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养护工程安全施工作业课件.ppt
183页公路养护安全作业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李 伦 2.1 术语2.1.1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 为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所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上游过渡、缓冲、工作、下游过渡和终止等六个区域2.1.2警告区 从作业控制区起点设置施工标志到上游过渡区之间的路段,用以警告车辆驾驶员已经进入养护维修作业路段,按交通标志调整行车状态2.1.3警告区最小长度 保证驶入警告区的车辆减速至工作区规定的限速所需要的警告区路段的最短长度2.1.4上游过渡区保证车辆平稳的从封闭车道的上游横向过渡到缓冲区旁边非封闭车道的路段2.1.5缓冲区 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之间的路段2.1.6工作区养护维修作业的施工操作区域2.1.7下游过渡区 保证车辆平稳的从工作区旁边的车道横向过渡到正常车道的路段2.1.8终止区 设置于工作区下游调整车辆行车状态的路段2.1.9养护安全设施 警告、提醒和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过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域,保护养护维修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的设施2.1.10渠化装置 警告、提醒和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过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域,隔离车流、人流与工作区的设施2.1.11临时性交通标志 为满足养护维修作业安全需要而临时设置的交通标志。
2.1.12临时性路面标线为满足养护维修作业安全需要而临时施划的交通标志2.2 符号S-警告区长度Ls-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长度Lj -路肩封闭上游过渡区长度H-缓冲区长度G-工作区长度Lx -下游过渡区长度Z -终止区长度V -车辆行驶车速W-封闭车道宽度3.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3.0.1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应由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及终止区组成3.0.2警告区的最小长度按表3.0.2选取表3.0.2 警告区最小长度位置公路等级设计速度(km/h)警告区最小长度(m)路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120,1001600二、三级公路80,601000801000608004060030400各类平面交叉口-2003.0.3当需要封闭车道或路肩(紧急停车带)时,必须设置过渡区过渡区的设置应使车流的变化平缓1 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应按表3.0.3-1选取,当在隧道内时,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按该表数值的1.5倍选取2 路肩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应按表3.0.3-2选取3 下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宜取30m.表3.0.3-1 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Ls(单位:m)3.03.53.7560709090403040402010 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下长度(m)封闭车道宽度(m)限制车速(km/h)3.03.53.7560709090403040402010路肩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下长度(m)封闭车道宽度(m)限制车速(km/h)表3.0.3-2 路肩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Lj(单位:m)3.0.4 缓冲区的最小长度宜取50m。
3.0.5 工作区长度应根据养护维修作业的需要确定3.0.6 终止区最小长度宜取30m4.养护安全设施4.0.1 用于养护的标志标线属于临时性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与标线应组合使用4.0.2 在养护维修作业中,可用作渠化交通的安全设施有锥形交通路标、安全带、路栏、施工隔离墩和防撞桶(墙)等1.锥形交通路标锥形交通路标 宜由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底部应有一定的摩阻性能性状为圆锥形,其颜色、尺寸和形状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规定布设间距宜为10-20m用于夜间作业时应有反光功能,并配施工警告灯号,参见附录二图1.2.安全带安全带 宜由布制等柔性材料制成,宽度为10-20cm,带上有红白相间色,用于夜间作业时应有反光功能宜与其它设施一起组合3.路栏路栏 应由刚性材料制成,用于夜间作业时应有反光功能,其颜色、尺寸和形状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规定4.施工隔离墩施工隔离墩 宜为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高强合成材料制成的空心半刚性装置,其上有黄、黑色和反光器,使用时内部应放置水袋或灌水,并由连杆相连接,参见附录二图2和图6.5.防撞桶防撞桶 应为半刚性装置,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高强合成材料制成的空心半刚性装置,其上有黄、黑色相间色,顶部可安装黄色施工警告灯号,使用时内部应放置水袋或灌水,防撞墙还应两个为一组组合在一起使用,参见附录二图3和图4.4.0.3 移动式标致车 带有动力装置或可移动装置(拖车)的安全防护设施,颜色应为醒目黄色,装有黄色施工警告灯号,其后部有醒目的标志牌,图案和显示形式可按实际需要改变,参见附录二图5.使用时其尾部应面向交通流方向,设置于上游过渡区内或缓冲区内。
4.0.4 施工警告灯号 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规定施工警告灯号宜与其它安全设施一起组合使用4.0.5 夜间照明设施 当夜间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时,应设置照明设施照明必须满足作业要求,并覆盖整个工作区域4.0.6 养护安全设施的设置与撤除 当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时,应顺着交通流方向设置安全设施当作业完成后,应逆着交通流方向撤除为养护维修作业而设置的有关安全设施,恢复正常交通5.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5.1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5.1.1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应考虑养护维修作业的内容与要求,时间和周期、交通量、经济效益等因素,控制区内交通标志的设置必须合理、前后协调,起到引导车流平稳变化的作用5.1.2 工作区应设置工程车辆专门的进口和出口,出入口应设在顺行车方向的下游过渡区内5.1.3 同一方向不同断面的不同车道不宜同时维修作业;当必须同时维修作业时,其控制区布设间距,高速公路应不小于1000m,一级公路应不小于500m.5.1.5 当单向三车道及以上公路的中间车道养护维修作业时,应与相邻一侧车道同时封闭5.1.6 应利用作业区上游的可变信息板显示“前方公里封闭车道施工,请谨慎驾驶”的信息。
5.2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5.2.15.2.1 在警告区内应设置施工标志、限制速度标志和可变标志牌或线性诱导标等;在上游过渡区起点至下游过渡区终点之间应放置锥形交通路标;在缓冲区与工作区交界处应布设路栏控制区内其它安全设施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5.2.2 5.2.2 当需要布置改变交通流方向的最优控制区时,可与中央分隔带开口位置相结合,利用非作业控制区一侧的车道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三图3至图8.当警告区范围内有入口匝道时,应在匝道右侧路肩外设置施工标志5.2.3 5.2.3 立交区进出口匝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的布置,应根据工作区在 匝道上的具体位置和匝道的长度而定,当匝道长度比表3.0.2中规定的警告区最小长度短时,作业控制区最前端的交通标志可设置于匝道的起点处,匝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参见附录三图9至图13.5.2.4 5.2.4 在同一位置的作业实际在半天以内时,可适当减少交通标志但应设置施工标志以及锥形交通路标,并应在上游过渡区内设置移动标志车或配备交通指挥人员临时定点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参见附录三图14至图155.2.5 5.2.5 当养护维修作业位置移动时,可按实际条件适当简化,移动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参见附录三图16。
6.二、三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 控制区布置6.16.1 基本要求6.1.1 6.1.1 控制区布置应兼顾养护维修作业的内容与要求、时间和周期、交通量、经济效益等因素,控制区内交通标志的设置应前后协调,起到引导车流平稳变化的作用6.1.2 6.1.2 控制区上游因道路线形造成视距不良时,应在控制区上游的适当位置处增设施工标志6.26.2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6.2.1 6.2.1 在警区应设置施工标志、限制速度标志和可变标志牌或线形诱导标等;在上游过渡区起点至下游过渡区终点之间应放置锥形交通路标;在缓冲区与工作区交界处应布设路栏;在工作区周围应布设施工隔离墩或安全带控制区内其它安全设施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6.2.2 路段养护维修作业时,对于单向通行的情况,除必要的安全设施外,必须在工作区两端各配备一名交通指挥人员或设置交通信号控制灯路段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参见附录三图17至图18.6.2.3 弯道上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 当工作区位置处于视距不良的路段时,应在控制区内增加施工标志;2 当双车道的一个车道封闭作业时,工作区下游可不配备交通指挥人员但当单向两车道的其中一外侧车道封闭作业时,工作区下游可不配备交通指挥人员。
弯道时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参见附录三图196.2.4 当对整个路面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时,应修筑临时交通便道,以保证车辆通行,控制区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 临时路面标线应使用黄色;2 控制区内必须设置路栏和施工警告灯;3 作业车上必须安装施工警告灯号;4 所修筑的交通便道应划道路轮廓线并应设置可渠化交通的安全设施整个路面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参见附录三图206.2.5 在路肩上养护维修作业时,其控制区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 必须保证紧靠路面的车道宽度大于3m;2 作业车上必须安装施工警告灯号;3 若设置移动式标志车,可不设过渡区;4 当交通流量较大时,必须封闭紧靠路肩的车道,并按车道封闭要求布置控制区路肩养护为序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参见附录是那图216.2.6 养护维修作业周期在半天以内是,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 上游过渡区宜设置移动式标志车;2 作业车上必须安装施工警告灯号;3 在移动养护作业是,移动式标志车应与作业车保持在50100的间距作业周期在半天以内的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附录三图22至图237.特大桥面和隧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7.1 基本要求7.1.1 在开放交通条件下的养护维修作业,应制定控制区交通管理方案。
7.1.2 应配备专职人员加强车速限制和车辆限宽的管理7.1.3 隧道入口前不需设置施工标志、限制速度和限宽标志7.1.4 隧道控制区必须有足够的照明7.1.5 特大桥的养护维修,应根据需要设置限载标志7.1.6 特大桥以外的其它桥梁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的布置可参照本规程执行7.2 特大桥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7.2.1 特大桥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的布置,宜只封闭一条车道进行养护维修作业当为单向3车道时,封闭部分的宽度最大不宜超过两条车道7.2.2 具体布置可按本规程相关规定执行7.3 隧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7.3.1 隧道单洞双向交通的控制区布置,应只封闭一条车道进行养护维修作业,隧道口应设置交通信号灯并配备交通指挥人员,并至少应从隧道口开始封闭养护维修作业车道,单洞双向交通的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参见附录三图24至图25当工作区处于弯道范围时,应将警告区的起始位置前移至道路的直线段,作业控制区可参照附录三图19布置7.3.2 隧道双洞单向交通的控制区布置应将警告区和上游过渡区设于洞口外双洞单向交通的作用控制区布置示例参见附录三图26至图28.7.3.3 移动维修作业时,宜设置移动式标志车,并应在隧道两端配备交通指挥人员。
作业周期大于两小时时须设置锥形交通路标,作业控制区可参见附录三图14至图15布置5.1基本要求5.1.1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应考虑养护维修作业的内容与要求,时间和周期、交通量、经济效益等因素,控制区内交通标志的设置必须合理、前后协调,起到引导车流平稳变化的作用5.1.2 工作区应设置工程车辆专门的进口和出口,出入口应设在顺行车方向的下游过渡区内5.1.3 同一方向不同断面的不同车道不宜同时维修作业;当必须同时维修作业时,其控制区布设间距,高速公路应不小于1000m,一级公路应不小于500m.5.1.5 当单向三车道及以上公路的中间车道养护维修作业时,应与相邻一侧车道同时封闭5.1.6 应利用作业区上游的可变信息板显示“前方公里封闭车道施工,请谨慎驾驶”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