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中培育学生主体精神的探索.docx
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转型发展中培育学生主体精神的探索 张得生 (黄淮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 要:大学生主体精神缺失是高校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从转变教导观念、教学过程实施、其次课堂实践教学、制度保障等4个方面阐述如何培育学生的主体精神;指出在学校转型进展的过程中,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才能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上下和整个学校转型进展的成效 教导期刊网 关键词 :转型进展;主体精神;培育途径;探索 基金工程:黄淮学院高等教导教学改革研究资助工程(2022XJGLX0101、2022XJGLX0402) 简介:张得生,男,测验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zds9802@ 1 学生主体精神缺失的表现 为了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主体精神,我们对黄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的学生举行了问卷调查,察觉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对比突出: (1)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式不恰当,被动学习主要表现在学生有主观的学习愿望,但没有主动的学习行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稳定,作业抄袭,应付实践,时常逃课,邻近考试一脸迷茫。
分析其理由主要在于学生对专业的熟悉不够,不知专业方向或是缺少专业兴趣;学生不了解、不适应大学新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信仰缺乏、竞争意识不强、创新意识薄弱;学校精细化的教导引导不够 (2)学生生活自理才能差,凭借性强主要表现在好多学生没有良好的独立生活习惯:宿舍内务杂乱,生活中的常识问题往往去求助他人,缺少独立斟酌和解决问题的才能究其理由,主要在于学生从小受家庭溺爱,在校“只讲学习”,缺少独立成长的空间和环境 (3)学生自我调控、自我管理、自我教导的才能差主要表现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逐年增多,沉迷网络现象严重,很少有学生举行学业、职业生涯的规划我们认为形成这种精神状态的根本理由在于传统教导强调“上教下学”,教师“中心论”、家长“一言堂”,学生很少有自我的空间和宽松的环境 (4)盲目从众心理普遍其主要表现为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作弊从众、择业从众等看别人考研自己就考研,别人去图书馆自己也去,别人加入活动自己也加入形成这种风气的主要理由在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信缺乏,缺少天性和创新精神,没有士气选择自己的方式;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不成熟,行为上缺少深思熟虑 2 培育学生主体精神的途径 2.1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导观 教导观念是教导活动的灵魂。
信息工程学院在教导思想观念大议论中明确提出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导观念,变更束缚学生主体精神的传统教导模式,以学生进展为本,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导观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导观主要表达在如何对付学生首先我们要熟悉到教导教学活动的对象是有主体意识的人,不能仅仅强调学生作为教导对象、受动的一面,而忽略学生参与、能动的一面,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才能;其次教师要从内心相信学生有内在的进展潜力,这样才能有效变更“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供给更多主动参与、发表己见和自由议论的机遇 2.2 表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1)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信息工程学院在转型提升中积极推进“三对接”的应用型教学模式和校企“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讲解传授向参与性教学转变信息工程学院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各级各类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合作联盟单位,把教学内容融入设计或生产过程如与北京中锐咨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统筹校内培养与校企“双主体”校外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励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才能。
2)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信息工程学院以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研讨相结合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案例式教学、工程化教学为突破口,积极推行议论式、启发式、探究式和仿真教学等教学方法,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主动对学识举行内化,完成自我的建构,提升其独立斟酌和解决问题的才能如以SSH框架软件开发技术课程为例,引入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的开发案例,议论程序开发框架技术等前沿课题,让学生斟酌软件工程专业和相关行业的问题 3)丰富教学手段,崇敬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信息时代下互联网的进展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不再以单一的课堂教学为根基,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处境选择何时何地学习信息工程学院借助云计算中心、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网站,采用微课、MOOC、翻转课堂等多种网络开放式教学形式,为学生打造了多元的学习方式、互动的学习过程、丰富的学习内容、开放的学习环境这有利于学生实践创新才能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2.3 构建其次课堂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更好地表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要求,培育和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黄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依据《黄淮学院“其次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黄淮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管理手段》《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孵化实施手段》等一系列培养学生实践才能与创新精神的文件,积极开展“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四创”教导,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其次课堂实践教学体系。
例如,我们将软件工程管理、嵌入式程序开发等课程的其次课堂纳入了本科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在内容上激励和支持学生举行科研创新、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促进了学生专业才能、实践才能、创新创业才能和社会适应才能的有效进展 2.4 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制度保障 (1)改革学习评价制度信息工程学院在学习评价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中充分崇敬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把握“重过程、多样性”的原那么,变末端考核为过程考核,变封闭考核为开放考核,变学校考核为校企共同考核;根据专业特点制订不同的考核形式,可以是小论文、小测验、调查报告,也可以是课程设计、综合训练、实践创新工程,还可以把课堂提问、议论处境纳入其中;我们正在试行“其次课堂专业实践学分与课程学分置换手段”,让学生充分呈现天性特长,激发兴趣志向,挖掘创造潜能,有力地保障了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