博客网置于与门户面对面竞争的境地,而其他几家专业博客网站也不甘示弱,竞相融资不到半年,新浪高调推出了 Blog2.0 的公测版,成为国内首家向专业网站“开火”的门户网站很快,新浪以名人效应“圈地”博客新运动,短短两个月内用户数量突破百万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在强势的宣传攻势下,新浪邀请了众多媒体总编、人气网络写手、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精英坐镇评委,力推余华、余秋雨、郭敬明、吴小莉、张靓颖等人的博客以提升人气。

      接二连三地,腾讯、搜狐、百度都成为方兴东的对手之后新浪和搜狐都把博客作为一项战略业务来发展,要求每个频道都设置博客专员,倾全公司资源发展博客其实在博客中国创立时,新浪总编辑陈彤作为朋友还给过方兴东支持,给了博客中国早期发展不少帮助但方兴东对博客的高调宣讲“提醒”了陈彤以新浪为首的门户很快大获全胜博客前五名里,再没有专业网站的身影到 2006 年末,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的博客力量完全超越了博客网等专业博客门户博客最终取得绝对领先而方兴东无疑成了“行业罪人” ,他的一些做法引发了一群网站的萧条时任和讯总编辑的刘骏曾如此感叹:“你可以把那些话写出来贴在墙头,每天睡觉前和醒来后在心里默念三遍,但为什么要叫出来呢?”对此,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文认为:“冲得太急了,很多业务没有想好就急匆匆上马同时五花八门的商业炒作,不仅浪费了很多的钱,还把博客网推到了风口浪尖对方兴东的失误,投资方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VC 不是总把自己标榜成创业者的老师吗?博客中国的冒进难道不是资本急切推动所致?方兴东的高调难道没有迎合 VC好大喜功的意向?盈利模式: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方兴东痛定思痛,决心进行战略转型,将此次转型概括为“新生活方式” ,试图找到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

      这是博客网做出的第二次转型,当时,方兴东提出的口号是“你我的博客” 方兴东把当时最热门的 web2.0 应用技术,如SNS、RSS、Tag、BSP、P2P、智能搜索以及 WAP2.0、IM(即时通)都集中起来方兴东表示,这个集中并不是单纯的技术叠加, “这几个技术是相互关联的” 阎焱、闵大洪、姜奇平等互联网研究人士对这一模式都较为看好,但另一家博客网站 BlogBus 的 CEO 窦毅却认为,Web2.0 应用技术结合这一模式并非创新,而是一种大而全的东西, “并不一定是未来博客的成功发展模式 ”正如窦毅所言,这个集结了 web2.0 所有优势的产品并没有给博客网带来突围的成功方兴东当时制定的盈利模式是——广告、互联网增值服务、电信增值服务和博客出版,但由于活跃用户的数量并不多,使得博客网在执行广告、电信增值服务等以流量为基础的收费模式时面临窘境对如此境况,赛迪咨讯顾问有限公司分析师张林强评价说,当时国内博客网站的规模较小,销售收入尚不明朗,不足以支撑专业博客网站的生存而除了新浪、搜狐这样财大气粗的传统门户外,纯粹的博客网站每月成本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而收入却屈指可数迟迟找不到好的盈利模式,又面临着传统门户的围剿,曾经在2005 年轰动一时的博客网有点美人迟暮。

      而今年 7 月份,方兴东表示,博客网酝酿将旗下的博客中国和bokee 分拆为两个独立的公司据方兴东介绍,之前博客中国和bokee 都指向同一域名,而分拆之后,这两大业务将分别转向高端媒体和 SNS拿到大笔资金后,方兴东一直都在这山望着那山高,最终却一无所成软银在业务模式不清、团队不强的情况下投入巨资,而且没有能很好地引导博客中国把核心业务做强,终于遭遇了滑铁卢……博客这个新生事物诞生于 2002 年,并被迅速引入中国两年后风投对中国博客的关注正当其时,甚至可以说不投资的风险比投资还要大,也可以说是投点钱让创业者试试,失败了也可积累经验和教训方兴东本质上是书生而不是创业者,是梦想家而不是实干家 “为用户创造价值” 、 “新生活方式”……他有一大堆听起来很美、很笼统的想法,却没有让企业安身立命之道但如果他的博客网真的给用户创造了商业价值,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赢利模式呢?至于把中国 1 亿多网民悉数作为自己的潜在用户,更是无数创业梦想家的通病近些年 IT 企业获得风投后大规模招聘、裁员、高管出走等众生相数不胜数,而博客网重蹈覆辙居然只在半年间这只能说明方兴东的不智和软银的不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