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工作指南(试行)》选读(专业应用).ppt
22页《《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工作指南(试行)作指南(试行)》(》(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选读选读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规培基地师资培训课件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规培基地师资培训课件xxxx市中医院科教科市中医院科教科 xxxx(主任医师(主任医师))20192019年年3 3月月1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内容概述内容概述《《指南指南》》共分七大部分:共分七大部分:前言前言第一章第一章 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第二章第二章 过程管理过程管理第三章第三章 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第四章第四章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第五章第五章 支撑保障支撑保障第六章第六章 培训对象管理培训对象管理2课件材料 第一章第一章 组织管理组织管理一、住培领导小组二、住培职能管理部门三、轮转科室管理团队四、专家指导委员会五、协同单位与基层培养基地管理第二章第二章 过程管理过程管理一、培训招收二、入院教育三、跟师学习四、轮转计划五、入科教育六、日常培训七、教学活动八、培训考核3课件材料 第三章第三章 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一、师资遴选二、师资培训三、师资评价与考核四、师资激励与约束第四章第四章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一、院级督导二、科室自查三、第三方评估四、培训对象评价监测4课件材料 第五章第五章 支撑保障支撑保障 一、党(团)组织建设 二、人事保障 三、培训对象待遇保障 四、后勤保障 五、财务保障 六、医疗活动保障 七、信息服务保障 八、技能训练保障第六章第六章 培训对象管理培训对象管理 一、日常管理 二、医疗活动管理 三、请销假管理 四、奖惩管理 五、沟通反馈管理5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重点内容介绍重点内容介绍第二章 管理过程 二、入院教育 3.入院教育应开展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训练并组织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轮转科室继续培训。
三、跟师学习 2.跟师学习的匹配应由培训对象依据所学专业及后期发展方向,在住培职能管理部门统一安排下,同师承指导老师进行双向选择双向选择确定每位师承指导老师带教学员不应超过3 3名 4.跟师学习以门诊门诊跟师为主,贯穿于3年培训期间内每周不少于半半天,全年应不少于30次6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重点内容介绍重点内容介绍 7.基地应组织开展集体拜师仪式集体拜师仪式,增强师承指导老师荣誉感和责任感四、轮转计划 5.轮转科室应根据基地轮转计划表,制订本科室培训科室培训计划计划,严格按照培训大纲要求组织开展培训不得缩短培训时间,不得减少培训内容,确保培训时间、内容、效果落实 6.所有参加培训人员应严格按照轮转计划轮转凡发现不按规定轮转者要严肃处理,追究基地、职能管理部基地、职能管理部门、科室主任和相关人员门、科室主任和相关人员责任7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重点内容介绍重点内容介绍五、入科教育 入科教育由轮转科室依据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要,在入科后立即立即组织实施 1.入科教育由轮转科室主任主任负责,教学主任、教学秘教学主任、教学秘书或指定人员书或指定人员具体组织实施。
★ 3.入科教育内容应包括轮转科室概况、中医住培管轮转科室概况、中医住培管理架构、病区分布、培训标准与要求、学科特色与优势、理架构、病区分布、培训标准与要求、学科特色与优势、轮转方式及考核、专科病史采集、专科体格检查、专科轮转方式及考核、专科病史采集、专科体格检查、专科辅助检查判读及中医病历文书书写要求辅助检查判读及中医病历文书书写要求 ★ 4.轮转科室应加强入科教育,编制入科教育手册,入科教育手册,建立入科教育档案,应有方案和记录建立入科教育档案,应有方案和记录 8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重点内容介绍重点内容介绍六、日常培训 日常培训是由轮转科室根据培训标准要求统一组织开展的临床实践及带教活动 1.日常培训的主体责任单位为各轮转科室轮转科室科室应建立由科室主任、教学主任、教学秘书构成的组织管理体系 2.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负责中医住培全面工作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负责中医住培全面工作;教学主任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教教学秘书负责协调与日常管理学秘书负责协调与日常管理 ★3.科室培训计划科室培训计划是规范化培训的依据,应包括培训培训对象人数(包括专硕并轨研究生)、床位分配、带教医对象人数(包括专硕并轨研究生)、床位分配、带教医师分配、培训内容与标准、教学活动安排、日常考核、师分配、培训内容与标准、教学活动安排、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出科考核等内容。
9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重点内容介绍重点内容介绍 4.带教医师应根据培训细则要求,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规范开展临床实临床实践活动和教学活动践活动和教学活动,为培训对象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5.日常培训应将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人际沟通交流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人际沟通交流等等融入到专业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之中,融入到日常临床工作之中,同时兼顾临床教学和科研素养培养 ★ 6.轮转科室应建立日常培训管理制度日常培训管理制度,包括培训对培训对象劳动纪律管理、医疗活动管理、教学活动管理、考核象劳动纪律管理、医疗活动管理、教学活动管理、考核与评价管理与评价管理等,规范医疗教学活动 7.轮转科室应于学员出科后组织日常培训工作分析总日常培训工作分析总结会结会,听取带教医师、培训对象、护理人员对住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10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重点内容介绍重点内容介绍七、教学活动七、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指以提高中医住院医师核心能力为目标开展的临床师生互动培训行为,由基地、轮转科室组织实施,包括临床带教、医疗查房、教学查房、小讲课、临床带教、医疗查房、教学查房、小讲课、病例讨论、门诊教学、工作坊、学术讲座病例讨论、门诊教学、工作坊、学术讲座等多种临床教学形式。
3.带教医师应根据培训内容与标准培训内容与标准,组织好临床实践活动,规范性地指导培训对象完成接诊、病历书写、查接诊、病历书写、查房、诊断、治疗房、诊断、治疗等医疗行为,不断提升核心能力 4.基地、轮转科室应建立教学活动评价制度教学活动评价制度,对培训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组织实施、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内容、培训方式、组织实施、教学效果、学习效果等开展评价,并有效分析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活动质量11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重点内容介绍重点内容介绍 ★ 5.轮转科室每月组织2 2次教学查房、1 1次病例讨论、、1 1次小讲课其他教学活动可根据规定和需要组织实施 7.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学员主要以观诊观诊为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学员可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或独立完成接诊工作八、培训考核八、培训考核 培训考核是促进培训严格管理、规范实施、确保质量的关键环节,包括过程考核、师承考核和结业考核,以过程考核、师承考核和结业考核,以过程考核为重点过程考核为重点 1.过程考核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和年度考核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和年度考核,应由基地或轮转科室统一组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2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重点内容介绍重点内容介绍 2.日常考核由教学秘书、带教老师教学秘书、带教老师组织实施,主要考核学员出勤情况、医德医风、工作数量与质量、完成病例病种数、医疗文书书写、培训及学习态度等内容。
日日常考核不合格者,不应进行出科考核常考核不合格者,不应进行出科考核 3.出科考核由轮转科室考核小组轮转科室考核小组组织,一般在培训对象出科前出科前完成应按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的要求,针对不同轮转培训对象分类、分层进行,开展专业理论专业理论、临床实践技能临床实践技能考核 4.专业理论考核以中医内容为主,比例不得低于以中医内容为主,比例不得低于70%70%可采取人机对话或纸笔形式进行,可为选择题、问答题,也可为病历分析但应符合培训大纲要求,涵盖尽可能多的知识点13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重点内容介绍重点内容介绍 6.技能考核技能考核应结合本专业临床技能操作要求,优先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也可在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进行 7.7.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合格为出科考核合格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合格为出科考核合格轮转科室应将结果及时记录在册并上报住培职能管理部门 8.出科考核不合格者可有1 1次次补考机会,若仍不合格则视为1 1次次出科考试不合格3 3次出科考核不合格则视为过次出科考核不合格则视为过程考核不合格,不能取得中医住培合格证书程考核不合格,不能取得中医住培合格证书。
11.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应进行补考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视为过程考核不合格过程考核不合格 12.师承考核是对学员跟师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包括临床跟师考勤、跟师笔记、典型医案总结和指导老师临跟师考勤、跟师笔记、典型医案总结和指导老师临床经验总结论文床经验总结论文等14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重点内容介绍重点内容介绍 13.师承考核在培训对象培训完成后,由基地职能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对考核结果进行复核 16.过程考核、师承考核合格、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过程考核、师承考核合格、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参加结业考核的前提,不合格者、未通过者不能参试是参加结业考核的前提,不合格者、未通过者不能参加结业考核加结业考核 18.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由各省级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培训基地依据各省规定和培训标准组织实施达到省级省级合格标准合格标准为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合格 19.理论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均合格为结业考核理论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均合格为结业考核合格合格未通过专业理论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或其中任一项者,可申请参加下次结业考核已通过的科目3 3年有效年有效。
3年未能通过者,需重新参加住培15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重点内容介绍重点内容介绍 20.基地应建立培训考核督导机制培训考核督导机制,加强对过程考核、师承考核的监督、评价和管理,避免流于形式或出现考核不规范的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到位对不符合考核要求现象要坚决予以制止,并给予一定的惩罚第三章第三章 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教学的灵魂,是质量的保证培训基地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住培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全面分析把握师资队伍能力素质状况的基础上,健全师资遴选、培训、考核和激励制度,健全师资遴选、培训、考核和激励制度,持证上岗,实行师资准入及动态管理机制持证上岗,实行师资准入及动态管理机制16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重点内容介绍重点内容介绍一、师资遴选一、师资遴选 2.结合各专业学科特点,按照学历、从事本专业时间、学历、从事本专业时间、专业能力、教学能力、个人素养专业能力、教学能力、个人素养等要求,明确师资准入条件医德医风不良、医疗事故或事件发生、教学事故医德医风不良、医疗事故或事件发生、教学事故或教学事件发生者不得担任带教师资或教学事件发生者不得担任带教师资。
3.师资遴选程序为个人提出申请,所在科室科主任审个人提出申请,所在科室科主任审核推荐,住培职能管理部门、专家委员会培训考核后上核推荐,住培职能管理部门、专家委员会培训考核后上报,基地聘任并颁发师资合格证书报,基地聘任并颁发师资合格证书 4.师资遴选的数量及组成应符合《《中医住院医师规范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结合基地容量的实际需求,实行公正、公平、公开,择优录取原则,确保优质师资从事带教工作17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重点内容介绍重点内容介绍二、师资培训二、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采取分级培训方式组织实施国家级国家级培训班主要负责培训教学主任、教学秘书教学主任、教学秘书,省级省级培训班主要负责培训骨干师资骨干师资,院级院级培训班主要负责培训一般师资一般师资 1.基地应建立带教师资队伍培训机制,将师资培训与继续教育挂钩,作为带教老师职称晋升、职务聘任和退出条件职称晋升、职务聘任和退出条件 3.紧紧围绕提升带教意识与能力,结合专业培训特点与规律,学习借鉴教育先进理念,组织开展院级培训,培训率应达到100%100% ★4.院级师资培训应紧紧围绕岗位胜任能力,内容为住培住培相关制度、住培要求、常用教学方法与理念、常用教学技巧、相关制度、住培要求、常用教学方法与理念、常用教学技巧、常用的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评价反馈方法常用的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评价反馈方法等,提升带教意识与能力。
18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重点内容介绍重点内容介绍三、师资评价与考核三、师资评价与考核 基地应建立师资评价与考核机制师资评价与考核机制,明确原则、要求、内容、形式、程序、结果反馈,运用好评价与考核结果 1.师资评价与考核由基地职能管理部门统筹组织,每年不少于1 1次次应制定计划方案,明确标准,得出评价与考核结论 ★ 2.师资评价与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师资带教的量和师资带教的量和质、教学意识与能力、态度与人文、教学创新与研究质、教学意识与能力、态度与人文、教学创新与研究等内容可将住培过程考核、结业考核、执业医师通过率过程考核、结业考核、执业医师通过率作为带教师资考核重要依据 3.师资评价与考核的结果分成优秀、合格、不合格优秀、合格、不合格基地应每年公布结果,对优秀老师进行表彰,对不合格老师进一步培训或令其退出带教队伍进一步培训或令其退出带教队伍19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重点内容介绍重点内容介绍第四章第四章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一、院级督导一、院级督导二、科室自查二、科室自查 科室自查指由轮转科室主任轮转科室主任负责,教学主任、教学秘书组织开展的对本科室住培工作进行的自我检查与评估。
2.科室自查应每月组织1 1次次或根据情况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有要求和程序 ★ 3.自查形式可为日常巡查、定期检查、抽查与互查,日常巡查、定期检查、抽查与互查,组织开展调查问卷、座谈会、随机访谈、现场检查组织开展调查问卷、座谈会、随机访谈、现场检查等活动20课件材料 《《指南指南》》重点内容介绍重点内容介绍 ★4.自查内容包括制度执行情况、住院医师日常培训制度执行情况、住院医师日常培训情况、教学活动、日常管理与考核、带教情况情况、教学活动、日常管理与考核、带教情况 5.自查结果应与轮转科室、管理者、师资、培训对象的日常管理考核、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绩效、个人职日常管理考核、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绩效、个人职业发展等挂钩业发展等挂钩三、第三方评估三、第三方评估四、培训对象评价监测四、培训对象评价监测 21课件材料 谢谢聆听!谢谢聆听! 22课件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