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液氯汽车罐车-江苏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3611768
  • 上传时间:2022-0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9.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ICS 13. 100C66DB32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DB 32/ TXXXXX—XXXX液氯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使用安全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afety use of road tankers and tank containers for liquidchlorine(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6/10/16)XXXX - XX - XX 实施XXXX - XX - XX 发布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25液氯卸载安全技术要求 26液氯全气化工艺安全技术要求 37卸载过程控制和安全管理要求 38应急救援 4附录A (规范性附录)液氯接卸安全检查表 5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江苏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氯碱工业协会、江苏中建工程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匡蕾、秦文浩、施祖建、王斌、付靖春、夏尔淳、汪丽莉、陈妍、张小波、王 亚萍、吴永肃、丁训凯、翁红星、刘玉琪。

      液氯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使用安全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液氯使用单位涉及液氯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使用的一般要求及液氯卸载安全技术、 液氯全气化工艺安全技术、卸载过程控制和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等要求本标准规定了使用液氯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卸载时的安全技术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138 工业用液氯GB/T 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TSG R0005-2011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4002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规则TSG R5002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移动式压力容器 transportable pressure vesseI指由压力容器罐体或者大容积钢质无缝气瓶与走行装置连接组成的,或者与框架永久性连接组成的 运输装备,包括铁路罐车、汽车罐车、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和管束集装箱等(本文件仅指液氯汽车罐 车、液氯罐式集装箱)3. 2液氯汽车罐车 road tanker for I i qu i d ch I or i ne指液氯汽车罐车单车和液氯汽车罐车半挂车的总称(以下简称汽车罐车)。

      3. 3液氯罐式集装箱 tank conta i ner for I iquid ch I or i ne具有充装与卸载液氯介质功能,并且参与公路运输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在装置或者场所内脱离走行 装置时应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管理(以下简称罐式集装箱)3.4液氯全气化工艺 fu I I gas i f i cat i on process for I iquid ch I or i ne是指采用液相氯连续进入管式气化器加热气化,全气化为气相氯且不积存液相氯的气化工艺;同时 采取相应的工艺控制及安全措施,稳定连续供给氯气4 —般要求4. 1汽车罐车使用应符合TSG R0005-2011标准中附件B的规定;罐式集装箱使用应符合TSG R0005-2011标准中附件C的规定4.2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充装液氯应符合GB5138, TSG R4002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单位容积充装量 不大于1. 20t/m3o5液氯卸载安全技术要求5.1具备卸载条件的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到达卸载场所应及时卸载,特别是接近阀门检修和罐体 检验时间的,应立即安排卸车,不得超期使用,不准许按以下方式操作:a) 任何气相方式卸载;b) 移动式压力容器之间相互接卸作业;c) 移动式压力容器直接向液氯钢瓶进行充装;d) 使用明火直接烘烤或者采用高强度加热的办法对移动式压力容器进行升压或者对冰冻的阀门、 仪表和管接头等进行解冻。

      5.2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宜采用压差方式向接受卸载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卸载,接受卸载的固定式压 力容器应设置压力保护装置或采取防止压力上升的等效措施,必要时可采用以下卸载方式:a) 罐体加压,可采用独立的空压机压缩空气或氮气方式,压缩空气最高压力不得大于罐体许用压 力,压缩空气必须经过干燥,露点为-40°C,并且除尘、除油;b) 采用机械泵输送工艺,机械泵宜采用流量控制方式5.3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在脱离走行装置后固定在卸载场所,应遵照固定式压力容器管理5.4液氯卸载应采用鹤管,液相管及气相管道上应设置紧急切断阀,并符合以下要求:a) 接卸设备、管道、阀门、密封元件以及其他附件的材料应与液氯特性相容;b) 阀门之间的液相封闭管段,应设置管道安全泄放装置,泄放的氯气应接入事故氯处理系统,禁 止无序排放;c) 设有防止接卸用管拉脱的联锁保护装置;d) 接卸用管必须每半年进行1次耐压试验(水压试验后应干燥);e) 卸载结束后关闭车载接卸阀和鹤管接卸阀,应卸尽管路内部压力,抽除余氯方可断开,并立即 在各接口安装盲板5.5卸载后罐体压力、温度、剩余量应符合要求,防止生产装置物料倒灌,充装单位应进行充装前安 全检查和处置。

      5.6液氯接卸端的管道系统,应设计紧急切断阀,并符合以下要求:a) 管道泄压后方可密闭,以防管道密闭腔内液氯膨胀发生物理爆炸;b) 接卸平台应设置余氯排放、抽空用的负压管线,以及氮气或干燥空气置换用的管线6液氯全气化工艺安全技术要求6.1由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半挂车(单车除外)液相连续供液氯气化器气化,应采用全气化工艺, 禁止采用釜式汽化器,以防止三氯化氮积聚6.2液氯全气化工艺气化温度不得低于75°C,不大于121°Co气化压力自动调节液氯进料阀,气化压 力超过高限时联锁关闭液氯进料阀和蒸汽调节阀;气化温度自动调节蒸汽调节阀,气化温度超过高限时 联锁关闭蒸汽调节阀6.3气化器或缓冲罐应设计安全阀,安全阀的进口侧设计爆破片,应符合TSG R5002标准中附件G的 要求,爆破片和安全阀之间应装设压力表指示和检查用截止阀安全阀出口应接入尾气吸收系统6.4液氯全气化工艺装置关闭时,气化器、缓冲罐等容器不得残留液氯,液氯管道必须排液或确保20% 以上的气相空间,禁止管道满液时关闭阀门6. 5液氯系统应设置液氯取样口6.6液氯储罐、液氯气化器、氯气缓冲罐应有排污口及处理设施,缓冲罐应装设双阀定期排污。

      6.7气化氯工艺管道应设止逆阀7卸载过程控制和安全管理要求7.1卸载过程控制7.1.1罐车按指定位置停靠,发动机熄火、切断电源,或半挂车、集装箱脱离走行装置,采取防滑动 措施,并安放“临时停靠”或“正在接卸”警示标识7.1.2充装单位应当对充装作业过程的安全负责;卸载单位应当对卸载作业过程的安全负责;运输单 位应当对运输过程的安全负责;接卸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按附录A. 1(见附录A)进行安全检查,相 关方应签字确认,按安全操作规程接卸作业7.1.3导静电装置应与接卸平台接地桩连接7.1.4连接接卸鹤管、接卸阀时,内压卸尽后方可拆除盲板7.1.5接卸鹤管与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连接、密封必须安全可靠,应使用氯气试压、稀氨水外部检漏7.1.6接卸作业过程,操作人员、安全员必须在现场,不得擅离岗位7.2接卸后安全检查接卸后安全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a) 接卸操作阀门应置于关闭状态,加装盲板,车载紧急切断阀复位;b) 卸载后压力、温度应符合要求,液氯不应完全排净,且罐体内余压不低于0. 05MPa;c) 容器所有密封面、阀门、接管无泄漏,罐体外壁无结露、结霜现象;d) 所有安全附件应保持完好;e) 接卸平台的所有连接件应确保分离;f) 接卸人员与驾驶员、押运员交接,按表A. 1 (见附录A)填写并签字。

      7.3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进行接卸作业:a) 遇到雷雨、风沙等恶劣天气情况的;b) 附近有明火作业、设备和管道出现异常工况等危险情况的;c) 移动式压力容器或者其安全附件、承压附件等有异常的;d)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证明资料不齐全、检验检查不合格、内部残留介质不详以及存在其他危险 情况的;e) 其他可疑情况的7.4记录资料7. 4. 1充装记录资料充装单位应当向液氯使用方提供以下证明或随车资料,必要时,还应当出具充装液氯质量检验报告:a) 充装记录;b)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应符合GB/T 16483的标准要求;c) 应急救援信息联络卡(注明充装单位、运输单位联系人、联系等)7. 4.2卸载记录移动式压力容器卸载作业结束后,卸载单位应当填写卸载记录,内容必须真实有效卸载记录由称 重人员、接卸操作人员和安全检查人员(包括押运员、驾驶员)签字认可7. 4. 3记录至少保存1年8应急救援液氯运输和接卸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并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的要求和行业相关规定的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液氯接卸安全检查表表A. 1规定了液氯接卸时应填写的安全检查表表A. 1液氯接卸安全检查表单位:车号/罐体号: / 驾驶员:押运员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或说明符合J 不符合X一、随车携带的文件和资料1《使用登记证》及电子记录卡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和有关管理部门的从业资格证3液面指示值与液体容积对照表(或者温度与压力对照表)4移动式压力容器接卸记录5事故应急专项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二、接卸前检查1接卸介质与铭牌和使用登记资料、标志一致2首次充装投入使用的,应当有置换合格证明文件3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以及运输通行证4随车作业人员应当持证上岗,资格证书有效5压力容器铭牌与各种标志、介质与罐体涂装标志一致6移动式压力容器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内,安全附件齐全、工作状态正常, 并且在校验有效期内7压力、温度、充装量(或者剩余量)应当符合要求8各密封面的密封状态应当完好无泄漏9随车防护用具、检查和维护保养、维修等专用工具和备品备件应当配备 齐全、完好10卸载介质的连接接头应当采取避免油脂污染措施11罐体与走行装置或者框架的连接应当完好、可靠三、接卸过程控制1接卸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照规定的接卸工艺规程进行操作,接卸单位 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巡回检查2按照指定位置停车,汽车发动机必须熄火,切断车辆总电源,并且采取 防止车辆发生滑动的有效措施;汽车钥匙交由接卸员保管3接卸前,导静电装置应与接卸平台接地桩连接4连接接卸鹤管、接卸阀时,内压卸尽后方可拆除盲板5使用卸载单位专用的接卸鹤管进行接卸,不得使用随车携带的接卸用管 进行卸载 6接卸鹤管与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连接、密封必须安全可靠;应使用氯气试 压、稀氨水外部检漏7接卸作业过程,操作人员、安全员必须在现场,不得擅离岗位8接受液氯的容器充装量(或者充装压力)不得超过核准的最大允许充装 量(或充装压力),严禁超装、错装四、卸载后检查1接卸操作阀门应置于关闭状态,加装盲板,车载紧急切断阀复位2卸载后压力、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