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和《新莱茵报》.ppt
19页马克思和《新莱茵报》指导老师:陈健强学生:龚华坤马克思: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 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者,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被评为二十世纪影响世界最深的人之 一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 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 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 和行动指南《新莱茵报》:一、简介:《新莱茵报》全称《新莱茵报·民主派 机关报》,由马克思恩格斯创办的大型德 文政治性日报,创刊于1848年欧洲革命大风 暴中的德国工业中心科伦至1849年5月19 日被迫停刊,共发行了301期 这是一份面向大众的大型日报,也是 世界上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纸,对于欧洲 大革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无产阶级 报刊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莱茵报》:二、创办《新莱茵报》的原因:• 马恩于革命爆发后的1848年3月到达巴黎 ,4月初,回到德国为了更有利于领导 群众运动,决定创办报刊,使报刊成为 指导革命运动的中心《新莱茵报》:三.《新莱茵报》的性质与经济状况 • 1848年6月1日在科伦创刊它当时举起的是民 主派的旗帜,但又不是一般的民主派报纸,而 是在各个具体场合,强调自己特殊的无产阶级 性质。
• 由于资产阶级对该报的恐惧态度,投股筹集办 报资本极为困难,它是靠马、恩等人作出巨大 的经济上的牺牲以及革命者的募集来维持的 《新莱茵报》:四、充满坎坷的办报经历1、《新莱茵报》从1848年6月1日创刊,9 月27日因实施戒严而停刊,10月12日重 新出版,1849年5月19日出版最后一期 期间,涉及该报的诉讼案有20多次,多 人面临被捕的危险《新莱茵报》:2、政府在以法律手段迫害马克思等人失败 后,直接诉讼警察的诡辩机,在拒不恢 复马克思国籍的情况下,1849年5月16日 宣布剥夺马克思“外人待遇法”,逐其 离境;恩格斯被指控犯了刑事罪;其它 人员也或被驱逐,或面临法律制裁3、马克思写了《新莱茵报》被勒令停刊的 真相,5月19日,用红色油墨印完最后一 期,向读者告别背景:这是恩格斯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周年而写 的文章,也是恩格斯撰写的关于《新莱茵报》 历史的纪念文章本文写于1884年2月中至3月 初,发表于1884年3月14日《社会民主党人报 》(苏黎世出版),全文约7000字这篇文章全面概括了1848—1849年出版的 《新莱茵报》的基本方针、策略和豪迈的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尤其是马克思在其中所起的灵 魂作用。
恩格斯在文中谈到的问题 (一)《新莱茵报》是《共产党宣言》所 制定的策略的具体体现,因而它的纲领 是彻底的民主革命性质的,即建立一个 统一的、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和对欧 洲封建势力的最后支柱俄国进行一场包 括恢复波兰的战争在具体行动上,报 纸首先为工人运动争得活动的条件:出 版、结社和集会的自由恩格斯在文中谈到的问题 (二)编辑部的工作风格对敌人和民主派的怯懦,报纸一概 采取完全不是庄严、严肃或激烈的语调 ,而是采用嘲讽的手法,在其中表现出 它的特殊的无产阶级立场除了嘲讽外 ,在对待遭到失败的工人运动时,则表 现出一种激昂的热情报纸是法国大革 命时期马拉《人民之友》报革命传统的 当然继承者 恩格斯在文中谈到的问题 (三)马克思在编辑部的作用在报纸编辑中,马克思实行的是独 裁,并且编辑部成员都乐于接受这种独 裁,因为一家大型的政治性日报,在革 命时期只有这种制度能够贯彻报纸的方 针正是由于有马克思这位总编辑,《 新莱茵报》才会如此有威力和影响,如 此鼓舞无产阶级群众 《新莱茵报》的政治纲领一、建立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 的德意志共和国;二、和对俄国进行一场包括恢复波兰的战 争 《新莱茵报》的办报思想和特色一、坚持无产阶级立场,把宣传革命纲领 作为首要任务。
如恩格斯所说:“这个民主派到处, 在各个具体场合,都强调了自己的特殊 的无产阶级性质,”站在“无产阶级的那 一端去参加运动并推动运动前进”的 《新莱茵报》的办报思想和特色二、联系群众,代表人民,积极指导运动 如马克思所说:报纸最大的好处,就 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 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 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 生动活泼的联系《新莱茵报》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 无时无刻不在反映运动,干预运动,充 当“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新莱茵报》的办报思想和特色三、强烈的革命爱憎,鲜明的战斗风格如1849年2月,在反动当局挑起的《新 莱茵报》诉讼案中,马克思在法庭辩护 时严正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 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 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 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 喉舌《新莱茵报》的办报思想和特色 四、《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的出版1848年的革命失败后,政治上的反动 笼罩了整个欧洲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 主义者同盟中央的许多成员流亡到敦, 着手整顿组织,改组中央委员会《新 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第一期于1850 年3月在伦敦出版,共出版六期,1850年 11月停刊。
《评论》的方针和主要内容为:①总 结革命的经验教训;②注重思想批判; ③精辟的时事政治述评法国革命的历程•1848.2. 工人、学生、市民游行,士兵拒绝镇压,支持革命国王 逃到英国,群众占领王宫,七月王朝被推翻,二月革命胜利在 新成立的临时政府中,要职为大资产阶级把持 •1848.3-5. 大资产阶级排挤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收罗流氓无产 者组成别动队,作为镇压力量;又挑拨农民对工人不满;支持俄 、奥政府镇压本国的革命运动上述行为激起工人愤怒,15万工 人群众游行,被躯散 •1848.6. 工人起义,4万人在巴黎街头筑起街垒在军队镇压下, 3天后,最后一个街垒陷落 •1848.11. 共和国宪法通过,规定言论、集会、人身等自由权利均 受国家监督共和派因镇压群众和剥夺人民权利而得不到人民支 持,大资产阶级中的多数拥护君主体制,因此在随后的总统选举 中,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获胜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共和派 已无力阻挡君主势力卷土重来 •1852.12. 路易.波拿巴恢复帝制,为拿破仑三世附一 :德国革命的历程(1)• 1848.3. 柏林举行声势浩大的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遭 到镇压。
群众与军队发生流血冲突,威廉四世见镇压 不能奏效,便承诺改革,随后宣布废除新闻检查制度 ,下令召开议会、制定宪法,许诺尽力缔造一个德意 志联邦国家自由资产阶级欢迎国王的声明,认为革 命完成,但工人群众认为没有改善人民的政治经济生 活,没有从柏林撤军,继续包围王宫国王拒绝撤军 ,下令开枪,但不敌群众,不得不下令停战,撤军3 月革命胜利 • 1848.3-5. 在随后成立的新政府、普鲁士议会、全德议 会(法兰克福议会)中,小资产阶级、工人代表被排 挤国王又陆续将军队调入柏林附二:德国革命的历程(2)• 1848.6. 军队与新政府的市民自卫团解除了工人和城市 贫民的武装;更反动的新内阁上台巴黎六月起义被 镇压后,德国政府 加紧对民主派的清洗与迫害 • 1848.9. 5万军队集结于柏林周围,随时准备政变 • 1848.11. 国王任命皇族组成新政府,完全排挤了资产 阶级自由派,军队进驻柏林,普鲁士议会被解散,资 产阶级的市民自卫团被解除武装,民主团体、进步报 刊遭查封君主制恢复 • 1849. 3月,法兰克福议会通过妥协的全德宪法,遭 德、奥及各邦统治者拒绝,激起德国人民极大愤怒。
5 月,许多地方爆发起义,但不久陷入失败6月,法兰 克福议会被军队解散7月,各地护宪运动先后被镇压 革命至此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