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医大学生堂必修课.ppt
25页高醫大學生的一堂必修課高雄醫學大學社會服務教育組陳玲娜Ø課程規劃執行Ø反思回饋Ø協力合作單位高醫服務學習課程背景介紹 ØØ誕生2003年5月6日高雄醫學大學通識教育委員會通過於92學年度試辦「社會服務」課程---高醫師生們落實理想的第一步 Ø試辦選修課 → 通識選修課 → 全校選修、醫學系必修並行 → 醫牙藥護四系必修 →全校十九系新生必修Ø一學期兩學分 → 兩學期零學分Ø校外機構 →高醫附屬醫院 →校外機構、、高醫附屬醫院並存Ø通識教育中心成立社會服務教育組高醫服務學習課程組織架構Ø服務學習方案由秘書室統籌服務學習課程規劃由通識教育中心負責課程與校外合作機構之聯繫 課程進行由各系主負責老師執行Ø通識教育中心社會服務教育組組織架構:組長 辦事員一名 課程助理二名社會服務課程規畫小組*訂定服務學習課程實施辦法及施行細則 社服合作機構 通識教育中心 各系主負責教師* 帶組教師* 學生社服合作機構TATATA通識中心:課程規劃 服務機構及各系主負責教師對口單位 帶組老師、教學助理培訓各系主負責教師:帶組老師招募學生、帶組老師課程事宜對口單位帶組老師:學生精神導師 帶領小組討論 批閱學生作業高醫服務學習課程規劃一學年兩學期的規劃第一學期: 學習準備期第二學期: 服務實踐期Ø教學方法第一學期學習重點為服務之準備並完成服務學習準備書撰寫。
本學期教學方式含三部分:第一部分:課室學習-藉由專題演講及電影欣賞,探討、學習服務的相關概念與議題第二部分:分組討論-在同儕互相激盪及帶組老師協助下,藉由服務學習的相關議題透視、澄清個人價值觀,經由與服務機構的溝通及延伸學習了解服務機構及服務對象,並團隊合作完成服務學習準備書 第三部份:自學部分-選讀一本圖書館醫學人文專區書籍,並與小組成員分享讀書心得;另一方面藉由撰寫反思日誌、預約未來的我,聯結學習、服務,及自我省思Ø教學方法第二學期學習重點為服務學習之實踐本學期教學方式含三部分:第一部分:分組服務,互相合作與關懷第二部分:嘗試解決澄清服務過程中之問題,並藉由小組討論及數位學習園地,與老師及組員分享交流第三部份:將學習結果與心得於期末進行成果發表高醫服務學習課程ØØ課程內容服務專題講座 (出席紀錄及簡要心得)電影欣賞機構參訪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記錄表) 同理心體驗各服務據點實地服務 (出席參與記錄表)成果發表ØØ服務專題講座 每學期舉辦六~八場專題演講 講題內容分四大方向:志願服務及服務學習的基本概念::志願服務的基本倫理與精神、服務學習之理念與實踐等服務態度及技能:人際溝通、情緒管理等。
擴展國際視野:國際志工趨勢、國際志工經驗分享等服務的政治經濟面向: 志工經濟之效益、服務學習與公共參與等 Ø反思回饋- 作業: 反思日誌與預約未來的我- 小組成員的學習、反思與分享 (帶組老師與同學共同進行)學習準備階段: 5↑次服務階段: 2 次 反思議題 : 組員認識 大學生的期待與期許 電影或專題講座相關議題 志工經驗 機構參訪 服務機構及服務對象之深入了解 擬訂完成學習準備事項,並記錄成服務學習準備書 讀書心得分享 同理心(服務態度) 服務所聞所見所思……..ØØ學生作業反思日誌預約未來的我服務學習準備書服務成果報告書學生面的困境:學分、交通、態度Ø成績評定(第一學期)小組討論出席與參與,佔30%包含小組討論及服務學習準備書的參與程度)專題講座參與,佔20%包含出席次數以及簡要心得)個人報告(反思日誌+預約未來的我)計20%讀書心得分享,佔10%服務學習準備書,佔20%Ø成績評定(第二學期)據點服務(包含20小時服務及服務態度),佔50%小組討論出席與參與,佔10%個人報告(反思日誌+回應「預約未來的我」)佔20%小組服務成果報告,佔20%。
ØØ高醫服務學習協力合作單位校外機構高醫校區高醫附設醫院* 師生創意九十七學年度共計多於三十個合作單位服務面向有病人、兒童、老人、環保、社區營造、教育、文史、弱勢團體…等議題眾多;亦與學校鄰近里長合作進行弱勢家庭課輔;並與學校服務性社團(慈青社)合作ØØ合適協力合作單位環境安全性 交通便利性 學生參與項目ØØ簽訂合作合約書ØØ服務單位人員與老師的相見歡一、、機構宗旨及目標 提供符合個別需求之全人照顧二、、機構簡介(一)單位屬性■醫療養護(二)機構服務類別(可複選)■人文教育 ■健康醫療 ■長期照護 ■社區工作 ■家庭服務 ■關懷陪伴 ■其他 休閒娛樂藝術治療活動、自我照顧能力訓練(三)服務對象(可複選)■身心障礙者 ■其他_照顧者_(四)服務內容說明1.視病患為整體,與醫療團隊共同合作,給予個別性之護理照顧,訂定護理計劃並實施 2.病房內各項設施皆以環境治療為依歸,力求家庭化,設有大客廳、活動區、娛樂設備,如健身區、棋類、KTV、MTV設備、美勞室等 3.提供病患多元化之治療方式,如:行為治療、團體治療、社交技巧訓練、娛樂治療等等 4.協助個案作出院準備服務計畫之推動,含括輔導臨床護理人員個案照護計畫之擬定、評估成效及修訂,評估個案回歸家庭及社區之適應程度、安排適當的安置方向與轉介機構,電訪追蹤個案出院後之生活適應情形。
6.接受並提供院內其他科別(含急診)轉介合併精神症狀之內科病患之臨床照護 7.提供附設大學學生之實習、教學、研究等服務五)服務時間24小時Ø三、、學生服務內容(一)學生人力需求:10~15人(二)學生服務項目(可複選)■方案企劃■健康衛教 ■關懷陪伴 ■其他 休閒娛樂藝術治療活動、協助個案訓練自我照顧能力訓練(三)開放學生服務的時段(可複選)■非假日白天 時段:週一~週五PM2:00 ~PM5:00 ■例假日 時段:星期六AM9:30~ AM12:00; 上述時段每次服務至少2-3小時,,同一時段至多2-3人同時服務 ■特殊活動:具有特殊專長(可提供住院病患身心健康之技能)■日期及時間:可定期定時提供該服務(如每週一~二次,每次1-2小時)四、、學生服務前所須具備之基礎能力1.不害怕精神病患 2.具愛心、耐心、同理心五、、對學生服務之要求1.成熟、穩重、態度敬業積極;情緒管理佳、溝通能力可六、、機構背景資料機構地址:高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T棟4樓) 機構電話:07-3121101-6813或6814機構傳真:07-3134761機構主管及聯絡方式:侯淑英護理長,07-3121101#6813 機構聯絡人及聯絡方式:侯淑英護理長,07-3121101#6813或6814;0966-200-682,770299@ms.kmuh.org.tw七、、補充說明感謝這群青年志工們,希望透過在精神科的服務也能提升大機隊精神疾病的認知,與照顧弱勢團體的服務心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