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集团改革开放30年.doc
14页改革开放助推连云港港逐梦“东方大港”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过去,这里曾经滩涂茫茫,芦苇苍苍,是不起眼的陈旧码头今日,这里依旧潮涨潮落,山岛耸峙,却已成就了深水大港在孙中山先生编著的《建国方略》中,精心设想的“人尽其才,地尽其利,货畅其流”的东方大港愿望,历经75年的风雨兼程,历经30年的沧桑巨变,最终在连云港这片热土上实现东方大港的崛起,是上应国运昌盛之天时,下承地域通达之地利,更得改革开放之机遇伴随陇海兰新铁路东展、作为其东端出海口而诞生的连云港港,于1933年开港、1936年通商,但仅投产一年就遭到了日军的严重破坏,难逃瘫痪厄运后由人民军队接管,港口设施和生产得到较好恢复并获得较大发展它因受大跃进、文革等政治运动影响,建设近乎停滞;后在周总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下,港口获得新生,掀起了建设新高潮它因某些所谓学者强加给“回淤严重、软基基础、陆域狭窄,不能建深水泊位”的“三座大山”,港口规划几度搁浅,建设出现了空白期在这起起伏伏的45年中,连云港港仍然是一个只有7个泊位、594万吨吞吐量的区域性小港1978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时,连云港港以开放的胸怀,铸就了走出家门“有货必争,有船必揽”的气魄;以开放的眼界,壮大了独树一帜“以工兴港、以港兴市”的胆略;以开放的风度,闯出了与时俱进“深化改革、资本运作”的路子;以开放的成果,发挥了时代寄予“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作用,实现了历史的大跨越。
改革开放为连云港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连云港港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简单明了的注解一、生产上量越来越猛1978年,连云港港口吞吐量仅为954万吨,至2005年达到6016万吨,增长了6倍多;至2007年达到8507万吨,年均增幅超过21%,今年前11个月完成9211万吨,预计年底跨过1亿吨;集装箱于1986年的13标箱起步,自2002年打破10万标箱徘徊僵局后快速崛起,于2005年实现了100.5万标箱;至2007年又突破了200.3万标箱,增幅高达44.5%;今年前11个月已完成262万标箱,增幅47.8%,巩固江苏第一、沿海十大、全球百强集装箱港这一成绩就是连云港港诚信服务、主动出击的结果1、突出重点开拓货源市场顺应集装箱、煤炭、原油、矿石等四大货种是形成港口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趋势,积极抢占集装箱、煤炭、矿石市场实行货种负责制,管内煤炭严加防守,管外煤炭加强沟通,全力争取增量;抢抓南通道建设有利时机,争取铁道部支持,北赴山西争夺煤炭、焦炭市场份额,确保煤炭不致下滑并有所回升,目前煤炭、焦炭货类约占港口吞吐量五分之一借助专业散货码头积极争取超大型铁矿砂船减载到港,并大力开展沿江水转水、发展矿砂贸易、开行对流班列等,促进矿砂快速上量,形成与煤炭比翼齐飞局面。
另外,充分发挥业已形成的散杂货优势,开通杂货班轮航线,继续挖掘具有潜在增量的氧化铝、化肥、胶合板、粮食、木薯干等货种,不断巩固扩大市场份额2、优先发展集装箱促上量综合考虑港口比较优势以及服务主体,提出优先发展集装箱战略,并采取关键举措积极推进一是依托陆桥优势,巩固扩大“五定”班列规模,开通了至郑州、西安、成都、阿拉山口、西宁、无锡等多条国内五定班列和至阿拉木图、莫斯科2条国际五定班列,成为沿海唯一开行东、西双向“五定”集装箱班列和国际集装箱“五定”班列的港口1992年新亚欧大陆桥开通运营以来,连云港港海铁联运集装箱量一直领先全国,2007年首次超过6万标箱,其中过境箱达到5.2万标箱,连续16年占陆桥箱运总量的90%以上二是利用资本合作、战略联盟及其他共建方式,整合港口、铁路、班轮物流体系,不断增强班列在市场开发中的辐射带动力三是联合班轮公司和集卡车队开展公路集装箱双向配货业务等,促进海铁联运优势发挥四是狠抓航线航班开辟,以完善近远洋并举、内外贸互补的航运体系为方向,稳定、增开远洋干线,先后开辟了美西、美加、地中海、欧洲、东南亚、中东6条干线,增加近洋和内贸航线、航班,重点扩展沿海内贸航线等,现航线达到39条,航道超过260班,航运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优化。
五是争取“绿色通道”优惠政策,降低集装箱运输成本,吸引周边货源六是聚合各方资源、优势,优化内外发展环境,提高装卸效益;建立完善的集装箱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协调口岸单位提高查验、通关效率,为集装箱崛起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3、高效服务巩固物流品牌把服务—生产力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旨,始终坚持“尊客爱货”理念,进一步改善硬件条件,优化作业流程,不断提高装卸效率和货运质量,努力巩固品牌效应通过多年的品牌培育和服务改善,打造出了全国进口氧化铝、出口铝锭和胶合板第一港,出口焦炭、进口木薯干和有色矿第二港,以及四大化肥进口港、五大粮食接卸港、五大煤炭输出港、七大矿石中转港和我国出口机械设备重要口岸,并形成了氧化铝、胶合板的集散交易地,面向全球的配煤中心、面向全国钢铁企业的矿砂超市以及国际粮食物流中心、焦炭贸易市场培育进一步加速;被定为首批集装箱“内外贸同船运输”试点港口,多年被评为沿海出口煤炭惟一无索赔港和中国大陆集装箱服务最佳港;自2004入选中国国际海运网评定的“中国十大最让人满意的港口”后,又连续三年荣膺“中国船港星光榜五星级港口”;在全国60个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中位列第九,被业内评为“最具增长潜力港口”。
中色、中钢、中化、中粮、中建材、中煤、宝钢等央企和大型国企都把连云港港作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长期在港口开展业务4、揽取运力保持生产平衡将揽取货物与揽取运力结合起来,增加货物到达车,以卸保装,努力实现货物进出平衡;加强与铁路协调沟通,提高承认车计划兑现率,减少排空车;内抓装卸车组织,降低车停时,加快列车周转目前,铁路疏运能力不断提高,昼夜最高装车超过2000车,车停时降至11小时之内同时,继续扩大公路、水路疏运规模,集疏运不畅的突出矛盾有所缓解5、加强合作形成竞争优势引进船公司、联手大企业、携手口岸各单位等,共创竞争优势与中海集团合资经营集装箱码头,联合中海、马士基、达飞等船公司开辟航线航班,促进集装箱快速发展;与中外运合资经营散货码头,发挥中外运物流优势,促进铁矿砂快速上量;加强与三关一检、铁路、船代、货代等合作,报关报检方便快捷,货物来源充足,运力得到保证等二、功能提升越来越快1978年,连云港港口仅有7个通用泊位,无集装箱专用泊位,设计能力445万吨,等级最大为1万吨级,固定资产仅为1.1亿元;至2005年底,新增泊位24个,新增能力3155万吨,泊位等级达到15万吨级,固定资产达到44.8亿元,至2007年底又建成5个泊位,新增能力1200万吨,至2008年底将建成8个泊位,新增能力4500万吨,集装箱200万标箱,泊位等级散货为30万吨级、集装箱为10万吨级,累计投入超过70亿元;在建泊位6个,设计能力1200万吨,已经具备了亿吨大港的硬件能力。
1、加快建设深水航道30年来,港口航道从2.5万吨级扩建到3.5万吨级、5万吨级、7万吨级,今年上半年扩建到15万吨级,设计水深达到-16.5米,满足15万吨级散货船、第六代集装箱船全天候进出和20万吨级散货船乘潮进出条件与此同时,为顺应船舶大型化趋势及与大型石化基地、钢铁产业发展相配套,30万吨级航道将于2009年初启动,加快迈入世界少有的深水大港行列2、改扩建专业化码头30年来,港口完成了庙岭二期工程5个泊位、墟沟一期工程6个泊位、庙岭三期顺岸工程4个泊位、墟沟二期工程3个泊位、墟沟三期工程1个泊位等码头项目建设,今年底庙岭三期突堤5个集装箱泊位、焦炭专业化泊位、30万吨级矿石码头也将建成,港口增加37个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新增散杂货吞吐能力75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近300万标箱3、配套设施日趋完善30年间,除码头后方配套场地外,港口完成了庙岭煤堆场、中云物流园区、远大渔业公司场地、陆桥保税库等新建和扩建工程,新增各类场地200万平方米;建成了墟沟北港口站编组场及庙岭和墟沟作业区煤炭、焦炭、铁矿石、集装箱等货种的10余条专用装卸线,完成了站场到发线1050改造,实现了港口10公里港区铁路延伸至码头;启动了东、南、北3条疏港公路工程和疏港航道工程,并完成了南疏港道路一期工程,港口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更新、添置门机、轮胎吊、桥吊、浮吊、内燃机车、拖轮等各类大型设备超过100台,叉车、斗车、堆高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几百台,港口装备更趋现代化,车船装卸效率明显提高;建成了外轮航修码头,投产了“中远佘山”8万吨级浮船坞和轮驳公司5000吨级浮船坞各1座,港口修船能力大大增强;购置了5000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1艘、沃尔沃自卸车12台,以及泥驳和抓斗等施工机械,港口海上抛填、挖泥等施工能力大大增强。
在港口建设过程中,建港指挥部与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创造的水下淤泥质软基处理技术——爆破挤淤法,于1994年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成为港口建设史上的辉煌一笔,也为港口多个泊位的加快建成做出了重要贡献4、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近年来,组建了自己的通信信息工程公司,自主开发了生产调度、机电设备、物资管理、商务、统计、人力资源、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软件,建立了集团内部门户网、口岸航贸网和物流信息平台,引进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港口生产组织和企业管理的各个流程;今年,股份公司网上业务大厅也完成了系统开发,在东联、东源、东泰3个装卸公司试运行,实现了港口业务、经营和管理向智能化、网络化、扁平化变革,也提高了港口的市场应变能力同时,与口岸相关单位共同组建的电子口岸信息发展公司开发了口岸公共信息平台(EDI),整合了船货动态、单据传递、查验审批、箱站管理等方面的业务信息,实现了政府部门、运输企业、中介机构、货主等信息共享,理顺了业务流程,提高了通关效率,港口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三、资本运作越来越好我国改革开放30年,前10年以内部调整和改革为主,开放为辅;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开放为主,通过开放带动改革。
在开放的大背景下,作为沿海外贸大港的连云港港,随着外部市场形势的变化,进行了一系列内部改革,特别是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开展了招商引资和资产整合,实现了码头设施经营全部合资化和港口股份公司在A股上市其中,2000年至2005年,实际利用内资14多亿元,外资约1.2亿美元;组建合资合作企业18个、营业收入(销售规模)50多亿元2005年至2008年底,将吸纳内资41.2亿元、外资1.68亿美元,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1、招商引资多元经营从1999年至今,港口引进了中海、中远、中外运、新加坡丰益、韩国兴亚海运、中港印能源、日本三菱、新加坡万邦、江苏沙钢、江苏交通控股、省国信集团、香港汉石等30多家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航线开发、码头建设和经营、修造船、油化工业等方面广泛合作,组建合资合作企业20多家,实现了港口经营性资产全部合资化,拓宽了港口业务范围,丰富了港口经营模式,港口集团日益成为投资收益型企业,也极大促进了港口从单一的生产资料中转港向综合的发展要素聚集港转变2、资产整合集约经营整合第一装卸公司和第二装卸公司,组建了东联公司,托管了云藤公司、客运站、储运公司和港开公司,解散了幼教中心、液化气公司,移交了海港医院,剥离了部分社会化服务职能,港口资源更集中、主业更突出、产业结构更优化。
3、重组上市资本经营从2000年到2007年,历经8年奋战,港口股份公司在原煤炭装卸公司的基础上,2005年底整合东联公司、第四装卸公司资产和相关杂货业务,终于在2007年4月26日成功登陆A股市场,从此开启了港口资本经营的新篇章4、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已投入超过8000万元,在苏北及陇海沿线地区建设综合物流场站以及两翼港区开发目前,西宁、侯马、淮安等场站建成投产,盐城、宿迁等场站加快建设,徐州、洛阳、西安、郑州等场站不断推进,“门到门”的直通运输成为现实徐圩片区码头。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