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的含义与作用教学设计.docx
7页《标题的含义与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领会标题的含义2 .掌握标题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领会标题的含义教学难点:掌握标题的作用方法与手段】1 .由课内到课外探究法;2.学生命题法巩固所学教学设计】一、就地取材,巧妙引入BS宁国菁华宇破通过徐州市睢宁菁华中学的校徽引入,如右图师:“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我们有缘相会在美丽 的睢宁,在遇见你们之前,老师先遇见了她说说咱们的校 徽有哪些含义?生1:学校校徽中的“菁”字,本意是草木茂盛,我认为“菁”字 象征了我们学校蒸蒸日上,办得越来越好生2:校徽的背景色是红色,这也是国旗的颜色, 她教导我们要有一颗 爱国之心生3:这个“菁”字充分体现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对称之美,是我国传统 文化的具体表现生4:这个“菁”字也是表示了最精华的部分,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生5: “菁华”的意思是一一今天上菁华,明天上清华生6:这个“菁”字是古体字,说明我们学校正在高度重视传统教育师:好!为咱们的校徽点赞!为大家的回答点赞!如果把学校比作一 篇美文,“菁华”就是它的标题投影)菁华学校校徽含义1 .校徽以篆体“菁华”二字为主要设计元素,变形构成一方中国印造 型,体现儒韵汉风文化特色。
2 .“菁华”,寄寓办一所“水木清华”般的纯粹校园,给予学子们“菁 菁校园,灼灼其华”的成长乐园3 .汉印风格的造型,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寓意着菁华学校秉承传统, 与时俱进,守规守矩,教人求真,做人方正的育人理念4 .校徽色彩采用中国红,喻示着菁华学校红红火火,前程似锦设计意图:最好的引课应该是跟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相机展示生 活中丰富的语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自觉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运用语文,学生兴趣浓厚把学校比作一篇美文,“菁华”是美文的“标题”, 话题切入到课题《标题的含义与作用》,自然且有温度二、回顾真题,明确考法师:请看徐州近四年中考语文的记叙文阅读试题,边读题边思考:这些题目都与哪一类的考点有关?(投影)徐州市近几年中考标题分析题统计年份篇名题目2015 年《找回颤动的感觉》17.请说说你对题目“找回颤动的感觉” 深刻内涵的理解3分)2012 年《凝望一棵开花的树》17.题目《凝望一棵会开花的树》中的“凝 望” 一词作何解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 (2分)2011 年《上品生活不着痕迹》23.你是如何理解标题“上品生活不着痕迹”的? ( 4分)2010 年《春天是,点点化开 的》2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春天是 点 一点化开的”为标题的理由。
4分)生7:标题师:知道了考什么,谁知道试题是从哪两大角度来命制的?生8: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对近几年的徐州中考语文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归纳, 对中考复习进行反思,从而把握记叙文阅读常考题型的命题趋势,采取相 应的对策,做到有的放矢,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分析标题,课内寻法(投影)一寻“含义”;回忆所学课文,合作探究以下文题的含义《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七上)《爸爸的花儿落了》(人教版七下)《变色龙》(人教版九下)师:如何应对”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几十年前,语文大家叶圣陶先 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教材中的那些例子,来寻 求解决问题的钥匙吧!生9:《走一步,再走一步》表面上是父亲鼓励我一步一步走下悬崖 实际上是指当我们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要把它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然后 一步一步走下去,即使有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生10:《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字面意思是爸 爸种的夹竹桃花凋谢了言外之意是说:生性爱花的爸爸不幸去世了生11:《变色龙》这个标题,表面上指皮肤能随着四周物体颜色的不同 而改变的一种蜥蜴,实际上是指像奥楚蔑洛夫那样趋炎附势、见风使舵、 媚上欺下的人。
生12: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表层义,二 是深层义投影)二寻“作用”;回忆所学课文,合作探究以下文题的作用《背 影》(人教版八上)《孔乙己》(人教版九下)《孤独之旅》(人教版九上)《俗世奇人》(人教版八下)师:《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 的背影”,中间“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 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 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里,文章的标题起了什么作用?生13:线索师:对,这是结构上的作用生14:《孔乙己》这篇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 害下,精神上麻木不仁,生活上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中度日,最后被 封建制度吞噬的悲惨形象这个标题点明了文章写作的对象师:这是内容上的作用生15:《孤独之旅》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 列事情,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过程,告诉我们挫折能使人迅速地成长 起来这个道理 “孤独之旅”这个标题可以看出主人公的孤独、寂寞、恐慌,还有坚强和奋斗师:说得好!这关乎文章的主题生16:《俗世奇人》写了三个手艺奇人,泥人张手艺奇,人更奇。
杨七 做茶汤的手艺奇却没比上杨巴的嘴奇一看这个标题,就让人有一种想读 的欲望师:不错,这是效果上的作用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 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语文教本只是 些例子……不是一个终点”,它就好比“可以开发无限库藏”的“锁钥”; 它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 ,它是“各学科教学的重要凭借,重要工具”要想扭转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局面, 必须讲求效率,讲究方法,使学生能“习教材之一例”而应用到实际生活 的各方面”笔者通过分析教材课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掌握方法,进行模 仿,举一反三,运用到课外,使学生形成技能四、合作命题,课外循法师:拿到钥匙,咱们该干嘛了?生17:开门师:不过,咱们今天换种方式,置换一下角色,体验一把做“命题大 人”的感觉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命题之前的准备工作须 充分请打开材料的最后一篇文章《十字路口处的一匹马》投影)1.认真阅读《十字路口处的一匹马》,小组讨论、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 “我”怎样的情感?2.小组合作探究,围绕“标题的含义与作用”设计一道题目并解答。
可参考近年徐州市中考题)师: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小组推荐代表发言生18:主要写作者在十字路口遇到一匹马的情况师:是什么样的一匹马?生19:跟着它的主人一起到街上卖枣的马,是一匹“晦暗的鬃毛,像 斑驳的墙壁,又像经年不洗的老人身上,一块块的癣”的马师:马的主人对待马怎样?生20:对它很严格师:比严格还要严格,是粗暴从文中可以看出,主人还怎么样了它?生21:骂了它,还打了它师:对,还真有点 “我待你如初恋,你却虐我千万遍”的感觉呢!那 又表达了 “我”怎样的情感?生22:表达了我对这匹马的同情,同时,又由这匹马想到了自己师:想到自己什么?生23:想到自己在这个城市里遭遇也不好师:就像这匹马一样,失去了什么?生24:家园师:对马而言,这个家园就是一一草原我”失去家园,马失去草原 感到孤单,感到无助那他(它)有没有梦想?生25:有,有朝一日,回到自己的家园师:准备工作做得不错,下面小组合作命题,自拟解答每个小组推 荐一名代表,展示命题及解答生26:我设计的题目是:你对本文标题《十字路口处的一匹马》有怎 样的理解?我的解答是:它是本文叙写的对象,是本文的线索,设置了悬 念,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师:嗯,说得真全面!生27:我设计的题目是:以《十字路口处的一匹马》为题的理由是什 么?我的解答是:这个题目在结构上概括了全文的叙述的内容,写的是作 者在十字路口处,由马联想到了自己,这匹马那样无助和迷惘,作者联想 到自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无助和迷惘。
师:有结构方面作用,也有内容方面的作用,不错!生28:我设计的题目是:请你谈一谈对本文标题《十字路口处的一匹马》的理解我的解答是:有四点第一点,真实地记叙了 “我”与一匹 马在十字路口处的相遇;第二点,设置了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三点,人与马的遭遇出奇的相仿,都是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放弃 自己内心的一片天地;第四点,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师:有含义,有作用,条理清晰,设计规范,很好!五、评改议题,展示得法师:同学们命制得真好,令老师禁不住啧啧称赞!听了同学们精彩的 命题和准确的解答后,老师帮同学们整理了一下,请看大屏幕投影)我的命题: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十字路口的一匹马》这一文题的理解我的解答:1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 . “马” 一语双关,既指文中拉枣车的马,又指和马一样“丢失了自 己家园”的“我”;3 .“十字路口”充分表现了马的“无助与忧伤”、“一匹”表现了马的 “孤单”;4 .文题以“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作为马的背景,表现了作者对马的 同情;5 .作者以马自比,来表达自己“走丢了家”的惆怅和“时刻寻找家园” 的执着师:同学们,看了老师的整理,你们觉得:说的和想的是一回事么? 写的和说的又是一回事么?6 29:当然不是。
师:既然不是,那你觉得在实际答题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7 30:老师,我觉得应该认真地读题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答案都能紧紧围绕题目的要求来回答师:你归纳得很好,确实如此,无论是拟题还是解答,我们都要“仔细地读,眼中有要求”8 31:老师,我觉得还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师:对,是应该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考虑,要做到“全面地想,心中 有角度”那么,老师为什么要求大家把想的和说的写下来?通过写,你觉得要注意什么9 32:老师,说的和写的尽量不要用口语师:看得出,这位同学“慧眼独具” !面对一道阅读题,我们“思考” 是一回事,“说”是一回事,而到了 “写”则又是一回事,它是一个逐步严 谨、逐步规范的过程所以,正如这位同学所说,不要用口语,应该用书 面语,因为书面语比口语要严谨和规范啊,所以我们应该“严谨的写,笔 下有规范”设计意图: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认为语文复习课要上得好,必须 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教师 还必须尝试多种方式,改变课堂模式而学生“自主命题”则确立了 “以 生为本”的基本思想,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无论是自主命题,还是答案组织,都凸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变教师 机械传授知识为学生主动学习和接受,提高了学生对中考知识点理解和分 析能力,努力做到了让学习真正发生。
师:作家安宁从马身上读出了无助和孤单,读出了 “我”的执着和梦 想,而老师则从同学们的身上读出了合作和机智如果,把这堂课也比作 是一篇温暖的文章的话,那么,我想它的标题是一一美丽的遇见谢谢同 学们,再见!(《相逢是首歌》背景音乐响起)设计意图:导入环节以有缘的“遇见”始,课堂小结以美丽的“遇见” 结有温度的开始,有温度的收束,首尾呼应,结构圆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