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的设计与配筋全析.ppt
42页梁钢筋的计算原理,梁的纵筋怎样配置最合理,怎样固定梁的纵筋,在拉力较小的地方配置钢筋少些,拉力较大的地方配置钢筋多些,箍筋,箍筋到梁中间上部与谁固定,当梁截面特别高时怎么办,一般梁会配置上部贯通筋用以固定梁中间箍筋的上部; 如果出现2肢箍以上的多肢箍筋还需要配置架立筋来固定中间箍筋,为了防止梁被扭曲,我们需要给梁配置侧面纵筋 有侧面纵筋就一定有固定侧面纵筋的拉筋,当主梁遇到次梁时怎么办?,梁钢筋种类总结,当主次梁相交时,主梁要承担次梁的荷载,就要在主梁上配置吊筋或附加箍筋,梁的钢筋包括纵筋、箍筋、拉筋、吊筋几种形式,纵筋又包括上下贯通筋、上部支座负筋、 侧面纵筋、箍筋包括2肢箍、4肢箍等多种形式,二、梁钢筋的平法标注,,(一)、纵筋长度 1、上下贯通筋,楼层框架梁钢筋的计算原理,楼层框架梁上下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L净+伸入左端支座内长度+ 伸入右端支座内长度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楼层框架梁上下贯通筋长度计算公式,两头均为直锚情况 长度计算公式=max[LaE(La),0.5hc首+5d)]+L净 +max[LaE(La),(0.5hc尾+5d)]+LlE×n,两头均为弯锚,长度计算公式=(hc首-C+15d)+L净+(hc尾+C+15d)+LlE×n,一头直锚,一头弯锚,长度计算公式=max[LaE(La),0.5hc首+5d)]+L净+(hc尾+C+15d)+LlE×n,长度计算公式=(hc首-C+15d)+L净+max[LaE(La),(0.5hc尾+5d)]+LlE×n,2、支座负筋 (1)第一排支座负筋 楼层框架梁第一排支座负筋包括端支座负筋和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支座负筋 (一) 判断直锚或弯锚 hc-C=LaE(或la) 直锚 hc-CLaE(或la) 弯锚 (二)计算公式: 1.端跨 1)直锚:laE+ln首(或尾)/3 2)弯锚:15d+(hc-C)+ln首(或尾)/3 2.中间跨: 1)支座两边负筋根数相同时: (max(ln1,ln2)/3)*2+hc中 2)支座两边负筋根数相同时: a) max(ln1,ln2)/3+laE b) max(ln1,ln2)/3+(hc-C) + 15d,本节内容 第二排负筋 跨中钢筋 架立筋,(2)第二排支座负筋,第二排支座负筋: (一) 判断直锚或弯锚 hc-C=LaE(或la) 直锚 hc-CLaE(或la) 弯锚 (二)计算公式: 1.端跨 1)直锚:laE+ln首(或尾)/4 2)弯锚:15d+(hc-C)+ln首(或尾)/4 2.中间跨: 1)支座两边负筋根数相同时: (max(ln1,ln2)/4)*2+hc中 2)支座两边负筋根数相同时: a) max(ln1,ln2)/4+laE b) max(ln1,ln2)/4+(hc-C) + 15d,3、跨中钢筋(当支座跨度较小时) (1)跨中钢筋在中间跨,一、跨中钢筋在端跨: (一) 判断直锚或弯锚 hc-C=LaE(或la) 直锚 hc-CLaE(或la) 弯锚 (二)计算公式: 1.第一排 1)直锚:laE+ln首(或尾)+hc中1+ln中1/3 2)弯锚:15d+(hc-C)+ln首(或尾)+hc中+ ln中1 /3 2. 1.第二排 1)直锚:laE+ln首(或尾)+hc中+ ln中1 /4 2)弯锚:15d+(hc-C)+ln首(或尾)+hc中+ ln中1 /4,二、跨中钢筋在中间跨: 1.第一排 ln首/3+hc中1+ln中+hc中2+ln尾/3 2. 第二排 ln首/4+hc中1+ln中+hc中2+ln尾/4,4、架立筋,架立筋1: [ln首- ln首/3-max(ln首,ln中1)/3]+150*2 架立筋2: [ln中1-max(ln首,ln中1)/3 - max(ln中1,ln中2) /3]+150*2 架立筋3: [ln中2-max(ln中1,ln中2)/3 - max(ln中2,ln尾) /3]+150*2 架立筋3: [ln尾-max(ln中2,ln尾)/3 - ln尾 /3]+150*2,5、下部非贯通筋,1)、抗震情况,下部非贯通钢筋 一、在端跨: (一) 判断直锚或弯锚 hc-C=LaE(或la) 直锚 hc-CLaE(或la) 弯锚 (二)计算公式: 1. 直锚: max(laE,hc首/2+5d)+ln首(或尾)+max(laE,hc中/2+5d) 2. 弯锚:15d+(hc首-C)+ln首(或尾) +max(laE,hc中/2+5d),二、在中间跨: 直锚: max(laE,hc中1/2+5d)+ln首(或尾)+max(laE,hc中2/2+5d),2)、非抗震情况,6、下部不伸入支座纵筋,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 Ln-0.1*ln-0.1*ln=0.8ln,7、侧面纵筋 (1)、侧面构造纵筋 1)、通跨设置,,2)、每跨设置,侧面纵筋 1. 通跨设置 15d+ln通+15d+n*15*d 2. 每跨设置 15d+ln+15d,腹板高hW=梁高hb-板厚h 当腹板高Hw=450mm时, 设置侧面构造纵筋(腰筋),(2)、侧面抗扭纵筋 1)、通跨设置,抗扭钢筋 (一)判断直锚或弯锚 hc-C=LaE(或la) 直锚 hc-CLaE(或la) 弯锚 (二)长度计算 直锚:laE+ln通+laE+n*LlE 弯锚: 15d+h-C+ln通+n*LlE +15d+ h-C,2)、每跨设置,(二)、箍筋根数,1、一级抗震,加密区根数:[max(2hb,500)-50)/100+1]*2 非加密区根数:[ln-2*max(2hb,500)]/200-1 总根数:[max(2hb,500)-50)/100+1]*2+[ln-2*max(2hb,500)]/200-1,2、二至四级抗震,加密区根数:[max(1.5hb,500)-50)/100+1]*2 非加密区根数:[ln-2*max(1.5hb,500)]/200-1 总根数:[max(1.5hb,500)-50)/100+1]*2+[ln-2*max(1.5hb,500)]/200-1,3、附加箍筋根数的计算,(三)、拉筋计算,拉筋的间距为梁箍筋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拉筋根数计算公式 拉筋的排数=侧面纵筋根数 /2 拉筋根数/排= (Ln-50×2)/(非加密区间距×2) +1 拉筋根数=[(Ln-50×2)/(非加密区间距×2) +1]×拉筋的排数,,(四)、吊筋长度,1、当梁高hb≤800时 当梁高hb≤800时,吊筋斜度为45度。
吊筋长度公式推导为: 吊筋长度=b+50×2+(hb-2C)/sin45×2+20d×2 (式中b为次梁的宽度,hb为框架梁的高度,C为框架梁的保护层厚度,d为吊筋钢筋直径) 2、当梁高hb>800时 2、当梁高hb>800时,吊筋斜度为60度吊筋长度公式推导为: 吊筋长度=b+50×2+(hb-2C)/sin60×2+20d×2 (式中b为次梁的宽度,hb为框架梁的高度,C为框架梁的保护层厚度,d为吊筋钢筋直径),五、屋面层框架梁钢筋的计算原理,六、非框架梁钢筋的计算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