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文化学习心得体会.doc
24页儒家文化学习心得体会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培养思想道德河南店小学李少娟4月16日上午,我有幸听到了韩天露教授的一节视频 讲座《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韩教授对儒家学说 在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学说要义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继 续传承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使我对儒家文 化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将听课感受反思如下: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国家发展中,人的因 素是第一位的,而教育担负着为国家育人的重任学生 的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当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一个个有着丰 富的知识和超群的能力,但是缺乏为祖国效力的思想,甚 至一心想着出国享受,那么我们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又 有什么用呢?奥巴马说过:“经济长盛不衰,教育举足轻 重”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走进校园发表讲话,对学生的道 德教育提出要求,提出希望,可见教育育人对于国家发展 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中华传 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把育人当成工 作的首要任务,着眼未来,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社会的 稳定发展,培养出有着过硬思想素质的合格公民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 自华”,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积淀文学底蕴, 提高文学素质,对于我们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据统 计,中国成人每年人均读书本,教师所读书目中还包括了教材和教师用书,这一 统计结果使人触目惊心,暴露出了国人不爱读书的缺点因此, 在本次学习中,邯郸市教育局局长告诫大家,一定要多读 系统性的文学著作,网络中碎片状的“心灵鸡汤”会像毒 品一样腐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欲罢不能,沉迷其中长 此以往,似乎了解了许多知识,但这些知识杂而乱,使我 们缺乏了对系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三、“仁义礼智信忠孝悌”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它强调 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准则尤其是“信”在现代 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由于缺乏了诚信,使我 们的社会变得冷漠,人与人之间少有关爱和信任所以, 我们的社会在呼唤诚信,“诚信”被纳入了 “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由此看出,在现代 社会中传承和倡导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也是必须 的此次学习让我的心灵受到了震动,我要将本次所学在 工作中实践,不断丰富自己,更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 在我的教学中,致力于培养符合国家道德标准要求的合格 人才谈谈学习儒家思想的体会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 精华,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后的今天仍有着十分重 要的影响学习了儒家思想后,我有了很多的体会及想法。
学习了儒家思想,深深地体会到“仁”的核心,“仁” 字虽然简单,所含的意蕴却是深刻的,在这个社会里,如 果每个人都能心怀着一个“仁”字,那些大义不道,烧强 掠夺,不孝不敬等不良行为也就不会发生,人们的生活也 会变得更美好,社会也会更加和谐,这令我想起了陶渊明 的“世外桃源”,我认为,“世外桃源”就是一个充满“仁 爱”的世界,在这个充满仁爱的世界里,人与人互相尊重, 互爱互助,生活得非常和谐美好而我又认为,儒家思想 不仅是提倡用“仁”对人,还提倡用“仁”来对待自然, 心怀“仁爱”的人是懂得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而不是因为 自己的一己私利破坏自然儒家思想提倡的“仁”是需要 我们好好学习思考的,获得“仁爱”之心,最重要的是自 己有那种想要达到“仁”的决心,就像孔子说的:“仁远乎 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学习儒家思想,习得了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活在世 界上,有进取心和能够独立自主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要有 进取心才能够不断地取得进步,从而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 近仔细想想,我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这种积极的人生 态度是很重要的因而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必须要 培养自己的进取心,不断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儒家思想还提出了很多怎样与别人相处的问题,这让 我受益匪浅。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信用问题和“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人在社会里生存,就要懂得怎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还是要诚信从小学 到大学,老师强调得最多的就是做人要讲信用,只有讲信 用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相信但放眼当今社会,不讲信用 却大有人在,翻开报纸,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不良商家 为了一己私利而在商品里加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或者制造 假冒商品的新闻,这是商家们不讲信用的最典型的例子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诚实守信呢?学习 儒家思想后,我总结了几点:首先,在作出承诺之前要好 好想想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兑现这个 承诺其次,做出了承诺以后就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兑 现,不能轻易放弃最后,如果尽了最大的努力后,承诺 还是因为意外情况的发生而无法兑现,要及时向对方说清 楚,请求对方原谅并且与他一起想办法我觉得一个人若 能做到这几点,那他便是个讲信用的人了同时,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让我体会 很深在与人交往中,我们确实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想 想,要懂得将心比心把自己不喜欢的,厌恶的东西扔给 别人的人是不礼貌的,同时也是自私的,这样的人是不会 受到大家的欢迎的。
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总在时时地提 醒着我要多点考虑别人的感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 加于人因为自己是个师范生,以后成为一个教师的机率很大, 而学习儒家思想能给我很多关于以后从事教育事业的感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思 想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好的榜样一个 做到以身作则的老师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同时也能对学生 起着持久的积极影响所以,现在我就必须要好好地充实 自己,增强自己,不仅要知识扎实,丰富,还要有良好的 道德修养,心理修养并且,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要求 学生做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孔子说:“有教无类我想,作为一个教师,明白到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一个班的学生,有听话的,自然也有 不听话的,有聪明的,也一定会有天资不是很好的,而当 老师的就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不听话或天 资不高而对他们漠不关心,忘记了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平等 教育的权利儒家思想强调德育,认为德育是教育的中心这一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是的,一个人连基本的道德素养都没 有,那他再学习也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所以倘若以后我 真的成为一名教师,我一定不会忽视道德教育,不仅要教 书,还要育人,让我的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知识,还要学会 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儒家思想是蕴含非常丰富的思想体系,学习儒家思想 后,我学到了很多,也有了很多体会,但毕竟自己的水平 还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决定,在以后我将会继续学习儒 家思想,希望能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及体会感受儒家文化摘要:本文先是对本学期的课程最初的 感受做了总结,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我们人生的关系的认识接着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主要包括的 方面,并着重写了儒家文化的感受本文对儒家思想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自己的 看法与理解对于儒家文化,让我们感触最深的就应该是“仁”的思想,这个思想一直被利 用着,教给我们每一个人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学会怎么样与现代环境相适应,拥有一个融洽 的环境,这个思想甚至被应用到治国之中,许多明君由此产生还有中庸的思想,很多人对 此有一个误解,本文也做出了解释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在开头也己经给出,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总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关键词:儒学、孔子、仁、礼、孝、 中庸、中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这门课程的开 场很有意思,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课程开始,老师便提出了一些令人思考的问题,命运构成的原理 及本门课程的意义,这对我们这些毫无准备的人来说,真的是一个难题,令人费解啊。
就是 这样一个问题,将我领进了这样的一门课程,这也是我选择留下了继续学习本门课程的原因, 好有趣的老师,好有趣的问题,还有,好有趣的课堂啊针对刚才那个问题,老师给出了回答,观念、心态、 性格、行为、结果、命运,这些名词是环环相扣的,构成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课程 一开始,我就懂得了,改变命运必先改变观念,改变观念应从学习古先哲的经典开始,因为 继承是创新的前提是啊,我们必须学习,有了基础,有了地基,我们才能够继续深造,我 们才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构建新的东西就像我们平时建造房屋,没有地基,哪里来的房屋横梁,更何谈我们的装修设计,一切的美感都来自于最初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古代的 文化,继承古代学者的思想,再来谈论创新,再来谈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思想与思考 中国的伦理制度,在维持和谐人际关系上,显然比西方的 法治高明得多在健全社会法治的时代,应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不应轻率加以抛弃开头先阐述了我们东方文化与西方文 化的不同,正是在这种文化差异下,才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如被大家所熟悉的儒家文化,也就是 外国人所知道的孔孟文化,还有老子的道家文化,还有佛家文化这么多文化,也就有这么 多的内在东西需要我们去研究,去理解,去发掘。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我们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这种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 的重要标志,也是东方文明的象征自孔子创立儒学以后,经过历代儒家学者的不 断发展与完善,建构了一套具有完整的理论架构的价值系 统的儒家文化思想体系作为礼乐文化,它所充溢的“人 文”精神,尤其是道德理性,倍受统治者的青睐自汉武 帝开始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尔后,历代统治者及其思想家成功地将儒家文化编织进社会生活,使之与中国古代宗法性社会结构融为一体,形成了礼乐的大传统与 民间信仰的小传统交相辉映的局面在两千余年间,儒家文化弥漫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渗 透到社会政治、伦理、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儒家文化规范制度和化 民成俗的政治教化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格所起 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就儒家文化传统而言,它既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其精神价值必然 活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再创造的生命之源经过创造性转换,传统的儒家文化将 构成新文化的要素之一,而与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儒家文化可以获 得其定位有了这样一个定位,将会对儒家文化有更平实的客观的理解。
从世界文化发展的 角度看,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曾经极大地影响并规定了包括朝鲜、韩国、日本在内的整个东 方文化的思想内涵及其发展进程,使东方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 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一一东方文化,一度造就了领先于世界文明的东方古代文明作为身处21世纪剧变洪流中的现代中国人,要在挑战中去把握机遇,就更应当以处变不惊的冷静、理性和客观,去重新审视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掘蕴藏其中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加以继承和创新,进而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的儒家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兴衰,从一开始的兴起,到发展,到兴盛,又到发展方向的错误,再到恢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路程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也应用到了儒家文化,治国平天下当然,儒家文化也曾被批判,这就说明了一种文化的两面性,以及人们对它的理解的不同儒家文化有它的精华,固然也会有糟粕的地方,所以,我们只要领略其精华,好好把握精华,利用精华,必定会振国兴邦的我们要对儒家文化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儒家思想提倡仁爱精神,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重视群体意识, 教导人们热爱群体,特别是要具有爱国主义思想,认为每个人对于社会都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认为人如果不对社会尽职尽责,就是一个自私自利之徒。
为此提出“天下为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