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盛唐诗人系列微课.ppt

39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87840702
  • 上传时间:2024-09-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65M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盛唐诗人之诗歌意象特征系列微课(一)晋城市第一中学校晋城市第一中学校 秦微芳秦微芳 标题解读选材背景•苏教版选修课本《唐宋诗词选读》中将诗词内容按时代、诗人划分,盛唐是诗歌最鼎盛的时期,解读盛唐诗需要更深入地阅读该时代的诗歌,把握不同诗人诗歌内容所常用的意象,进而领悟诗人内在情感教学重点•在了解诗人及其诗歌风格的基础上,把握其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进而概括诗歌意象特征,从而深入诗人内心世界教学难点•盛唐时期的诗人颇多,所创诗作流传于世的也不少,从教材及唐诗辞典中选取典型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加以分析,从而引导学生能更深入地走进唐诗 盛唐诗人•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至鼎盛,诗歌创作领域也出现了大批诗人,他们写出了内容丰富的诗歌其中,李白、杜甫享有盛名,山水田园诗人当属王维、孟浩然,写边塞征战诗歌出众者当属高适、岑参 古典诗歌的意象特征•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曾论及“窥意象而运斤”,即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诗人的抒情往往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古典诗歌意象具备以下特征:情感性、含蓄性、表达的虚实性、内涵的丰富性 李白诗歌意象特征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关于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等多首 李白诗歌特征•风格特征: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擅长的体裁:1.七言歌行,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如《蜀道难》2.五七言绝句,风格清新明丽如《静夜思》 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李白诗中出现最多的意象是月、酒和江水 月意象•李白诗歌中写月的作品或抒情,或怀古,或怀乡,或思亲,或寄志最著名的有《月下独酌》、《峨眉山月歌》、《关山月》和《把酒问月》等。

      咏月诗的特点是想象新颖、奇谲、丰富,常常是奇想天外的神来之笔譬如“月出峨眉照苍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荆门月);“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终南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长安月)李白的咏月诗在写景之余,也抒发了他对人生、友情、世界、社会、政治的感情和认识,因而带上了某些哲理意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诗人精心将“月之永恒,人生苦短”这个亘古真理所包含的玄机奥妙,暗藏于哲理之中李白一生中,总是把明月引为知己,他的种种复杂的情感,他的理想、欢乐、痛苦和悲哀,也总是与明月纠葛缠绕在一起,真可谓一片愁心寄明月 酒意象•酒意象在李白的诗中不仅仅是作为单纯的物质概念,它有时候还表达了诗人的某种思想和情感,如表达了诗人的友谊、相思以及对再会的期盼,或者是在受挫以后,用酒意象来寄予他对理想生活的期望,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诗人饮酒作诗所表达的内容或是借酒浇愁,或为纵酒行乐•李白借酒浇愁的诗歌如《月下独酌》全篇虽不着一个愁字,但句句都藏着一个愁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在花好月圆的良宵,酒兴大发,却没有一个亲朋好友来陪他喝酒,只好邀天上的月亮和自己的影子共饮,且饮且歌,且饮且舞,直至酩酊大醉,醉语连连但酒醒之后,连月亮和影子也与他分别了诗人孤独寂寞凄凉之愁溢于言表 江水意象•李白有着开阔的视野与胸襟,对江河之流也格外偏爱《将进酒》的发端以狂飚之势,以两组惊心动魄的排比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李白以河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这个开端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以说是巨人式的感伤李白的悲郁是具有盛唐时代的大器,于悲郁的深处挣扎出、冲突出生命的大肯定与大欢乐而《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一群金陵子弟听说李白要走,都来送行于是,“欲行”的诗人和“不行”的金陵子弟都频频干杯,尽情饮酒情意绵绵,依依不舍一股留恋此地此人的悲感从诗人心中油然而生,不忍别离的诗人脱口最后两句,以具体形象的长江流水,比拟抽象的离别之情李白诗中涌出的悲剧意识便随着滔滔的江水一去不返,是以江水化解悲剧意识的良好例证。

      盛唐诗人之诗歌意象特征系列微课(二)晋城市第一中学校晋城市第一中学校 秦微芳秦微芳 杜甫诗歌意象特征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 ——【宋】秦观 关于杜甫•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主要诗作有《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 杜甫诗歌特征•风格特征:沉郁顿挫•擅长体裁:律诗杜甫律诗,扩大了表现范围他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山水、时事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现实主义写法:多写民间疾苦,多抒发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 杜甫诗歌中常见意象•杜甫诗歌中出现最多的意象是孤舟、风雨、飞禽 孤舟意象•杜甫的一生总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苦悲多于喜乐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杜甫诗歌中出现了不少孤舟意象。

      这一意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被杜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与个性,显得厚重而更有质感时而流露杜甫的归隐之意,时而表达了杜甫晚年孤独、愁苦、惶恐之情正因为这些复杂情感的交织缠绵,使得杜甫笔下的孤舟意象更具诗意和生命力 风雨意象•杜甫诗歌中的风雨意象或是忧愁类,或为闲适类的杜甫的一生曾身陷京城后又漂泊蜀地,直至最后客死舟中,真可谓风雨相伴的一生无论是生命意识的凋残还是理想价值的失落,诗歌中的风雨意象总是渲染出某种悲凉氛围风急天高猿啸哀”会让人想到无尽的落寞,“细草微风岸”会让人联想到人如细草经不住微风的洗礼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却让人不禁联想到一种春夜闻雨声之喜悦 飞禽意象•杜甫善于捕捉自然间的景物,却也经常自比之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把自己喻作一只孤独的沙鸥,茫然地屹立于广阔的苍穹中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燕子”意象的多次出现,让幽雅清新的自然之景再现眼前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李杜的友谊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在杜甫的心中,唯有鸿鹄可配李白 盛唐诗人之诗歌意象特征系列微课(三)晋城市第一中学校晋城市第一中学校 秦微芳秦微芳 王维诗歌意象特征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宋】苏轼 关于王维•王维(701年-761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有“诗佛”之称 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王维诗歌特征•风格特征: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诗歌体裁:五律和五绝,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文学特色:诗如画卷,美不胜收;情景交融,浑然天成;诗渗禅意,流动空灵 王维诗歌中常见意象•王维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鸟、云、松 鸟意象•王维诗歌中“鸟”意象往往都与他极力向构建的田园世界、禅寂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诗人紧紧抓住了“鸟”意象本身具有的特点,并将其融入诗境,以动形静、以有声形无声,以“鸟”的小巧衬托空间的无限,构建出了悠闲美好的田园世界,同时也营造出了明净空灵、幽深静谧的禅寂世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对这样的世界最好的诠释 云意象•王维的诗歌中大量使用“云”意象,有的诗用云来衬托周围景物之高远,仙气霞举,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有的诗用云来抒写性情,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如“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望见南山阳,白云霭悠悠” ;有的诗用画笔摹云,抒写山水之乐,如“啼鸟忽临涧,归云时抱峰”;有的诗用云入禅理,寄托遥深,如“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不知栋云里,去作人间雨” 。

      松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松” 这个意象象征君子坚贞不屈、高洁孤直的品性,王摩诘诗歌中多借松来表达仕途受挫后的处世态度,如“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或以松来点缀自然的静谧幽雅,表达他对淳朴安静生活的向往,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当然松往往也会化作一片深林而入诗,如“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盛唐诗人之诗歌意象特征系列微课(四)晋城市第一中学校晋城市第一中学校 秦微芳秦微芳 孟浩然诗歌意象特征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唐】李白 关于孟浩然•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歌第一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诗集有《孟浩然集》三卷 孟浩然诗歌特征•风格特征:冲淡自然•擅长体裁:五言古诗,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诗歌主张:在《本阇黎新亭作》诗中写道:“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孟浩然借用了佛学和道家哲学中的“弃象忘言”说,提倡诗歌创作的抒情言志、表情达意不必太直露,要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他还主张作诗不必受近体格律的束缚,应当“一气挥洒,妙极自然” 孟浩然诗中常见意象•孟浩然诗歌中常见意象有水、渔父、舟船 水意象•水意象是孟浩然诗歌的核心意象,在他流传于世的诗中多数诗歌都在写水孟浩然笔下的水有江、河、湖、涧、海潭、泉、溪、瀑布,也有雨、露、霜、雪如“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 “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莓苔异人间,瀑布当空界”“隐隐雷声动,森森雨足垂”“锦衾重自暖,遮莫晓霜飞”“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水意象的频繁使用自然与诗人自身的游历有关,同样也与其隐士身份息息相关 垂钓意象•孟浩然素以隐士著称,其诗歌中多呈现一个地道的渔父形象孟诗中的垂钓者既有积极入世,渴望一展宏图的理想,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抒发诗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而“垂钓”意象的运用暗指的就是当朝执政者,也就是诗题中的张丞相今日观溟涨,垂纶学钓鳌”诗人借钓鳌比喻自己的远大抱负,渴望有朝一日施展才华然而“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抱琴来取醉,垂钓坐乘闲”则写出了内心的闲适和隐逸情趣 舟船意象•孟浩然一生隐退于南方,或因其多行水路的缘故,在诗歌中大量使用了舟船意象。

      有的体现他的仕隐抉择,如“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出仕)“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隐退) ;有的直接写山水游览的经历,舟船只是山水行踪的道具,如 “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有的写出了诗人的悠闲自足,如“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有的则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短暂、人生难驻的惶恐,如“今宵泉壑里,何处觅藏舟”;有的则是直接描写离别,却多了一些清旷,如“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盛唐诗人之诗歌意象特征系列微课(五)晋城市第一中学校晋城市第一中学校 秦微芳秦微芳 高适诗歌意象特征 盛唐诗人之诗歌意象特征系列微课(六)晋城市第一中学校晋城市第一中学校 秦微芳秦微芳 岑参诗歌意象特征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