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铁路隧道曲线加宽计算部分讲解.ppt

16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16836790
  • 上传时间:2019-11-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50.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①加宽原因 2)曲线隧道净空加宽 曲 线 隧 道 净 空 加 宽 原 因 图 车辆轴线 车辆长度L 车辆前后转向架间距l 线路中线 曲线半径 d内1 d外 d外 Ø车辆通过曲线时,转向架中心点沿线路运行,而车辆本身却不能随线路弯 曲仍保持其矩形形状故其两端向曲线外侧偏移(d外),中间向曲线内侧 偏移(d内1) 曲线隧道净空加宽原因断 面示意图 A B d内2 G H E F O C D Ø由于曲线外轨超 高,车辆向曲线 内侧倾斜,使车 辆限界上的控制 点在水平方向上 向内移动了一个 距离d内2 据此,曲线隧道净空的加宽值为 þ 内侧加宽 W1 = d内1+d内2 þ 外侧加宽 W2 = d外 þ 总加宽 W = W1+W2 = d内1+d内2+d外 Ø外线车辆中部向两线中间偏移,内线车辆外侧向两线之间伸 出,导致车辆可能刮碰; Ø外线超高值大于内线超高值,导致外线车辆向中间的倾斜程 度大于内线车体向内的倾斜程度 对于双线隧道: I. 单线曲线隧道加宽值的计 算 a) 车辆中间部分向曲线内侧的偏移d内 1 式中 l——车辆转向架中心距,取18m; R——曲线半径(m) (cm) ②加宽值的计算 (cm) b) 车辆两端向曲线外侧的偏移d外 式中,L——为标准车辆长度,我国为26m。

      (cm) (cm) c) 外轨超高使车体向曲线内侧倾移d内2 (cm) 式中 H——隧道限界控制点自轨面起的高度(cm) E——曲线外轨超高值,其最大值不超过15cm G——钢轨中心距,(近似取143.5cm≈150cm) (cm) 其中,v为铁路远期行车速度(km/h) 在我国铁路隧道标准设计中,是将相应的隧道建筑限界绕内侧轨顶中 心转动角取arctg值求得,可近似取d内2 =2.7E(cm) F隧道内侧加宽值为 (cm) F隧道外侧加宽值为 (cm) F隧道总加宽值为 (cm) (cm) 或 直墙衬砌内轮廓 内轨顶面 隧道中线 内侧线路中线 外侧线路中线 曲墙衬砌内轮廓 890+W d1 d2 245+W1 400+W3 245+W2 双线隧道曲线加宽示意图 II.双线曲线隧道加宽值的 计算 双线曲线隧道 的内侧加宽值W1 及外侧加宽值W2 与单线隧道加宽 值的计算相同 内外侧线路中线 间的加宽值W3按 以下情况计算 返回返回 a) 当外侧线路外轨超高大于内侧线路外轨超高时 : 式中 H ——车辆外侧顶角距内轨顶面的高度,取360cm; E ——外侧线路的外轨超高值(cm); R ——同前。

      (cm) (cm) 或 (cm) (cm) b) 其它情况时 : III.曲线隧道中线与线路中线偏移距 离 曲线隧道内侧加宽大 于外侧加宽,断面加宽 后,隧道中线应向曲线 内侧偏移一个d值 (cm) a) 单线隧 道 单线隧道曲线加宽示意图 曲线隧道中心线 加宽后隧道内轮廓线 W内dW外 直线隧道中心线 直线隧道内轮廓线 b) 双线隧 道 Ä 内侧线路中线至隧道中线的距离 Ä 外侧线路中线至隧道中线的距离 (cm) (cm) 图 IV.缓和曲线段隧道的净空 加宽 缓和曲线部分可分两段加宽:自圆曲线至缓和曲线中点,并 向直线方向延长13m,采用圆曲线加宽断面(按W值加宽);其余 缓和曲线,并自直缓分界点向直线段延长22m,采用缓和曲线中 点加宽断面,其加宽值取圆曲线之半(即按W/2加宽) J为什么延长13m? 当车辆的—半进入缓和曲线中点时,其车辆后 端偏离中线值应根据前面的转向架所在曲线的半径 及超高值决定此时,前面转向架已接近圆曲线, 故车辆后段(按切线支距法原理推算,近似取车长 之半26/2=13m)应按圆曲线加宽值(W)加宽 J为什么延长22m? 当列车由直线进入曲线,车辆前面的转向架进到缓 和曲线起点后,由于缓和曲线外轨设有超高。

      故车辆开 始向内侧倾斜,车辆的后端点亦已偏离线路中心,所以 从车辆的前转向架到车辆后端点的范围内应按圆曲线加 宽值的一半(W/2)加宽,此段长度为两转向架间距离 18m加转向架中心到车辆后端点距离4m共22m 作 业 一直线电气化铁路隧道,标准断面净空宽 度B=526cm,一段曲线隧道的半径R=1200m, 远期行车速度V=80km/h计算曲线隧道的外 轨超高值和加宽后的衬砌断面净空宽度?并用 图式表示直线隧道与曲线隧道的衔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