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信息写作方法和技巧.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39417488
  • 上传时间:2024-02-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理张洪军:1、基层上报的信息一定要先做精;上级约稿的信息一定要高度重视;基层新经验要总结好;媒体上宣传报道本地的好做法可以拿来用;汇报材料拿来改;可以用写领导讲话的办法写信息;出台有创新做法的文件及时修改成做法上报;信息可以先走一步再总结成效;上面安排部署工作及时把基层贯彻落实情况上报,当地重大创新工作、重大事件及时总结这些信息反映要快,特别要注意时效性2、现在的信息报送和编发存在的不足:一是针对性不强,不知道该报什么;二是反应不及时,信息的时效性不强;三是空话、套话多,简洁明了不够;四是亮点不明显,没有本地本部门特色;五是跟着已经发表的东西跑,照抄照传,或是看到其它单位报了某方面的内容,就跟着报;六是生造一些与文章内容不吻合的词汇,让人看后感觉云里雾里的;七是视野狭窄,站的角度不高,跳不出本单位的圈子,这是报送信息的主要通病;八是写法单调,通篇都是一是、二是……等等,让人枯燥无味红河周云雄:1、第一,撰写组工信息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一要及时;二要准确;三要真实第二,撰写组工信息应体现的四个基本要求:一是篇幅短;二是份量重;三是容量大;四是观点明第三,撰写组工信息应把握的四个关键:一要紧扣上情。

      既要掌握下情,更要吃透上情,贴近上级组织部门的需求,了解他们在思考什么、关心什么,使信息内容与上级要求相合拍;二要体现特色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工作特色,重点要打好边疆牌、民族牌、稳定牌;三要善于提炼善于从大量动态信息中找出普遍性的问题,采集编写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信息;四要注重实效牢记“时间换空间”这一信息的基本法则2、什么样的信息容易被上级部门采用?如何提高报送信息的采用率、命中率?可能是我们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比较关注、关心、关切的问题现实工作中,我们都面临着这样一种窘境,那就是尽管报送的信息数量不算少,但总是踩不准点,结果辛苦、忙活了一阵子,但收效甚微,付出与回报很不成正比有时候,我们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信息,报上去,往往是石沉大海,很有一种失落感和挫败感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得失,可能一个很重的因素,可能是我们没有踩准中央和省里的节奏,也就是踩点踩得不准造成的有些信息,并不是信息本身的质量问题,而是我们所报送的信息往往不是上面关注的焦点、热点和兴奋点,结果努力了,辛苦过,但还是没有被上面认可和大家交流两个问题,报什么?怎么报?第一,报反响、报反映:上级的重要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后,领导最希望了解下面有什么反映?各地是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的?还希望知道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有些什么意见、建议?等等,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反馈型信息。

      第二,报做法、报经验;第三,报特色、报特点:对于一些有特点、有特色、有创新的信息在报送时要充分考虑两点:一要在比较中报既要横向比,也要纵向比二是善于结合热点报第四,报问题、报思考这和上次省委组织部集中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讲的一样,反映了问题,并不说明你那里的工作就做得不好;不反映问题,也并不表明你那里就没有问题3、和大家交流一下组工信息怎么报?与其大而全,不如小而精我们在撰写信息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一种心理倾向,那就是确定一个题目后,总想把信息做好,考虑很周全,各个方面都想到了、点到了,但这样的信息给人的印象,首先是一个长篇累牍,其次是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不痛不痒,说白了就是“大而全、大而空”以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信息是给领导和上级机关看的,都是专业人、明白人,只需把关键细节写清楚,没必要摆大道理与其大而全,不如选准一个小侧面,通过具体、细小的事情,反映大的、有全局意义的问题;或者是开一个小的切口,把一个事情讲清、讲深、讲透在撰写、编报学习贯彻类、反映、反响类信息时,我个人认为,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要注意“换位思考”,站在领导位置,把自己当作领导二是要主动对接,敏锐地把握领导的需求。

      就是要告诉领导不知道的和告诉领导想知道的一深入就具体,一具体就生动在写信息的时候,我们都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感觉头脑里空空的,没什么东西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调研做信息工作不能总是坐在办公室冥思苦想、东拼西凑,当“二传手”,搞“剪刀+胶水”,如果有条件,应多深入到基层去,多深入到一线去,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就会发现典型事例、有说服力的数据、鲜活的群众语言,这样写信息才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写的东西才会有血有肉,能够说服人、打动人4、最后,要特别注意做好信息的标题制作标题不是简单的措词问题,最根本的还在于你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深度首先,要搞清楚稿件究竟为了说明什么问题,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搞明白后,再去琢磨措词,这样才能写好标题信息的标题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反映什么内容;二是认识达到什么深度;三是给人留下什么印象编信息就像做演讲,每次主题不同内容就不同,不像歌星,一首歌吃到老,还有人抱着你说找到了青春的记忆,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浅薄认识,希望得到各州市兄弟的支持新接触信息的同志可看中组部组工信息汇编,还有省的汇编红河周云雄:1、对省上下发的约稿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集中力量报送,通过平台、飞信短信等渠道,与县市随时保持和现实的沟通和交流;2、研究中组部信息,重点关注中央精神,看新闻,听广播。

      同时,通过踩点,踩省上的点,对省上开展的和即将开展的工作进行认真研究;3、整合力量,健全信息工作考核机制,抓好信息员队伍建设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管理学中的五要素,在做信息过程中一样不能少首先,要形成整个队伍的互动和交流,形成内部竞争,激发队伍的内部活力将信息作为县市的工作重点,签订目标责任状,单列考核,把考核放在平时,用季度考核替换年终考核其次,软性管理上,一方面对重点信息要随时和县市组织部长通、沟通联系,让他们重视,要让下面领导明白一个道理:做信息就是做工作,没有信息的上报,工作再好上面也没人知道另一方面县市人少,没有专职信息员,但又人人都是信息员,对待县市的信息员队伍我们要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有求必应;同时,发现县市有好的做法,及时向他们要总结,对县市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我们对每一篇信息都上网查,如有雷同,严厉批评对后进的县市我们会定期不定期给予提醒,有个县市去年后进,通过跟下面的部领导沟通后,月月信息量都很大第三,在信息员队伍一定要树立“写信息就是写工作,而不是编的理念,这样才会有持久动力山西张青山关于目前信息和新闻稿件写作的一些经验心得(跟据青山同志党网1群现场交流整理,整理人:鄂尔多斯武浩东)2011年4月19日星期二写信息容易,但是写好信息相当难。

      这需要积累、思考、挖掘、总结、提炼相对于写作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挖掘的过程和思考提炼的过程更为重要,更为辛苦我手写我心心里有笔下才有所谓的有些人出手快、质量高,没有捷径可走,是人家把功夫用在平时了不少通讯员信息员提出了稿子很难被采用的问题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七一社区各个板块尤其是创先争优专区和各省市党建板块,每天承接着大量的稿子最高日发帖量达到6000篇而采稿量也不过100篇左右,这就决定了大部分稿子不会被采用这些没有被采用的稿子存在一个通病,我初步总结了一下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一是政治性有余、可读性不足作为反映各地活动开展情况的信息报道,政治性是必然的要求但是,作为一篇优秀的信息,不是文件的翻版,不是汇报材料的压缩,应该在可读性上下点功夫首先是文章的标题要吸引人题成文一半,对于标题和二级标题,还是应该用心认真考虑一下的好的标题,不仅要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作者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也要达到标题新颖、吸引眼球的效果(体现作者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其次是文章的小标题要吸引人要按照准确、生动的原则来提炼小标题最常见的是几个新、几个抓、几个突出、几个围绕等等这些不是不可以用,但是一定要准确,不可牵强附会、生拉硬拽、弄巧成拙。

      例如,原先的小标题分别是:“突出重点、典型带动、整体提高”我分别修改为“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拓展”,有了比较明显的改进这个标题以“点、线、面”这样的数学名词,替代“重点、典型、整体”这些概念,使人感觉到很形象,耳目一新前几天,党网发了一个稿子“贵州百名处长下基层,要求三分之一时间在一线”这个稿子原先的标题是“查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贵州开展‘处长下基层、作风大转变’活动”应该说,原文作者也是下了功夫的这个可以从“处长下基层”这几个字上看出来我推断,当初的文件要求和安排,肯定不是单单要求处长,可能泛指的是“县处级干部”作者为了字数上的对称,改成这样的但是原作者在标题中突出“查实情 出实招 求实效”,就显得比较“硬”,与新闻稿的要求不符依我看,这个标题还可以进一步探讨,我初步想换成“百名处长入一线,一年保证一百天”换成“百名处长入一线,一年保证一百天”基层和一线是同义词,一年的三分之一时间也就是100多天(如果光算工作日,也是将近100天)用“一线”替代“基层”,用“100天”替代“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整个标题就正好出现了两个“一”、两个“一百”,形式上就比较好了二是大众化有余、特色化不足。

      与原先搞过的几次学习活动一样,中央的要求是一致的,全国活动的进度是一致的,这就从客观上导致了全国类似的信息和简报大同小异、重叠雷同无非都是领导重视、思路明确、措施科学、制度完善、督导有力、成效明显……这样的信息,很难被上级《简报》和各类媒体采用让人感觉味同嚼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在统一服装的队伍中,要记住某一个人很不容易但是如果有一个着装不同的,就很容易吸引别人的注意在钢筋水泥的摩天大厦丛林里,那些古色古香特色明显的建筑吸引人各地的实际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模式不同,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情况也不同这些,都决定了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的模式、主题、载体的不同,在开展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不同,提出的改进措施不同,收到的成效不同……能否把握住这些不同,写出独具特色的稿件和信息,是做到“特色化”的关键所在这样就基本达到“特色化”的目的了如果说什么是“特色化”的标准的话,那就是把作者单位去掉,熟悉情况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地区或者哪个单位的稿子,不会和同类地区和同类单位混淆 三是高度有余、深度不足这里说的高度是政治高度,深度是指的是挖掘的深度大凡创先争优的信息,动辄就拔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高度,但是这个高度一定要准确、巧妙地结合,不可以牵强附会,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

      有个故事,说是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某县在撰写总结的时候,把粮食增产了、母猪产仔了,全部作为先进性教育收到的成效,落了个贻笑大方说到深度,我想到农业学大寨时期的海绵田,也就是深翻土地那时候农业科技还不发达,优良种子还没有更多普及,深翻土地就是增加产量的一种有效办法写信息也是一样,深度相当重要写信息容易,但是写好信息相当难这需要积累、思考、挖掘、总结、提炼有人说,吃饭睡觉走路上厕所都在琢磨写文章,梦里会梦见写文章,这话我信作为一个称职的写作者,应该是这样的另外,最近我有我有几点感悟,愿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目前的信息简报,还需要在三个方面上下些功夫:第一个是“情”感情、热情、真情相对于写作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挖掘的过程和思考提炼的过程更为重要没有感情,就缺乏学习的动力、思考的动力,就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就不会殚心竭虑做好信息工作要带着感情干工作要带着对党对国家对组织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来干工作工作的弹性很大被动的完成任务和主动的做好工作是不同的概念,干了和干好是不同的层次,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信息写作要有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情是最强的动力对群众要有真情群众关注什么、关心什么,群众有什么反映和要求,既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简报的主攻方向。

      第二个是“实”包括实际、实效、朴实、务实这点对于简报写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