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2010届高三(11月)月考物理试卷(a).doc
9页黄冈中学 2010 届高三(11 月)月考物理试卷 A 卷第 1 页 共 9 页湖北省黄冈中学 2010 届高三(11 月)月考物理试卷(A)PT 2009.11.26 命题老师:余楚东 校对老师:龚栋梁 一、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分.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此通过 ABC 三点,位移 xAB = xBC已知物体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3.0 m/s,在 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6.0 m/s则物体在 B 点瞬时速度的大小为( ) A.4.0m/s B.4.5m/s C.5.0m/s D.5.5m/s 2.奥运会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某运动员正在进行 10 m 跳台跳水训练,若只研究运动员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C.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D.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3.物块 A1 、A 2 、B 1 和 B2 的质量均为 m ,A 1 、A 2 用刚性轻杆连接,B 1 、B 2 用轻质弹簧连结。
两个装置都放在水平的支托物上,处于平衡状态,如图 1 所示今突然迅速地撤去支托物,让物块下落在除去支托物的瞬间,A 1 、A 2 受到的合力分别为 FA1 和 FA2 ,B 1 、B 2 受到的合力分别为 FB1 和 FB2,则( )A.F A1 = 0 FA2 = 2 mg FB1 = 0 FB2 = 2 mg B.F A1 = mg FA2 = mg FB1 = 0 FB2 = 2 mg C.F A1 = 0 FA2 = 2 mg FB1 = mg FB2 = mgD.F A1 = mg FA2 = mg FB1 = mg FB2 = mg 4.如图 2 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 A ,环 A 与球 B 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 mA 、m B,由于 B 球受到风力作用,A 与 B 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θ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 B 球的拉力保持不变B.B 球受到的风力 F 为 mBg tanθ C.杆对 A 球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加而增加D.A 球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mB /(m A + mB) 5.如图 3 所示,上表面光滑的半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小物块从靠近半圆柱体顶点 O 的 A 点,在外力 F 作用下沿圆弧缓慢下滑到 B 点,此过程中 F 始终沿圆弧的切线方向且半圆柱体保持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半圆柱体对小物块的支持力变大B.外力 F 先变小后变大C.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摩擦力先变大后变小D.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支持力变大6.如图 4 所示,相同质量的物块由静止从底边长相同 、倾角不同的斜面最高处下滑到底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块损失的机械能相同 B.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块到达底面时的动能一定不相同图 4ABθ图 2风A OBF图 3A1A2B1B2图 1 黄冈中学 2010 届高三(11 月)月考物理试卷 A 卷第 2 页 共 9 页C.若物块到达底面时的动能相同,物块与倾角大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D.若物块到达底面时的动能相同,物块与倾角小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7. 如图 5 所示,斜劈 A 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 的物体 B 在外力 F1 和 F2 的共同作用下沿斜劈表面向下运动,当 F1 方向水平向右, F2 方向沿斜劈的表面向下时,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同时撤去 F1 和 F2 ,物体 B 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B.若只撤去 F1 ,在物体 B 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 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C.若只撤去 F2 ,在物体 B 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 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D.若只撤去 F2 ,在物体 B 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 所受地面摩擦力不变8.如图 6 所示,一个与外界绝热的气缸有一个绝热的活塞,中间有一个固定的导热性良好的隔板,封闭着两部分气体 A 和 B ,活塞处于静止平衡状态,现通过电热丝对 A 气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来活塞达到新的静止平衡状态,不计气体分子势能,不计活塞与气缸壁的摩擦,大气压强保持不变,则( )A.气体 A 吸热,内能增加B.气体 B 吸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C.气体 A 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次数增多D.气体 B 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次数不变9. 如图 7 所示,一物块在 t = 0 时刻,以初速度 vo 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底端向上滑行,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2 所示,t o 时刻物块到达最高点, 3 to 时刻物块又返回底端。
由此可以确定( )A. 物体冲上斜面的最大位移 B. 物块返回底端时的速度 C.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 D. 斜面倾角 θ 10.如图 8 所示, A 、B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 MA : MB = 3:2,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 C 上,A 、B 间有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A 、B 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地面光滑,A 、B 所受摩擦力均小于弹簧弹力,当突然释放弹簧后,则有( )A.A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A 、B 、C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小车将向左运动 D.小车将向右运动11.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 r,运行速率为 v1,加速度为 a1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 a2,线速度为 v2 地球半径为 R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a 1 : a2 = r :R B.a 1 : a2 = r2:R 2 C.v 1:v 2 = R :r D.v 1:v 2 = r2:R 2 12. 如图 9 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 A 、B 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 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
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 A 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 、B 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 A 、B 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B.当 A 、B 加速度相等时,A 、B 的速度差最大C.当 A 、B 的速度相等时,A 的速度达到最大D.当 A 、B 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二、实验题(16 分)13.如果用 F 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 FN 表示正压力的大小,则有 F = μFN,式中 μ 叫做动摩擦因数.为了测量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 10 所示,在木块 A 和木板 θvo图 7θF2BA图 5F1图 8A BCABF图 9BA图 6 黄冈中学 2010 届高三(11 月)月考物理试卷 A 卷第 3 页 共 9 页B 上贴上待测的纸,B 板水平固定,用测力计拉 A ,使 A 匀速向左运动,读出并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F ,测出木块 A 的质量 m ,则 μ = F/mg (1) 该同学把待测的纸贴在木块 A 和木板 B 上是为了( )A.防止纸被拉破 B.防止纸在拉动过程中皱折C.增大木块 A 和木板 B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D.增大木块 A 和木板 B 之间 的滑动摩擦力 (2)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尽量使木块 A 做匀速运动,以减小实验误差。
操作示意图如图 11 所示,则测力计测得的滑动摩擦力误差较小的是( )14. 学过单摆的周期公式以后,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钟摆产生了兴趣,老师建议他们先研究用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木条(如一把米尺)做成的摆(这种摆被称为复摆) ,如图 12 所示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C 点为重心,木条长为 L ,周期用 T 表示 甲同学猜想:复摆的周期应该与木条的质量有关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是悬点到重心的距离 L/2 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大于 L/2 理由是:若 OC 段看成细线,线栓在 C 处,C 点以下部分的重心离 O 点的距离显然大于 L/2为了研究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索:(1) 把两个相同的长木条完全重叠在一起,用透明胶(质量不计)粘好,测量其摆动周期,发现与单个长木条摆动时的周期相同,重做多次仍有这样的特点则证明了甲同学的猜想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 2) 用 To 表示木条长为 L 的复摆看成摆长为 L/2 单摆的周期计算值(T o = 2π ) ,用 T 表Lg2示木条长为 L 复摆的实际周期测量值计算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板长 L(cm) 25 50 80 100 120 150周期计算值 To /( s) 0.70 1.00 1.27 1.41 1.55 1.73周期测量值T/(s) 0.81 1.16 1.47 1.64 1.80 2.01由上表可知,复摆的等效摆长 L/2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
3) 为了进一步定量研究,同学们用描点作图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所选坐标如图 13 所示请在坐标纸上作出 T – To 图线,并根据图象中反映出的规律求出 /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其中 L 等 是木条长为 L 时的等效摆长T = 等L22π ) 等g0.5 1.0 1.5 2.00.51.01.52.0To /sT/sO图 13OCmg图 12AB图 10FBF AABF ABBCF A BCF A图 11 黄冈中学 2010 届高三(11 月)月考物理试卷 A 卷第 4 页 共 9 页三、本题共 4 小题,共 44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 (8 分)根据天文观察到某星球外有一光环,环的内侧半径为 R1,环绕速度为 v1 ,外侧半径为 R2,环绕速度为 v2,如何判定这一光环是连续的,还是由卫星群所组成,试说明你的判断方法16. (10 分)一列简谐横波在 x 轴上传播,在 t1 = 0 和 t2 = 0.05 s 时,其波形图分别用如图 14 所示的实线和虚线表示,求:(1) 这列波可能具有的波速(2) 当波速为 280 m/s 时,波的传播方向如何?此时图中质点 P 从图中位置运动至波谷所需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17. (12 分) 篮球比赛时,为了避免对方运动员的拦截,往往采取将篮球与地面发生一次碰撞后传递给队友的方法传球。
设运动员甲以 vo = 5 m/s 的水平速度将球从离地面高 h1 = 0.8 m 处抛出,球与地面碰撞后水平方向的速度变为原来水平速度的 4/5,竖直方向离开地面的瞬间的速度变为与。
