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班班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50559673
  • 上传时间:2023-12-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0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班班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 叶红涛 摘要:创新源自于探索,探索更是创新的过程利用电教媒体,开启学生思维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就电教媒体在初中数学导探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关键词:创新、导探教学,电教媒体创新源自于探索,探索更是创新的过程以引导学生自我探索为目的的初中数学导探教学模式,我们已经过两轮从初一到初三的实验通过实验表明,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幻灯、录音、录像、计算机等电教手段,使形、情、境、理熔于一炉,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有机地结合起来,和谐地进行教学,会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 运用班班通,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源动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最优的兴奋中心,利用电教媒体以图、声、色、文等物质材料构成多种激人心扉的具体形象作用于学生感知器官,产生课堂的直观性的良好效应,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思维。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时,利用电教媒体动态地演示“蜻蜓、蝴蝶、树叶的轴对称”伴随着美妙音乐把“轴对称”这一抽象理性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很适合学生从直观的形象思维过渡的思维特点,积极调动学生耳,眼,脑等器官投入学习因此,电教媒体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妙用班班通静中求动,对比出概念的异同数学概念是静止的,抽象的,很多概念有相近之处,有的只是一字之差,很容易混淆,如果理解掌握得不好,学生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如“直线、线段、射线”这三个概念,教师可设计能动能静的课件,让学生主动,形象地获取知识先将一条弯曲的橡皮筋映在屏幕上,然后拉紧,以曲衬直,强调直线是“直的”接着把拉直的橡皮筋又向外延长,显示“延伸”的动态过程,一直拉到屏幕显示不出来为止,以说明直线是“无限长”的,进而使学生获得“直线无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的认识教学射线时,可将一端拉直,一端不动,使学生获得“有一个端点,一端无限延伸”的认识而教学“线段”时,则只将弯曲的橡皮筋拉直,则不能延伸的演示,这样,学生将易混的静止的概念,通过媒体形象静中求动的演示,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刻了。

      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将数学课本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通过多媒体对课本、图形、图像、动态和声音等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让他们兴奋起来,创造了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情境所以,在教学软件制作过程中我们注重利用图形、音乐和动画等多种信息来补充刺激学生的多种器官,使教学内容真实化、趣味化和多样化,有力地唤起学生的注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例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如图1的教学软件,屏幕出现了:美丽清晰的地平线上,太阳开始露出了可爱的笑脸将这一美丽的景物形象地比喻为直线和圆的关系在舒缓、优美的《日光曲》音乐的伴奏下,一首“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散文诗轻轻诵来……组合成一个巨大的、诱人的“探索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悟”图(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变化示意图,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在公共点个数方面存在的本质特征,教师提示学生去发现: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位置关系可分为几种类型?分类的标准是什么?能否象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那样,通过数量关系来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样,使学生学会运用联想,化归、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探索问题实质,并且这样探索的兴趣也会持续下去。

      另外,在“直线与平面垂直”采用了“日晷”实例录像图片并配上音乐,在“轨迹”教学中运用软件的动态性、再现性等进行了教学实验发现,学生在电教媒体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探奇觅胜的心理因此,教师在多媒体的设计和使用时就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要求,设置问题情境,并注意“五度”(程度、难度、跨度、梯度和密度)学生探索兴趣的持续,保持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是非电教手段中任何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三、运用班班通,指导学生学生探索方法冯诺依谩说过:“远离经验来源,一直处于“抽象的”近亲交配之中,一门数学学科将有退化的危险在数学教学中,抽象与具体、逻辑与直观是永恒的矛盾太简单的例子不能说明问题,生动有趣的实例又因表达的困难而不易讲清,于是造成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应用的脱节因此,在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庞杂的问题明晰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是靠运用电教媒体来实现的,特别是CAI,可以闪烁、变色、平移、翻折、旋转和透视等,还可以设计问题模型和供学生探试的情境,这为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如和学生研究二次函数的增减性问题,这是一个难点问题,以往都是从静态角度去和学生分析,学生也因此容易走上只记结论不去真正理解函数增减性实质的误区,更不要说让学生去主动探索了,且讲授此知识点十分费时。

      为此,我们充分利用了课件寓教于乐易探的特点,设计运用了二次函数增减性的二维动画片,如图2同时,结合分析函数Y与自变量X的对应值表引导学生(1)观察函数变化(P点在抛物线上运动……)探索PxPy的变化情况;且分析函数变化(结合X、Y的对应值表),探索函数变化实质;(2)学会总结、探索函数变化的规律又如,在几何中有这样一个基本图形(如图3),在教材中多次出现,我们对这一基本图形通过多媒体对条件进行增减变化,使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理解,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水平这样,就有机地把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学会研究、探索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自我探索的习惯,这是使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能力,同时这也是现代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前提四 利用班班通,抓概念的关键词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但有些概念只要教师利用媒体抓住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就会让学生将概括性的知识具体化如教学“三角形”这一概念时,如何理解“线段首尾相接”的意思,利用课件展示,第一条线段的尾与第二条线段的首相接,第二条线段的尾与第三条线段的首相接,第四条线段的尾与第一条线段的首相接,由此得出“三角形”是封闭的图形这一概念,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

      总之,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只要我们巧妙运用班班通,能充分发挥它的独特感知优势,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就会将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掌握数学概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doc 2024届山东省济宁微山县联考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德州陵城区五校联考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广东省广州荔湾区六校联考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四川省南部县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上海新云台中学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河南省商城县长竹园第一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中英双语 Man of Wisdom.doc 2024届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河北省沧州沧县联考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宁波市重点中学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小学新教师培训工作计划范文.doc 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温泉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名校联盟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尼尔基第二中学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