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生组织成立大会课件.ppt

41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68439767
  • 上传时间:2024-07-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39M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文学院2014届 学生组织名单 主席团刘刘 况况 冯潇丹冯潇丹张张 咪咪 王成花王成花宗宗 宸宸 徐徐 丽丽 学生会主 席:刘 况副主席:冯潇丹 张咪 王成花 宗宸 徐丽 秘书处秘 书 长:林鑫磊副秘书长:徐梦露 刘慧卿 陈雅婧 张 政 办公室部 长:冯志成副部长:赵 克 钟丽颖干 事:吴继霖 周长勇 刘文鲁王乙茹 马润强 杜程程江雪梅 修子镓 周钰妍 档案部部 长:马晴副部长:孙安妮 弓秀花干 事: 徐国珍 卢媛媛 朱庆敏 常 赢 马晓艺 崔立浩 信息调研部部 长:李香凝副部长:刘 静 李芝乐干 事: 胡 婧 孙智明 赵若伊冯 睿 周 杰 吕 方 尹 肖 《学思》编辑部部 长:郑达副部长:范鑫 孔晨干 事:王 萌 曲乔乔 曹楚卿曹士伟 陈子鹤 仝瑞阳 宿舍自主管理委员会主席:宗 宸 女生宿舍管理部部 长:张 蒙副部长:李畔畔 赵娜干 事:庄 雪 赵晓彤 李鑫鑫吴旺莹 王书芳 祝胜捷董凯莉 宋 婧 陈金金 许珂欣 女生宿舍服务部部 长:李春蕊副部长:崔丽娟 刘亚星 干 事:王燕燕 刘思纯 翟俐莎杨晓娜 王琪琪 李玉杰郑雯雯 吕 玮 耿鑫卉 谷 欢 男生宿舍管理服务部部 长:高文刚副部长: 苟旭文 王 栋 齐子龙干 事:陈国涛 魏洪杰 肖项文王 旭 陈明飞 陈增凡 上官庆川 陈海华 朱文昕 王培龙 自律部部 长:冯潇丹副部长:张 耀 郭华玲 薛 晨干 事:吕 悦 于欣微 徐亚楠李 源 高名乾 张一樵 劳动部部 长:张广宾副部长:王云亭 李苏干 事:肖艳艳 董隽宇张子旋 梁佳宁张家恩 刘洛芬 卫生部部 长:高枫副部长:陈凌晓 龙佳文干 事:张瑞芳 张晓帆 张明月刘雅文 李全轲 卢香男 女工部部 长:徐梦露副部长:刘潆泽 李明明干 事:陈晓涵 岑南湖 杨 帆 任 晓 甄群群 学习部部 长:张咪副部长:王慧 张云鸽 张瑶干 事:王 欣 刘荣涛吴文鑫 郇晓华 张小芳 宋吉香 外联部部长:赵树雅部长:赵树雅副部长:董宇航副部长:董宇航 马文洋马文洋 干事:干事:王王 琦琦 张文博张文博 丁丁 朵朵谢嘉锦谢嘉锦 刘祝均刘祝均 朱明月朱明月孟孟 玥玥 蒋贺凡蒋贺凡 关晨曦关晨曦 崔梦芮崔梦芮 文体部部长:徐丽部长:徐丽 副部长:李副部长:李 梦梦 张丽萍张丽萍 吴传宝吴传宝 张成钰张成钰干事:干事:王彦乔王彦乔 郭郭 童童 崔梦迪崔梦迪赵赵 珊珊 梁津鸣梁津鸣 潘云博潘云博徐啟超徐啟超 常增旭常增旭 邱云霄邱云霄 张景成张景成 心理健康发展部部 长:邓越副部长:毛洋洋 李亚伟干 事:管飞飞 窦艳萍 王思凡 葛文晓 张行双 舒 英 就业服务部部长:张明伟副部长:徐瑞雯 王婧炜干事:李朝阳 丁 璇 党 慧 王晓佳杨 琳 张 允 勤工助学部部 长:李洋燕副部长:蔡 琳 申 博干 事:刘益宁 李秀珍杜 萍 孙东旭王靖靖 靳成强 宣传中心主任:王成花 宣传部部 长:王萌萌副部长:张 衡 商 蕾干 事:孙静文 张 迪 杨明清王晓利 隋雪凝 王永旭 新闻部部 长:王长栋副部长: 赵 晨 王丽娟 衣美璐干 事:雷于慧 李文华 路 阳王健慧 杜乐乐 王 宣 新媒体工作部部 长:徐 振副部长:孙 青 曾 琴干事:贺 彬 巴 雨 张亚琪崔 彤 李 倩 苗登月 社团联合会主席:冯潇丹副主席:张咪 徐丽 •九歌文学社九歌文学社•社长:张敏(11.6)•副社长:范鑫(12.1) 刘忱(12.2) 王明辉(12.4)•常青藤志愿者协会常青藤志愿者协会•理事长:赵宁(11.4)•副理事长:孙中伟(12.2) 徐凯(12.4) •55665566剧团剧团•团长:钟灵(12.5)•副团长:李雪蒙(12.5) •飞天艺术团飞天艺术团•团长:李梦(12.5)•副团长:张丽萍(12.2) 周晨(12.3) 王苗苗(12.4)•行知素质拓展协会行知素质拓展协会•理事长:刘况(11.5)•文心社文心社•社长:张咪(11.10)•副社长:刘慧卿(12.1) 王慧(12.1) •图书管理部图书管理部•部长:高凌(12.3)•副部长:杨静(12.4) 张瑶(12.4)•文礼思辨协会文礼思辨协会•理事长:张明伟(12.4)•副理事长:贺慧敏(12.2) 高瑞琪(12.4) 李文志(12.1)•大运河诗词楹联社大运河诗词楹联社•理事长:于晓玲(11.9)•副理事长:李倩(12.3) 张晓月(12.3) •先锋秘书协会先锋秘书协会•理事长:储连鸣(12.6)•副理事长:顾敏(12.6) 李大鹏(12.6)•象法传媒协会象法传媒协会•理事长:王超(12.5)•副理事长:李飞(12.5) 张磊(12.5) 2013届学生会主席兰红昌发言 2014届社团联合会主席冯潇丹发言 2014届学生会部长代表张明伟发言 2014届学生会干事代表修子镓发言 领导讲话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

      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

      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连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目标导学六:赏析文本,感受文本艺术特色1.在把握作者复杂感情的基础上朗读文本2.反复朗读,请同学说说本文读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文章多用判断句,层次极其分明,抒情淋漓尽致,“也”“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3)文章写景优美,又多韵律,使人读来不仅能感受到绘画美,也能感受到韵律美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虚词“而”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并列1.蔚然而深秀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喧哗者表递进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承接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修饰1.朝而往,暮而归;2.杂然而前陈者表转折 1.而不知人之乐;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虚词“之”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助词“的”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山水之乐;4.山间之朝暮也;5.宴酣之乐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代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名之者谁(指醉翁亭);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指山水之乐)【教学提示】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

      三、板书设计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山水之乐(醉景)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         宴游之乐(醉人)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 与民同乐(醉情) 可取之处  重视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通过节奏划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突破了仅按注释疏通文义的桎梏,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单纯关注“直译”原则,同时培养学生的“意译”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足之处  文章难度相对较高,基础能力低的学生难以适应该教学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

      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

      《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

      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连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目标导学六:赏析文本,感受文本艺术特色1.在把握作者复杂感情的基础上朗读文本2.反复朗读,请同学说说本文读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文章多用判断句,层次极其分明,抒情淋漓尽致,“也”“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3)文章写景优美,又多韵律,使人读来不仅能感受到绘画美,也能感受到韵律美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虚词“而”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并列1.蔚然而深秀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喧哗者表递进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承接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修饰1.朝而往,暮而归;2.杂然而前陈者表转折1.而不知人之乐;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虚词“之”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助词“的”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山水之乐;4.山间之朝暮也;5.宴酣之乐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代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名之者谁(指醉翁亭);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指山水之乐)【教学提示】•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三、板书设计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山水之乐(醉景)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         宴游之乐(醉人)•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 与民同乐(醉情) •可取之处  重视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通过节奏划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突破了仅按注释疏通文义的桎梏,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单纯关注“直译”原则,同时培养学生的“意译”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不足之处  文章难度相对较高,基础能力低的学生难以适应该教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