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材料力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顾晓勤 等 第10章 动载荷和交变应力 第5节 材料持久极限及影响因素.ppt

22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89247210
  • 上传时间:2019-05-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03.50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材料持久极限,定义:实验证明,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构件内应力的最大值(绝对值)如果不超过某一极限,则此构件可以经历无数次循环而不破坏,我们把这个应力的极限值称为持久极限同一材料在不同的基本变形形式和循环特性下,它的持久极限是不同的用 、 和 分别表示循环特性时材料在拉伸-压缩、弯曲和扭转交变应力下的持久极限同一材料在同一种基本变形形式下的持久极限以对称循环下的持久极限为最低所以通常以对称循环交变应力下的持久极限作为材料在交变应力下的主要强度指标大型结构疲劳试验机,纯弯曲疲劳试验机,疲劳曲线:取数根标准钢料试件分别加放不同大小的对称循环载荷,在疲劳试验机上进行弯曲试验,记录下最大应力和断裂时的循环次数 N,得到的疲劳曲线如图所示循环基数:对于含铝或镁的有色金属,它们的疲劳曲线不明显地趋于水平,对于这类材料,通常选定一个有限次数 N0=108,称为循环基数,并将其所对应的最大应力作为持久极限对于低碳钢,在对称循环交变应力下,其拉伸压缩、弯曲和扭转时的持久极限与其静载荷下拉伸强度极限分别有下列关系:,,由上面可以看出,对称循环交变应力下的持久极限比同一材料的强度极限要低得多。

      各种材料在对称循环交变应力下的持久极限,可从机械设计手册中查到表 10-1 几种材料的对称循环持久极限 (正火钢,单位 MPa),二、影响材料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实际中有的构件其截面尺寸由于需要会发生急剧的变化,例如零件上的缺口、轴肩、槽、孔等,在这些地方将出现应力集中,使局部应力增高,显著降低构件的疲劳极限用 表示光滑试件对称循环时的疲劳极限, 表示有应力集中的试件的疲劳极限,则有效应力集中因数为,1、构件外形的影响,在静载荷作用下应力集中程度用理论应力集中因数来表示,它与材料性质无关,只与构件的形状有关 从图 10-31、图 10-32可以看出:有效应力集中因数不但与构件的形状变化有关,而且与材料的强度极限 ,即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应力集中将使持久极限降低,因此在设计制造承受交变应力的构件时,要尽量设法减低或避免应力集中在轴类零件中根据结构的可能,尽量使半径过渡缓和,避免急剧变化,通常采用圆角过渡等措施2、表面粗糙度及表层强度的影响,表 面 粗 糙 度 测 量 仪,加工后表面粗糙度数值越大,持久极限越低为了提高构件的持久极限,可以采用将构件的表面进行磨光的方法提高构件表层的强度,可以提高构件抵抗疲劳的能力。

      例如对构件中最大应力所在的表面进行热处理或化学处理(高频淬火、氮化、渗碳和氰化等),或对表面层用滚压、喷丸等冷加工方法,以提高构件的持久极限表面质量对疲劳极限的影响,可以用表面质量因数 来表示:,表面磨光标准 试件的疲劳极限,其他加工情况的构件的疲劳极限,表 10-2 表面质量因数 ,高频淬火、氮化、渗碳和氰化、喷丸硬化、滚子滚压等各种强化方法,可以使表面质量因数 ,具体数据可从机械设计手册中查到3、尺寸的影响,试验是用直径为 7-10mm 的标准小试件测定的,实际工作中构件大小各异,随着试件横截面尺寸的增大,持久极限相应地降低这是由于构件尺寸愈大,材料中包含的缺陷越多,产生疲劳裂纹的可能性就愈大,因而降低了疲劳极限用 表示光滑标准试件的疲劳极限, 表示光滑大试件的疲劳极限,则尺寸因数,扭转循环应力下的尺寸因数,,综合考虑上述三种因素的影响,得到构件在对称循环交变应力下的疲劳极限为,除了上述三种影响因素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疲劳极限,如受腐蚀、高温等也会降低构件的疲劳极限,其影响此处不再赘述,需要时可查阅有关手册三、对称循环下的疲劳强度计算,构件的强度条件,,式中 是构件危险点上交变应力的最大应力。

      疲劳许用应力:将构件在对称循环下的疲劳极限除以安全因数,得到构件的疲劳许用应力在疲劳强度计算中,还可以采用由安全因数表示的强度条件将构件的疲劳极限与它的实际最大工作应力之比,称为实际工作安全因数实际工作安全因数:将构件的疲劳极限与它的实际最大工作应力之比材质均匀,计算精确时,材质不均匀,计算精度较低时,材质差,计算精度很低时,构件的强度条件,解:由于轴在不变弯矩作用下旋转,故是弯曲变形下的对称循环例11-8 在图所示旋转阶梯轴上,作用有不变的弯矩轴材料为碳钢,表面经粗车加工, , 试求此轴的疲劳极限由 和,当 时,,(1)有效应力集中因数,查图 10-31 得:,(3)确定表面质量因数,查表 10-2 并用插入法得,,(2)确定尺寸因数,,查图 10-33 得:,轴径为 、 时 碳钢的 各为0.86、0.75 故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