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共44页).ppt
44页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TheNewClassicalMacroeconomics12021/11/18 一、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理性预期学派 提出了理性预期假说,并将假说引入计量经济模型 将最大化原则和弹性价格弹性工资假说引入宏观经济学 提出货币的经济周期理论 提出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22021/11/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提出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 提出政策无效性命题 创立应用宏观经济学32021/11/18 二、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经济背景 2.理论背景 3.技术背景42021/11/18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认为古典二分法有效,坚持货币中性论 2、提出政策无效性命题 3、主张用固定不变的政策规则取代斟酌使用的需求管理政策 4、大量使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技术,尤其是统计检验技术52021/11/18四、主要代表人物62021/11/18 罗伯特E卢卡斯 1995年诺贝尔 经济学奖得主72021/11/18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Lucas)美国人,他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成为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经济学家之一。
卢卡斯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由此获得1995年诺贝尔经济奖战后大约30年里,凯恩斯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正统经济学但是在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普遍陷入“滞胀”困境之后,凯思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便失灵了出现凯恩斯经济学的危机,为凯恩斯学派以外的其他经济学派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其中包括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是其代表经济学家之一82021/11/18 托马斯萨金特92021/11/18 萨金特在宏观经济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与卢卡斯、巴罗和华莱士(NeilWallace)一起开创合理预期学派,研究利率的期限结构、古典失业、经济大萧条等重大问题他撰写的宏观经济学标准教材,如宏观经济理论、动态宏观理论和递归宏观经济理论在国际上广为流行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对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大部分领域都有深入了解,其学术专长是动态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 萨金特本人的数学学习历程很有趣,当他在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时,当时经济学界的数学气氛并不浓郁,而且萨金特当时是个逃避数学的人萨金特在其后的任教和研究生涯中注意到数学的极端重要性,接下来惊人的事情,是他花了十数年的时间,投入学习数学,甚至在当上副教授和正教授之后,萨金特还经常出现在数学系本科生及研究生的课堂上。
102021/11/18 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努力,使萨金特从一个逃避数学的经济学学生成为一个在经济研究中自如使用很多高深的数学工具的经济学家!他的治学风格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许多学生数学功底都很强,比如他早年指导的博士生、现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的拉尔斯汉森(LarsHansen) 很多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学子都知道拉尔斯汉森的数学很强,但到底强到什么程度,恐怕说不上来据说他当年在明尼苏达大学经济系攻读经济学博士时,也辅修数学系博士班的大部分课程,他在数学系积累的学分足以使他申请数学系博士学位,以至于有人说他和数学系博士的唯一区别,是他只是最后没做一篇数学博士论文而已112021/11/18 不管你喜欢与否,经济学界这些年都是很流行利用数学工具来推导或诠释理论,如果萨金特果真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那对文科生来说是个非常沉重的打击,因为经济学又再次数学化了122021/11/18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EdwardPrescott) 2004年诺贝尔 经济学奖获得者132021/11/18 现年63岁,出生于纽约曾获得数学学士;1967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普雷斯科特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与应用、收入差别与计量经济学。
他长期致力于商业周期分析他的研究成果改变了人们对商业周期原因的看法但是更重要的是,并为拓宽商业周期研究提供了基础2004年,由于在经济政策和世界商业循环方面做出的创造性研究,与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一同被瑞典皇家科学学院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分享了130万美元的奖金普雷斯科特至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涉及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计量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货币、方法论和经济政策普雷斯科特执教阅历丰富,他先后在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著名学府任教现在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并担任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员他还曾担任经济动态与控制协会主席、高级经济理论协会主席、经济理论主编值得一提的是,普雷斯科特教授长期关注中国问题,目前他正致力于中国经济史的研究142021/11/18 罗伯特巴罗(RobertJBarro)152021/11/18 罗伯特巴罗,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著名经济学教授,当代最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之一,美国经济学会副主席,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热门候选人,1970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增长与宏观金融理论罗伯特巴罗教授一直致力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并出版了大量经济学巨著。
特别是1984年的宏观经济学已再版5次,译成六国文字,是许多国家宏观经济学教学采用的教材最近两本新作: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各国实证研究和自由社会的市场与选择剖析,因其影响深远,正被译成多国文字罗伯特巴罗教授现任教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并担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美国商业周刊特约评论员、华尔街日报长期撰稿人和美国经济研究局研究员等职务162021/11/18172021/11/18182021/11/18理性预期经济理论 一、理性预期学派概述 1.理性预期的含义和基本论点 理性预期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其主要代表有理卢卡斯(ELucas)、约翰穆斯(JMuth)、和约翰泰勒(JTaylor)等人理性预期”(RationalExpectation)一词由穆斯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他假定:人们在进行预测时,总是以自己尽可能收集到的信息作为依据192021/11/18 理性预期是相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的, 所谓适应性预期就是运用某些经济变量的过去记录去预测未来,反复检验和修订,采取错了再改的方式,使预期逐渐符合客观的过程 理性预期与这种适应性预期根本不同,它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而作出的预期。
这种预期之所以称为“理性的”,因为它是人们参照过去历史提供的所有知识,对这种知识加以最有效利用,并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才作出的一种预期正因如此,这种预期能与有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测相一致,所以,尽管政策制定者及时地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并付诸实施,但由于人们对经济的进程和政府的政策能够作出合理的预期并采取相应对策,从而使政府的政策失败202021/11/18在解释政府政策为什么会 失败时,理性预期学派喜欢用林肯的一句名言: 你或许能永远地欺骗一些人或能一时地欺骗所有的人,但你却不能永远地欺骗所有的人212021/11/18 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论点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根据过去价格变化的资料,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对价格作出预期,这样,他们的决策是有依据的市场会发生一些偶然情况,成为干扰因素,但可以事先计算它的概率分布,因此可以选出最小风险的方案,以预防不利后果的侵害例如在确定房租、债券利息、议定工资、规定供给价格时,都可把未来价格波动估计进去,订得高一些,以防止因通货膨胀而降低收入同时,由于政府对经济信息的反应不如公众那样灵活及时,所以政府的决策不可能象个人决策那样灵活,因此政府任何一项稳定经济的措施,都会被公众的理性预期所抵消,成为无效措施。
甚至政府拟要实行的政策,其意向很快被公众猜透而采取防卫措施,迫使政府放弃实行因此,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效的要保持经济稳定,就应听任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所以,一般认为理性预期学派是比货币主义更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222021/11/18“鸟儿不懂空气动力学却能飞翔” 那么,人们对经济政策和经济进程为什么能作出“理性的”预期呢? 对此理性预期学者的说法不一有的认为这是由于现代经济学发达,经济知识丰富,经济信息和情报十分完备,每个当事人都可以享用;有的则更强调人们可以从经验中获得智慧和才干,认为即使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也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常看到成功的、精明的公司经理并不是优秀的经济学家实际上这种相信人们能够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预期的观点,最终还是源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232021/11/182.理性预期学派对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批评 (1)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 西方学者认为,既然宏观总量是微观个量的总和,而微观数量又是微观单位的行为的后果,那么,研究宏观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否正确必须取决于微观单位的行为,而微观单位的行为又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所以,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具有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凯恩斯本人的理论并未注意到微观基础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理性预期学派给予凯恩斯主义以沉重打击 (2)凯恩斯主义是不合理性的预期或无理性预期 凯恩斯的预期是无理性的预期,在这种预期下建立的经济模型只有在将来和过去的变动相似或差别不大时才大致准确,但未来是不确定的,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依据这种无理性的预期而建立的经济模型就不可能符合现实,从而毫无用处242021/11/18 (3)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自相矛盾 按照西方经济学公认的说法,同一类型的人的行为不应相互矛盾,因为,行为自相矛盾的人不是合乎理性的,而合乎理性的人又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但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中所假设的人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函数或方程中具有不同的行为例如,在消费函数中,劳动者之所以进行储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而在劳动的供给函数中,他们又被认为是在现在的收入和闲暇之间进行选择即是说劳动者在消费函数中考虑到将来而在劳动的供给函数中只想到现在换言之,在两个函数中,劳动者具有不同的行为 (4)一项经济政策是否成功必须要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该政策是否能增加社会成员的福利 不能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数字判别经济政策的成败,因为这一标准没有考虑到社会成员为此而必须支付的代价。
“个人是自己利益的最好的看守者”252021/11/183.符合理性预期的条件 理性预期学派所说的预期,主要是指参与经济生活的人对经济变量在将来某一时期的数值作出的估计,例如人们对明年粮食价格的估计要想使这种估计成为理性预期,或合乎理性的预期,它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对某一经济变量的估计必须是该变量的数学期望值例如在掷一粒骰子时,出现的点子的数学期望值为 3.5=1/6(1+2+3+4+5+6)=1/621 第二,在求出某一变量的数学期望值时,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必须有效地利用一切可以得到的信息,因为对经济变量的估计的精确程度关系到人们自己的利益因此为了得到自己的最大利益一个合乎理性的人必然会以最有效的方式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得到的信息 第三,对一个变量的理性预期的数值,必须和根据预测者所使用的理论而推算出的同一变量的数值相等262021/11/18 4.理性预期的分析方法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分析前提是不现实的,分析方法是有缺陷的,并用自己的心理预期方法取代或补充了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方法: 第一,非充分就业的假定前提并不存在70年代后全世界都产生了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的问题,资源的有限性和攻击不足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没有资源闲置和不充分就业。
第二,总量分析方法过于一般化,没有考虑微观因素或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公众对经济政策的反应,依这种方法制定的政策也就不一定正确和有效力 第三,用总量分析方法建立的宏观经济模型没有考虑“个人决策”的作用,而个人决策的作出与人们对经济形势的预期有关272021/11/18 因此,个人决策对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