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统计(平均数)▏沪教版(8)(000001).docx
3页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1 平均数 教学内容:第九册数学第31、32页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的事例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概念;知道可以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样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 知道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无实物可以对照 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知道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 知道在计算人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平均数的概念与意义 教学方法: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采用问题推进式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预学作业 自学p31、32,想一想:“平均数”是怎么求的? 请你尝试解答p31中的试一试; p32上小胖与小巧做的,你认为谁是正确的? 初步尝试 请你当个小裁判——让学生感悟生活中数据大的不一定快 2、根据统计到的数据裁决——用计算总和来裁决 形成概念 1、继续裁决,引发矛盾——知道可以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样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 2、研究“平均数”求的方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 理解:(1)平均数的特点:比最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
即: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 (2)有时可以用“移多补少”来求得 (3)理解:平均数——是一种常用的统计量 深化认识 1、简单应用:可以用“移多补少”或数量关系来解决 2、理解在计算个数等实际生活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3、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的异同知道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无实物可以对照 4、知道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 学生自学过,所以采用讨论法,同时要求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 比如:射击中要计算平均每次射中几环?(共射出5抢,其中有一抢为0环); 信息技术考核中要计算平均成绩,(由于没有保存,其中一次成绩为0分)等等 练习: 5、指导学生根据问题,正确列出数量关系 6、数量关系训练 7、全课小结 布置作业: 练习:1、p31试一试; 2、p32试一试(两题) 拓展应用(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而定,时间允许,则让学生讨论) 反馈学生对“平均数”含义的理解: 2、根据实际情况,有时需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在进行平均数的计算 板书设计: 常用的统计量 平均分 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 含义不同 (可以是小数) 移多补少 算法相同 0值数据也要统计 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